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015-01-28田蕾

科学中国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械基础

田蕾

渭南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中学二级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田蕾

渭南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中学二级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为此本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做了深入地分析,探讨了相关教学原则,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中职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近几年的中职发展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操作型人才。《机械基础》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在近几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经验和基础不断加强,学生的素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基础知识对于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它也是中职教育的一门特色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学生实践素质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教育形式和课程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长期得不到更新。《机械基础》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比较吃力。尤其是在当前学生个性张扬、教学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必须特别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1]。但是问题就出在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仍然采取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气氛僵硬、呆板,学生对此毫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严重影响。

2.课堂互动不足,学习效率低下。当前在中职院校《机械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课堂互动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需求,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因此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新和有效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给学生知识学习和理解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有的学生因为一些难题得不到技术的解决直接影响了下一步的理论学习。

3.实践教学比例不足。实践教学比例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不足,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实践锻炼。二是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建议,以至于学生在这一环节无法有效提升的自己的机械操作能力。这对中职学生的影响非常严重,直接导致就业过程中的基础素质表现。

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当向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而不是一意孤行,由学生被动的适应教育者的节奏安排。忽视了学生的集体情况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无法起到实际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按照科学性原则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接受课程知识内容。

2.实用性原则。《机械基础》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机械操作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不断加强和强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在这些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能力原则,以此作为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3.发展性原则。课程教学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的。为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体现发展性原则。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形式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也要及时吸收时代发展最新成果,不断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三、提升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对策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由上文分析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不能按照学生的需求和效果进行全面的教学理念更新。而且这种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2]。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制定和调整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教学任务需求。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和实现教学过程。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教师应当及时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和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率不高问题。具体而言结合《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特点,大量练习实际环境具体情况,将理论进行形象化和现实化处理。注重小组式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采用,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交流,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机械基础课程贵在实践,教师应当着重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当前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实训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为此中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安排教师进入企业环境观摩学习,上岗操作。其次,中职院校还应当适当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一原则,将岗位操作规范与教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技能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中职院校应当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增强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对于教学来说,提升教学实践性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素质,为此应当加强教师实践能力锻炼,吸收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加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确保他们能够更加有效的承担起教学任务

[1]刘海庆.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0(14)

[2]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0(03)

[3]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田蕾(1982-),女,陕西省西安市,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职机械基础教学。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机械基础
调试机械臂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简单机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