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中医治疗面瘫研究进展

2015-01-27赵婷婷肖雨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7期
关键词:颊车攒竹合谷

赵婷婷,肖雨薇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 017000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若治疗不正确往往留下终身面瘫,影响面容,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中医认为是正气不足,应为空虚,风寒等邪气治病因素所致。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古书已经为面瘫的致病因素做了详细的解释。《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载:“风者,百病之始”,《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脉因证治·劳》“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倦,皆伤其气”,《景岳全书·杂证谟·诸气 》“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灵枢·百病始生》亦有“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记载,这些文献都指出面瘫是由于外感邪气,邪气停于经脉、营卫不和所致。《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金匮翼·中风统论》“口眼歪斜,络病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口呙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口呙候 》“偏风口口呙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口呙僻也”,这些文献都为面瘫是外感风邪所致提供了证据。

2 治则治法

治疗面瘫病在于本,行气血,疏导经络,调和营卫。《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载 :“至如中血脉者,病在半表半里,其症口眼口呙斜,沉沉欲睡,外无六经症状,内无便溺之危,既不可汗,又不可下,惟以静胜其躁,以养血为主,宜大秦艽汤、养荣汤、羌活愈风汤。”《本草纲目》所载“疗口眼口呙斜,同麝香少许,左口呙涂右,右口呙涂左,正即洗去”。《医林纂要》谓鳝鱼血“正经络,去壅滞,缓风软坚,渗湿去热 ”。《中药大辞典》载“鳝鱼血涂于局部,干燥后能够牵引面部肌群,刺激神经,促使瘫痪的肌群恢复正常”。有临床报道用鳝鱼血涂抹患处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3 中医诊断标准

①起病突然,常有面部受风受寒史;②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③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④部分患者可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发热或出现带状疱疹;⑤面部受累各肌群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1]。

3.1 西医诊断标准

①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的发病过程。②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睑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③颅脑 CT、MRI检查正常[1]。

4 治疗方法

4.1 单纯针刺治疗

张凤琴[3]采用毛刺针法治疗面瘫取穴阳白、攒竹、太阳、下关、颊车、地仓、颧髎、迎香,均取患侧,合谷取双侧。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捻转手法;合谷穴则采用泻健侧、补患侧之捻转手法。取穴:健侧取头维、四白;患侧取阳白至悬颅、迎香至颧髎至太阳、地仓至颊车。治疗组总有效率75%。黄天明[4]采用快刺法治疗,迎香、颊车、合谷、足三里、配穴为翳风、阳白、下关、太阳、列缺、外关。合谷列缺外关足三里取双侧外,其余取患侧。颊车透地仓,下关透颧髎,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采取平补平泻法。

4.2 针药结合

杨胜平[5]取穴以患者受阻阳明经为主,选择手足太阳经为辅,针刺时采取局部进取和循经远取两种方法结合。穴位取阳白透、鱼腰、四白、太阳、下关以及合谷、神庭、足三里,小白附子 10 g,僵蚕 12 g,当归 5 g,归风 6 g,全蝎 5 g,蜈蚣 2条,灸甘草 6 g,天麻 12 g,板蓝根 12 g。总有效率100%。杜雅俊[6]急性期取攒竹、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翳风、合谷(健侧)上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浅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取穴:攒竹、阳白透鱼腰、四白、颧髎、地仓透颊车、牵正、翳风、足三里(患侧)合谷(健侧)上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急性期用银花20 g,连翘 10 g,忍冬藤 30 g,鱼腥草 30 g,荆芥 6 g,防风 6 g,菊花 10 g,白附子 6 g,僵蚕 10 g,全蝎 6 g,当归 10 g,川芎10 g,丹参20 g,葛根20 g,白芷10 g。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药物:僵蚕 10 g,全蝎 6 g,白附子 6 g,天麻 15 g,羌活 6 g,葛根 15 g,忍冬藤 15 g,菊花 15 g,丹参 15 g,当归 10 g川芎 10 g,黄芪 20 g,茯苓 15 g,赤芍 10 g,白术15 g,麦冬 30 g,天花粉 30 g,甘草 6 g。 袁军[7]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足三里。配穴: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口禾髎;抬眉困难加攒竹;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药物组成:白附子9 g,全蝎6 g,僵蚕 9 g,地龙 12 g,川芎 12 g,白芷 10 g,甘草 6 g。伴有舌淡红,苔薄白等风寒者加防风10 g、荆芥10 g;伴有舌红,苔薄黄等风热证象加金银花15 g、葛根12 g、板蓝根10 g。

4.3 针刺结合放血

张俊琴[8]采用透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取阳白透鱼腰,迎香透睛明,颧髎透睛明,下关,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人中,承浆,足三里,太冲,阳陵泉。抬眉无力者加夹阳白透攒竹,夹阳白透丝竹空;上下唇无力者加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针刺面部时选用患侧,肢体远侧选取双侧穴。总有效率95.56%。

