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5-01-26刘延友,于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摘要】 目的 分析Pilon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A组(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和C组(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各32例。结果 三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P>0.05),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坚强的内固定是可促进骨折重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94

作者单位:111700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ilon Fractures

LIU Yanyou YU Yang Jinshan Hospital of Benxi City,Benxi 111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Pilon fractures. Methods 96 cases of Pilon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incisio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group B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and group C (distributed delayed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32 cases each).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hree groups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compared in A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B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 group,B group than in A group (P<0.05). Conclusion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is can promote fracture reconstruction,step-by-step delayed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Key words】 Pilon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External fixation

Pilon骨折是临床常见高能量复杂损伤 [1],危害性大,治疗困难,术后存在较高并发症及伤残率,其治疗方式依然在国内外临床治疗中存在争议性,尚无统一治疗方式。本文就以96例Pilon骨折患者为例,予以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Pilon骨折患者是在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经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得以证实;男58例,女38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6.8±4.7)岁;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2例,三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根据损伤情况,急诊手术于6~10 h内实施;开放性骨折者于6~8 h清创行骨折复位固定;肿胀较轻,软组织损伤较重于6~18 d内手术。

A组患者先行腓骨复位固定,于前外侧作切口暴露胫骨关节面,关节面恢复平整;骨缺损明显者植骨,以钢板固定胫骨前侧或外侧,以直接或减张缝合,三叶钢板、锁定钢板、解剖钢板内固定。B组腓骨予以克氏针或钢板固定,前外侧作切口,直视下关节面复位,固定取螺丝钉或克氏针,胫骨和根骨通过外固定支架两端固定,或距骨螺纹钉撑开间接复位,将胫骨干和干骺端连接固定,骨缺损严重时植骨。C组患者损伤24 h内以外固定支架固定或根骨牵引,维持肢体长度,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消除患肢肿胀,恢复腓骨长度,纠正骨折端压缩后,行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三组患者术后根据恢复情况作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

以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为依据对恢复效果进行评价,优:Mazur评分>90分,步态正常,踝关节无肿痛;良:81~90分,步态正常,活动基本正常,踝关节肿痛轻微;可:65~80 分,活动度改善50%,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差:跛行,踝关节肿痛,<65分 [2]。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 2检验,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

A组优良率84.4%(27/32),即优14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B组优良率78.1%(25/32),即优12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C组优良率81.3%(26/32),即优14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三组优良率相比(P>0.05)。

2.2 并发症

随访18个月,A组患者3例创面未愈合,经术后2~4周植皮后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畸形愈合,占18.8%;B组患者4例创面不愈合,经术后2~4周植皮或术后4周行带血管皮瓣转移治疗后愈合,且本组患者中1例感染经抗炎、换药、植皮后痊愈,2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畸形愈合,占31.3%(10/32);C组患者1例创面未愈合,经术后2~4周植皮后愈合,占3.1%。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B组高于A组(P<0.05)。

3 讨论

Pilon骨折患者小腿下段皮肤微循环较差,不合理手术时机会加重局部损伤程度致皮肤坏死,通过骨折后距骨维持中立位,急诊手术或伤后8~14 d软组织肿胀消退则行手术 [3]。实际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肢体肿胀情况决定患者是否为急诊手术或处理后再实施手术。开放性骨折患者需急诊清创,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复位。本次研究中,三组分别采用不同方式,三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P>0.05),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B组高于A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切口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和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相一致,但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较低,其安全性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

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按照组织损伤程度实施不同治疗方法,临时固定踝关节,若腓骨骨折先一期复位固定,待肿胀消失则行胫骨切开复位固定。避免一期钢板内固定导致术后切开并发症及骨不连,利于骨折解剖复位,以免外固定支架影响踝关节功能,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恢复。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准确牢靠固定,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坚强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方式,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良好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加以应用。

猜你喜欢

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崴脚千万莫忽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