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5-01-26隋晓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依从性我院分数

【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158

作者单位:150000 哈尔滨,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UI Xiaoguang Seafarers General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Hae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to be studied in order to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Choose 46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to study;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Results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in study group are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patients’ physical improvements and such a result has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acy; and in addition,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increase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us,nursing intervention is quite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clinically.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Chronic heart failure,Patients

慢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乏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1]。慢性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为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7.2±5.4) 岁;心功能等级: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9例。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6.9±5.5)岁;心功能等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心功能等级等一般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一般的用药护理、日常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对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尽可能的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忧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患者说明保持情绪平稳对自身血压以及心率等病情的影响;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

1.2.2 饮食干预 护理人员要给患者选择低盐、低钾、低糖、低脂的饮食,让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以及各种粗纤维事物,以防止便秘等其他疾病影响到患者心功能的恢复;要防止暴饮暴食,可以少量多餐以控制摄入量,并且要禁烟禁酒。

1.2.3 用药干预 对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提高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认知程度;对患者说明长期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2.4 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进行纠正,可以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的生活习惯。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进行对比。治疗依从情况由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能依从三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和一般依从;采用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明尼苏达)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以及症状四个方面 [3]。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后,对照组23例患者中完全依从8例,一般依从9例,不能依从6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3.9%;观察组23例患者中完全依从17例,一般依从5例,不能依从1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5.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体力限制分数平均为(13.5±1.4)分,社会限制分数平均为(7.7±0.8)分,情绪分数平均为(11.1±0.6)分,症状分数平均为(9.9±0.8)分;观察组患者的体力限制分数平均为(10.1±1.1)分,社会限制分数平均为(4.4±0.5)分,情绪分数平均为(6.4±0.5)分,症状分数平均为(7.1±0.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梗死、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从而引起心肌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猜你喜欢

依从性我院分数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可怕的分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