文山苗族服装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2015-01-28李世杰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650222
李世杰 成 蕊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650222)
文山苗族服装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李世杰 成 蕊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650222)
苗族的服饰图文对于苗族来说不仅仅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然而在现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苗族本身的很多传统的服饰纹饰正在慢慢的消失,把文山苗族服装纹饰加以研究,并以现代设计为依托进行实际应用上的拓展,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其文化属性。
苗族;服装;纹饰;传承
苗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战争和迁徙中苗族比较完整的保留了自己本身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苗族自己的语言、习俗、服饰、音乐和舞蹈,也仍然传承着苗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思想、思维习惯,但因为苗族先民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苗族服饰中的图案纹饰成为了苗族特有的文字符号,其服饰文化也是最具特色的,为了不让苗族这种特有的文字图案不会流失,对文山苗族的服饰图案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山苗族纹饰的现状
(一)文山苗族的服饰
全国的苗族服装款式多达130余种,仅贵州就有109种。制作工艺有挑花,刺绣、织花、镶花、蜡染,风格多样,美不胜收。
苗族服装有便装和盛装之分,妇女盛装色彩绚丽,造型华美,结构复杂、工艺精湛。苗族妇女的“百褶裙”,裙褶多达四五百道,可分为长裙、中裙和短裙三种,长裙飘拂洒脱,短裙不过一尺,婀娜动人。男装结构比较简单,朴素大方,上装多数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下装均为长裤。
(二)文山苗族服饰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大融合,很多苗族人已经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多的是在一些旅游景区以表演的形式在延续着苗族服饰的文化,在这过程中慢慢的失去了其本身的文化,图案的变化,制作手法的变化,制作时间的变化。
首先是图案的变化,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和旅游业的发展,更多苗族服饰变成了量产,其中的图案都被简化,其中的文化和历史也被忽略。
其次是制作手法的变化,从前苗族服饰都是苗族妇女一针一线的制作而成,其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长。现代将机器的量产不能做到手工制作的精细和认真。
最后是制作时间的变化,苗族妇女只做一件完整的苗族传统的盛装服饰所消耗的时间短则数月到一年,长则两到三年,而机械代替的话只需要数小时而已,不单单是简化了过程,更也让苗族服饰失去了以往的内涵和文化。
二、文山苗族服饰图案的分析
(一)服饰图案纹样的分类
苗族延续了古老的传统装扮。种麻、纺纱、织布、染布,再以平绣、锁绣、十字绣等出色的绣工,绣上诞生人类的蝴蝶与枫树,绣上先民越渡的河流与平原,绣上牛、龙、鸟等图腾和狮子、花、虫、鱼、草、等自然界的种种图案。充分表达出了异彩纷呈的苗族风情里最动人、最难忘、最叫人感到精彩的部分。
(二)服饰图案的构成及特点
在服饰图案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延续着苗族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其中动物占大多数,植物纹样中较多的就为枫木,枫木大多数是与蝴蝶纹样相配合使用,这种搭配突出了苗族对生命的赞美与崇拜,也体现了苗族对生殖繁衍的崇拜。
三、文山苗族服装纹饰的设计传承
(一)通过包装设计进行传承
苗族服饰中的图案每一个都制作的栩栩如生,将这些图案提炼出来运用在包装上不仅会让包装更加精致,也可以将苗族服饰中的图案得到一个更好的传承。
苗族的服饰图案,每一种搭配都是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我们可以完全把苗族的各种神话故事做成一个系列的包装,商品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文山当地的一些特色特产和苗族的民族手工艺品,包装上可以直接沿用苗族的传统刺绣,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苗族刺绣和苗族服饰图案的精巧。
(二)通过现代服装设计进行传承
现代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直观的是体现在穿着的服装上面,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带有民族元素的服装。苗族传统的服装本身就是非常精美,其中的图案搭配更是精美,如果将苗族服饰中的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融合,让这种古老的服饰图案在加入了流行元素之后又不失其原有的文化内涵,这样就会更加有利于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和延续。
(三)通过招贴设计进行传承
苗族有自己的独特的节日,可以将这些节日做成做成招贴的形式作为宣传和展示的方法,简单的文字配以苗族特有的图案文字,可以让人们直观,清楚的了解到苗族的文化和它特殊的图案文字。招贴因为它的画面大,信息传达较为直接,所以可以给人很直观的感受。在招贴中加以苗族特殊的图案文字可以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和了解苗族,了解文山。
四、结语
苗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所留下的文化和历史的价值都不可估量,加以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而服饰图案则代替文字记录了苗族很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所以对于苗族服饰图案和其传承的研究对于苗族的历史和民族信仰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让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慢慢消失,要让它得以继续保留。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和它传递对于苗族,尤其是对于云南这样的上述民族聚集地的苗族都至关重要,对于这样特殊的文化的保护、传承对于云南文山地区的苗族的发展都起着总要的作用。
[1]仇学琴,蒋中文.云南名族文化探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2]张保华.云南名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
[3]龚正嘉,刘建明等.云南少数名族服饰与节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7.
[4]石莉芸,李云兵.中国少数名族风情游丛书苗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何燕明.中国民族图案艺术[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
[6]宛志贤.苗锦苗绣[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7]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陈劲松,张勇,彭瑶.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李世杰:(1982.3.9-),男,云南昆明人。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数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