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新思考
2015-01-27徐小慧
徐小慧
[摘 要]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具有可持续的吸引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61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常看到这样一种热闹现象:教师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图片、音乐、影片等在课堂中应接不暇;学生体验活动接连不断,游戏、合作探究、竞赛、视频、图片欣赏等应有尽有。可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真的成了学习的主体吗?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体验了吗?课堂结束后在他们心里会留下些什么呢?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构建“生本”课堂的精彩呢?
一、学生实际——有效教学之根
品德课堂要求教师首先要纵观整套教材编排意图和教学主题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课堂学习目标,这是生本课堂的前提,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1.让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身心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段特点,因此我们要站在整套教材的高度来分析每册教材的不同要求,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教学目标。下面是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两位教师制度的两堂课的教学目标: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地球》和六年级下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的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②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③通过赏感图片的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通过水资源短缺现象的学习,初步了解资源匮乏、人口激增、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②了解水资源短缺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③体会“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激发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思考:第一位教师在初步认知地球地貌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大小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感情。第二位教师则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水资源入手,激发学生保护匮乏的水资源,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教学主题,教学《我们的地球》时容易拓展到“环境保护”内容,也会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出现“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以及地球地貌风光图片欣赏等,这样的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了,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2.让教学材料贴近学生生活
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准。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人关爱我成长》活动片断。
师:我知道班里好多同学是留守儿童,也许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给你最多关爱的人不正是父母,请你说说是哪位家人也给了你无微不至的爱?
师:也许在你的记忆里有许多让你难以忘记的感人的往事,这些事情都洋溢着家人对你无限的关爱,现在请你选择一件来说说,让大家分享这份伟大的爱!
生1:那次,我生病发高烧,双腿不便的奶奶冒雨背我去医院……(哽咽述说)
生2:我的代理爸爸——消防队的吴叔叔,他常常打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成绩;星期天辅导我做作业,带我爬山。(泣不成声)
……
思考:因为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感受父母、长辈、兄妹,代理家长等为我们生活付出的艰辛,表达感激之情”便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之所以含着热泪述说,是因为他们讲述的都是来源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往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托管部叔叔阿姨,消防队的代理爸爸,他们已经从内心把这些长辈、亲人、甚至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代理家长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家人。教学效果良好,正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真实参与——有效教学之本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品德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体验与感悟,从而在教学时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
1.关注“特殊个体”,不让他们的情感被遗忘
每个学生的家庭、周边环境、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就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那些特殊经历的学生,不让被遗忘。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活动片断。
师:你能说出来一两件往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那天,好久不见的妈妈回到家里。我看到她的面容如此憔悴,我问她才得知是发高烧了。可看到我房间里的脏衣服,她立刻拿起来去洗……要知道……那时是寒冷的冬天啊……(泣不成声)
思考:这是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是为了达成“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制订计划、生活实践等活动感谢父母、关心父母、热爱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意识”。片段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群体中独特的个体,通过课前的了解,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激发“残缺家庭”学生的感恩父母的思想情感。
2.关注“弱势群体”,不让他们自尊受伤害
教学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呵护他们的自尊,站在他们的角度细致入微地开展教学活动。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你是我的好朋友》活动片断。
师:请为你的朋友制作一张闪光卡,夸夸他的优点吧!老师已经请了几个同学做好了闪光卡,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三张闪光卡,分别是表现为优、中、差的学生各一名)
师:同学们可能感到惊讶,这个同学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优点?其实,每个同学都是一块钻石,只不过有的钻石已经闪闪发光了,有的钻石还被淹没着。谁的眼睛最亮,谁最善于发现呢?
(生开始撰写闪光卡,送出闪光卡)
师:请收到闪光卡的同学举手——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你们真棒!请你谈谈感受吧!
差生1:我的闪光卡是张雨苗同学送给我的,她说我的优点是体育好,特别是跑步快,她还说要向我学习呢,我真高兴!
差生2:同学说我的优点是乐于助人和劳动积极。谢谢他!
……
思考:教师课前充分关注班级中的表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在教学时,教师巧妙地选择了三个层次的学生做示范。当出示“后进生”的闪光卡时,学生感到特别惊讶,然后教师相机进行了深情的引导。此时,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该生的内心的那种久违了的幸福感。在赠送闪光卡结束后,教师有意让“后进生”谈感受,他们内心的激动已是溢于言表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是一份激励和由此激发的一份自信,这份自信也许可能改变他对学习的态度,甚至是由此产生的大变化,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这正是品德课堂教学所期盼的。
三、“善待细节”——有效课堂之魂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共享、碰撞和对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教学活动精彩纷呈。
1. 不回避,巧处理——善于根据课堂细节调整教学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教师不应该拒绝教学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回避问题,而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善于根据生成的问题调整教学。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们这样生活》活动片断。
师:同学们了解了祖辈们是这样生活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1:他们的命太苦了!
师:看来你已经深深感受到祖辈们生活的艰苦,当然,生活中“命运”的说法是一种迷信,我们不应该效仿,那么,你们觉得是什么造成他们的生活如此的艰难?
生2:是那个时候的科学技术不发达造成的!
……
师:是的,造成祖辈们艰苦的生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感受?
生3:我们的生活真好!
……
思考: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了解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珍视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堂中引发学生哄笑的发言首先是学生效仿了社会中“命运”的迷信说法;其次,该生所体验到的祖辈们的“命苦”说法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悖;第三,学生的哄笑割断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线”,在嬉笑中,学生已经把“祖辈们的生活太艰苦了!”这份情感体验抛到九霄云外了。
2. 观神情,听心声——从表情中激发袒露内心世界
在许多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有时会抽泣、有时又会惊叹。学生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他们萌发的那份真情。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不平静的世界》活动片断。
教师播放“战争中受伤害儿童”的图片,有的是睁着恐惧的眼睛,有的是流血伤亡,有的是失去父母流泪哭泣。教师为这些图片配上《假如爱有天意》的音乐,一边播放一边解说,学生睁大惊恐的眼睛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
师(压低声音):刚才同学们为何发出“啊,啊……”的惊叹声,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缓缓地举起手):我看到了孩子因为战争而流血死亡,战争太残酷了!
生2:我看到战争中孩子恐惧、害怕的眼神,战争太可恶了!
……
思考:教师及时捕捉到学生在观看图片时发出的惊叹声和他们忧伤、惊讶、恐惧的眼神。学生的这些课堂表现说明此时他们内心已经产生了深刻的体验。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袒露了“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内心情感。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中 “稍停片刻”的处理显示出高超的课堂把控能力,在稍停中,学生正梳理着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那些深深的伤害,梳理着憎恨战争与热爱和平的那份情感,之后学生才具有有话要说的表达欲望。
品德课程教学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身心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关注那些特殊学生与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的点滴细微表现开展教学,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不会成为“搁浅的小鱼”,品德课程也就彰显出它应有的生命活力!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