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26曹振杰杜俊鹏孙雪花

当代医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肠套叠灌肠组间

曹振杰 杜俊鹏 孙雪花

腹腔镜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曹振杰 杜俊鹏 孙雪花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复位术治疗肠套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肠套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持续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复发例数以及从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的例数。结果在所研究的时间段,有162例肠套叠患者:腹腔镜组73例和手术组89例。2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持续时间、麻醉时间和肠套叠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手术组(P<0.05)。2组间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中均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小儿稳定性肠套叠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肠套叠;腹腔镜;复发

肠套叠是5个月~3岁肠梗阻患儿的最常见原因。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每10万新生儿在出生后1、2、3年发生肠套叠的病例分别为38例、31例和26例[1]。大约1/3的患者呈现间歇性腹部绞痛、呕吐、嗜睡、果酱样大便等典型临床表现。大多数幼儿肠套叠的原因是未知的且为特发性,只有8%的肠套叠患儿有手术指征[2-3]。大多数患者经钡或空气灌肠诊断和治疗,其成功率约为70%~80%[2]。如果灌肠尝试未成功,临床医生常考虑急诊手术干预。腹腔镜检查是最早用于肠套叠复位失败后的诊断方法。一些学者认为腹腔镜不利于3岁以上的肠套叠患者,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腹腔镜手术应该是复位失败后小儿回盲瓣肠套叠的治疗标准[4-5]。本研究探讨腹腔镜复位术治疗肠套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肠套叠患者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标准:年龄<18岁,稳定性肠套叠,空气对比灌肠失败者,手术或腹腔镜复位者。排除标准:空气灌肠成功复位者,自发复位者,因坏死和/或明显腹腔污染而急诊手术或造口术的重症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肠套叠的诊断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腹部X线和超声,起初经钡灌肠治疗,灌肠复位失败后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收集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持续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复发例数、病理特点以及从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的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研究的时间段,有162例肠套叠患者:腹腔镜组73例和手术组89例。2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持续时间、麻醉时间和肠套叠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有3例伤口感染,1例切口疝和1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手术组出现3例伤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4例吻合口瘘。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出现复发性肠套叠病例:手术组2(2.2%)例,腹腔镜组5(6.8%)例,但2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死亡病例。

表1 2组患者临床和手术数据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临床和手术数据比较(±s)

组别 腹腔镜组(n=73) 手术组(n=89) P值年龄(月) 31.20±27.53 28.90±12.95 0.83男女比例 53∶20 57∶32 0.25体质量(kg) 7.10±3.84 8.50±4.38 0.54症状持续时间(h) 35.60±24.24 29.20±13.08 0.25麻醉时间(min) 48.90±31.62 44.10±18.15 0.53手术时间(min) 51.60±19.58 66.80±21.94 0.004术后住院天数(d) 2.70±2.71 5.80±1.68 0.002并发症[n(%)] 5(6.8) 9(10.1) 0.46复发[n(%)] 5(6.8) 2(2.2) 0.15

3 讨论

肠套叠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其治疗从影像学技术复位到手术,且非手术复位仍然是稳定型患者的首选[1]。影像学技术复位的平均成功率为80%,但其变化范围在40%~90%之间,而手术治疗常用于灌肠法复位失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腹膜炎患者[1]。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腹腔内病变,且成为肠套叠手术复位的另一种方法[3],但腹腔镜手术治疗肠套叠的作用仍存在争议。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坏死、穿孔或腹膜炎,且气腹操作无明显肠扩张的肠套叠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治疗[5],而严重梗阻、存在腹膜炎或穿孔、或诊断延迟的患者则不适用腹腔镜手术[6]。本研究未设定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结果发现腹腔镜手术可成功完成灌肠复位失败的肠套叠,且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与Hill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大多数研究显示原发性肠套叠开腹手术复位后的复发率为0%~5.4%,腹腔镜复位后的复发率介于7.1%~10.1%,但这两种手术方法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7]。本研究显示腹腔镜复位后复发率高于手术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开腹手术切口大及术中操作可能会引起局部粘连,从而减少肠套叠的复发且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8]。目前,回肠或盲肠固定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有效降低肠套叠的复发率。

总之,腹腔镜手术对小儿稳定性肠套叠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镇痛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其对复杂性或不稳定性肠套叠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 Hill SJ,Koontz CS,Langness SM,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experience over a decade[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13,23(2):166-169.

[2] 孙孝龙.小儿肠套叠的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治疗10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37-38.

[3] 马少锋,曹志清,陈江谊.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8):739-740.

[4] 陈铨涛,何荣佳,冯晓川,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86-1588.

[5] 郑凯,胡敏.腹腔镜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应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1):43-44.

[6] 赵旭,黄卫东,王俊.经腹腔镜治疗小儿难复性急性肠套叠12例[J].腹部外科,2010,23(3):171-172.

[7] Kao C,Tseng SH,Chen Y.Laparoscopic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by a single surgeon in comparison with open surgery[J].Minim Invasive Ther Allied Technol,2011,20(3):141-145.

[8] 王继志,朱应林,韩燕.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37-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2.010

河南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曹振杰 杜俊鹏 孙雪花)

猜你喜欢

肠套叠灌肠组间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