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2015-01-27孟瑾
孟 瑾
(日照市环境保护局东港分局 山东日照 276800)
1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
1.1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燃料消耗大,高密度的建筑群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受地面扬尘和沙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企业废气排放、能源消耗等影响,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据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2%,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尤其是工业发达城市的居民,每时每刻呼吸着浑浊的含重金属元素的气体、浮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铅化合物、烃类等致癌有害气体,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另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排放量大,造成了严重的酸雨危害,酸雨使土壤日渐酸化、贫瘠、物种衰退、农作物减产、树木枯死,酸雨现象已成为一个尖锐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来,接二连三的雾霾天气的出现也给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也有不少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1.2 普遍存在水体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33%的河流、25%的沿海水域以及75%的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而这一部分水体污染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或者流经城市。一般来说,城市内湖的水质基本上都为劣质类,超过50%的城市市区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就水利局相关的统计而言,在国内600多座城市之中,存在缺水的城市超过66%,其中又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缺水量超60×108m2[1]。水资源日益减少和水质污染的加剧,不少城市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源危机,水资源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1.3 城市“垃圾围城”严峻
一般来说,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城市垃圾超1.6×108t,占据世界总量的25%,现在仍旧以每年8%到10%左右的速度增长;累计堆存超70×108t,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约近200个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卫生,恶化我们的居住生活条件[2]。另外,由于我国对于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选择露天堆存或者填埋的方式,由此带来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更糟糕的是,城市垃圾中含有许多有毒的化学品与重金属,如电池中的汞、油漆与颜料等,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污染城市的水体和土壤,毒害动植物与人类,甚至还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危害在城市中生活的下一代。
1.4 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自然环境不断被开发利用建设成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新问题。
1.5 城市基础设施老化落后
首先,我国目前有50%城市排水管网基础设施老化落后;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不乐观,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时断时开,运行不稳定,处理率极低。
1.6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扰民。
城市噪声主要来自城市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部分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86%的城市交通噪声和45%的工业企业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生活噪声、航空噪声污染在一些城市也越来越突出,成为主要的噪声源。
此外,近几年城市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污染源,如强电磁污染、视觉污染、城市光污染等也普遍存在,导致城市生态出现了严重失衡,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
2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综合规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新建城市和旧城改造要认真分析生态环境容量,然后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做好总体规划,尤其要做好工业区规划,严格做到按功能区发展,各功能区互不干扰又相互渗透,切实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环境。同时要加快第三产业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
2.2 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于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具体的要求,制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追究等若干制度,强化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要求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执法理念,全面开展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噪声以及放射性物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另外城市污染源还包括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居民生活污水及城市垃圾污染等,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问责,确保污染源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3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环境管理和依靠科技进步是城市环境整治的两大支柱。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1)维护基础设施,及时做好已损坏的设施的修复及道路硬化等工作。(2)维护绿化设施。(3)清理卫生死角,实现环境整洁、美观。(4)开展专项工作。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由政府部门牵头,公安、公路、交通、工商、环保、建设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共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4 清洁生产促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相对落后,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根治新老污染源。严禁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及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使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节能、节水、节材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提倡节约用电,节约能源意味着能源的保护与污染的减少。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提倡抵制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倡导购买环境友好产品。
2.5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规划不合理、重复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交通拥挤等主要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提高科学性和前瞻性,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评估,统筹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电力、消防、供暖、污水处理、供水、燃气等各分类规划。(2)建设污水、垃圾处理中心,在污水处理方面,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治理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污水处理后的回用率。在城市垃圾方面,应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综
2.2.5 其他区域噪声控制合利用率。为了便于废弃物的利用,各城市都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3)建设园林绿地系统。一般来说,宜居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20m2。我国各城市人均绿化面积都小于上述数字。城市绿地相当于城市的“肺泡”,生态效益相当可观,它可调节气候、涵养水土、防止尘土飞扬,净化空气等[3]。各城市都应合理确定城市绿地规划,加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的建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另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城市医疗、教育、治安、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
3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而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则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环境才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需品”,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李冬冬.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钱易.提高城市化可持续的几项重要措施[D].2014.
[3]晏路明.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D].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