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铸就课例经典
2015-01-27黄彩娥
黄彩娥
【关键词】教学反思 预设反思 即时反思 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86-01
教学反思大多指教学之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总结。在教学之前预设需要反复审查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这些审查纠偏的教学行为也属于教学反思。特别在课例选择、讲解、运用中,需要对课例进行反复分析、比对、打磨、塑造,将课例变成教学经典,这样才能发挥课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创造课例经典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而教学反思是最重要的推手。
一、预设反思,厘清课例细节
在课堂教学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制订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还要对课例的选择、讲解步骤安排、学法总结、帮助学生实现能力迁移等,制订切实可行教学方案。但由于教辅参考资料众多,网络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很多教师都喜欢照搬照抄一些教学设计,特别是对课例的选择缺乏审查。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文本,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审查课例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及时调整或改进课例,提升课例的可操作性和契合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笔者设计了下面课例:已知三角形(如图1),∠ABC=∠BCA,∠DAC=∠ABC+∠BCA,AE平分∠DAC,求证AE∥BC。在课例审查时,笔者发现要求证AE∥BC,就要涉及同位角和内错角的问题,由于下面是三角形,学生很难建立平行线概念。教学时,笔者先将三角形底边BC两端延长,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观感觉(如图2)。实践证明,这样一改动,学生的理解非常透彻,接受也很顺利。
传统的课例设计教师大都直接选择教材内容,根本就没有修改课例的意识。其实课例有众多变形可以选择,教师只要认真对课例进行研究,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变形的方式设计课例,就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视角冲击。
二、即时反思,矫正教学偏差
教师对课例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根据课例解题思路进行课堂练习,并由此建立数学概念,实现数学能力迁移。这是一般课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效果如何,涉及众多因素,但课例质量高低恐怕是最重要的关联指数。创造课例经典,提升课例价值度,课例的榜样力量就会异常强大,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就会更迅速、更牢固。要创造课例经典,既要做好课例筛选,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课例缺陷并采取补救措施,这对打造课例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探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时,不论教师讲得多么清楚,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存在模糊认知,最后只能死记硬背公式。这当然是失败的课例。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多边形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板演图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且要求不能和教材、教师的思路完全一致。学生思考探究后,得出了很多新的发现。有一个学生说:n边形就可以分成n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n×180°,可实际操作发现,多算了一个周角,需要减去,所以n×180°-360°,其实就是(n-2)×180°。另一个学生说:n边形就可以分成(n-1)个三角形,其内角和应该为(n-1)×180°,可有一个平角多算了,需要减去,最后还是(n-2)×180°。
在教师讲解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是对课例的当场验证。学生通过自我认知,掌握了第一手感知材料,感受是直观的、直接的,理解自然是深透的。
三、教后反思,铸就课例经典
教后反思是教学常态,对本节课来说也许是“事后诸葛亮”,但对下一节课,就是“前车之鉴”了。从学生应用效果反推课例,也许会发现课例有很多隐性问题。学生接受、运用课例时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些特点出发,回顾课例讲解过程,就能发现那些被忽视的问题。结合教后反思,有针对性地改进课例选择、讲解、引导,创造课例经典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例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16(1)
2x+y=12(2)时,笔者在讲解时采用的是代入法,但学生反映用加减法更简单,即用(2)-(1),笔者给予了肯定。可事后仔细一想,有一个步骤出现了疏忽:当计算出y=20时,为什么一定要代入(3)而不代入(2)呢?这个问题没有强调清楚。
虽然只是一个细节没有完善,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教师进行教后反思,需要看成效,更需要找到问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可放过,这样离经典就更近了一步。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课例教学中引入教学反思,分别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把关完善,对提升课例质量、增加课例影响力都有重要作用。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