4.4 针刺结合推拿

周斌[9]针灸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 52例临床观察。睛明、迎香、地仓、足三里;2组:阳白、四白、大迎、外关;3组 :丝竹穴、下关、颊车、合谷。留针30 min,针刺后用推拿手法:点法、擦法,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头取足阳明胃经取手阳明大肠取手少阳三焦经头面经络所过。重点点按丝竹穴、和髎、耳门、角孙、翳风穴。治显率86.5%。沈钦彦[10]采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取翳风、地仓、颊车、攒竹、合谷、下关、阳白、四白等穴位针刺,寒证者加风池;热证者加曲池;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颌唇沟歪斜者加承浆。翳风加艾灸,其余采用泻法治疗。方药为白附子 10 g,防风 10 g,桂枝 10 g,川芎 6 g,白芷 10 g,羌活 10 g,僵蚕 6 g,蝉蜕 10 g,蜈蚣 2 条,全蝎 3 g,皂角10 g,钩藤10 g。总有效率97.22%。

4.5 针刺结合拔罐

丁鲁[11]采用针刺和闪罐治疗面瘫,主穴:阳白、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鼻唇沟变平坦者加迎香;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者,阳白透鱼腰;额纹上部未出现,阳白透头临泣;皱眉不能或无力取攒竹;流泪取睛明、承泣、四白;耸鼻不能或无力取迎香透睛明;口歪、流涎、食物滞留取地仓透颊车、颧髎;听觉障碍翳风、听会;偏头痛取完骨或风池。再加闪罐进行治疗,总有效率100%。宋修芳[12]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在内颊膜部咬合线上触及较硬的小结或索条状物或唇内及口腔内细络点刺,然后让病人用力吸吐血液;毫针针刺取穴: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主穴),太阳透下关,阳白、四白、翳风、人迎(双)、风池(双)、合谷(双),得气后留针。风寒型加刺外关;风热型重刺双侧合谷;肝胆郁火型加刺太冲、阳陵泉味觉减退或消失,加刺足三里。针刺取针后,在颊部、颧骨部、下颌角附近显露静脉或细络点刺拔罐放血,总有效率为98%。

4.6 针刺结合艾灸

苏伟[13]针刺取患侧阳白、四白、攒竹、太阳、颧髎、下关、颊车、迎香、地仓,牵正、翳风、风池以及健侧合谷。分为不同时期进行治疗:急性期采用沿皮浅刺法,在疾病的稳定期可酌加地仓、颊车、阳白、鱼腰等穴透刺:配合隔物温和灸法:风寒证患者外敷散寒通络膏,药物组成:桂枝、防风、羌活、全虫、红花;风热证患者外敷清热通络膏,药物组成:银花、连翘、黄芩、红花、全虫、板蓝根;气血不足证患者多属瘀血阻络所致,外敷活血通络膏,药物组成:当归、红花、活血藤;总有效率96.8%。冷锋强[14]采用针刺结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瘫。取合谷、阳白、翳风、四白、地仓、颊车、颧髎。抬眉困难者加攒竹;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鼻唇沟喎斜者加水沟;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总有效率97%。

4.7 其他治疗

王萍[15]主穴:合谷(健侧)、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四白、阳白、下关、翳风、迎香。VitB 12,穴位注射单侧足三里,总有效率94.34%。文光烈[16]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瘫,防风、川芎、葛根各 12 g,桂枝、白芷、羌活各 10 g,僵蚕 9 g,炙甘草6 g,全蝎3 g,熬制成药汤,待针灸治疗后,将熬制成的药汁使用离子喷雾器喷于患者面部,痊愈率为80.0%,总有效率达到 98.2%,王辉鳌[17]运用高压氧治疗面瘫,取患侧阳白、丝竹空、迎香、足三里、地仓、攒竹、太冲、双侧合谷。用阳白透鱼腰、用地仓透颊车,在下关穴部位加艾条段,针灸后点燃艾条,温和灸患侧耳后乳突部位,利用高压氧舱实施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5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已有采用针灸、中药以及其他混合疗法治疗面瘫的医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刺配合艾灸、刺血、推拿、穴位注射、拔罐等疗法中哪个更有优势,尚无定论;另外目前研究多偏重于临床,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第三点是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虽然很多,但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应进一步确立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面瘫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后进一步研究使治疗面瘫的研究资料更加科学化,提高疗效。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张凤琴,马瑞斌.毛刺针法治疗面瘫[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3):13-14.

[4]黄天明.快针法治疗面瘫100例[J].中国针灸,2013,33(1):68.

[5]杨胜平.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3):44.

[6]杜雅俊.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24-1225.

[7]袁军,李梅,马俊强,等.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瘫1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5):715-716.

[8]张俊琴.透刺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4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2):41-42.

[9]周斌,陈峥嵘.针灸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46.

[10]沈钦彦.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中医,2015,11(5):90-91.

[11]丁鲁.针刺和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4):126-127.

[12]宋修芳.姜文平点刺拔罐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6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24.

[13]苏伟,李建武.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64-65.

[14]冷锋强,曹莲瑛,张伟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1):1001-1002.

[15]王萍.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60-61.

[16]文光烈.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1):39-40.

[17]王辉鳌.运用针灸配合高压氧冶疗外伤性面瘫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2014,6(24):121-122.

猜你喜欢

颊车攒竹合谷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常按5穴护牙齿
常按7穴不掉牙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小穴位 大健康
高血压的简易按摩疗法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