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5-01-26高春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有效率实验组

【摘要】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22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6例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综合护理,可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136

作者单位:161444 黑龙江省黑河市尖山农场医院

Applied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way in Nurs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GAO Chunyan Jian Shan Farming Hospital in Heihe City,Heihe 16144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pproach and efficacy of clinical pathway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Choose 38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22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while 1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n observe and compare nursing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ursing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is up to 95.45%; while the nursing efficacy in control group is 81.25%; there is a nursing efficacy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and comprehensive pathway attendance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to be aware of their illness condition and be in good mood,which is helpful for patients to cooperate with nursing actively as well as increasing patients’degree of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therefore,such a nursing approach is quite worthwhile to be clinically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pathway,Nursing efficacy

心肌梗死为冠状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等情况,很多患者会有胸骨后的持续疼痛,通过酸酯类药物和休息不能缓解疼痛症状,还会有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 [1]。很多患者因为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中没有给予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良好护理会加重病情,因此需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2]。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不同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4~76岁,平均年龄为:(54.37±4.26)岁,梗死情况:9例患者为急性下壁的心肌梗死,5例患者为前间壁,3例患者为前壁心梗,2例患者为下侧壁,1例患者为后壁,2例患者为广泛前壁。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36~75岁,平均年龄为:(56.24±4.52)岁,梗死情况:5例患者为急性下壁的心肌梗死,3例患者为前间壁,3例患者为前壁心梗,3例患者为下侧壁,1例患者为后壁,1例患者为广泛前壁。两组患者身体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作用 患者病情发作时会出现濒死感和疼痛,患者有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的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促使血压升高,对冠状动脉供氧有不良影响,增加心肌坏死的范围 [3]。因此要对患者采取良好的心理护理,使其正确认识该疾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告知其很多患者通过相应治疗,都得到良好预后,树立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讲解和疏导,使其具有安全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2.2 生活护理 该类患者必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健康饮食,要选择清淡、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不可选择刺激性、辛辣食物,并要求患者保持较慢的进餐速度和食量,不可过饱、过快。因为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很容易出现便秘这一事项,若患者过度用力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4]。每天保持1~2次的排便,可在饮食中增加蔬果的摄入,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便秘情况就要及时汇报,使其选择中药番泻叶的饮用。护理人员也可给予其腹部按摩,促使肠蠕动,或者给予温盐水的灌肠,并告知其不可抽烟、饮酒,也不要饮用咖啡和浓茶。

1.2.3 基础护理 对患者迅速安置,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检测,采取吸氧治疗,流量为每分钟4 ~6 L,迅速给予静脉通道的建立,使药物可通过静脉使用。根据医嘱,使患者及时用药,并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的具体指标来调整药物剂量,缓解疼痛程度。因为患者要长时间卧床,需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要协助患者翻身,避免褥疮,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活动,避免出现下肢的静脉栓塞。

1.2.4 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和健康知识的讲解,告知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医嘱及时服药,避免再次梗死的发生,定期复查,一旦有身体不适等情况,要及时入院治疗。并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有氧锻炼,包括体操、散步、打太极等,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不可太过劳累。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 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22例患者,护理显效13例,护理有效8例,护理无效1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16例患者,护理显效5例,护理有效8例,护理无效3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才可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作用、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效果显著。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综合护理,可使患者身体得到全面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有效率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很有效率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