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2015-01-26唐媛媛丁俊
唐媛媛,丁俊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蒙自 661100
随着现代麻醉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学科由医院最初的“瓶颈”科室正逐步向“平台”科室转化,麻醉学已经成长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在追求手术效率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1]。因此,麻醉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医疗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而在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因素,麻醉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缺陷,影响到麻醉安全的实施。该文从基层医院麻醉科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相关策略。现报告如下。
1 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
1.1 麻醉科在部分基层医院仍归属医技科室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部分基层医院中,麻醉科仍归属于医技科室,与手术室统称。根据目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基层医院麻醉科并不是独立的临床科室,缺乏独立科室的办公和工作场所,主要原因是基层医院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医院对麻醉科的重视程度有限,认为麻醉工作是外科的“附属品”,往往将麻醉科和手术室合并在一起,归属于医技科室。
1.2 麻醉专业人员的结构水平偏低,人才培养不足
在基层医院麻醉科专业人员中,人员数量较少,人员学历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偏低,接受规范化培训及继续再教育的机会较少,甚至部分人员工作之前未曾接触过临床麻醉的培训。医院及科室未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搭建平台,对人才的培养不到位。鉴于麻醉医师入门起点不一,培训经历不同,使得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麻醉医师所提供麻醉服务的质量差别较大,给临床麻醉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1.3 麻醉科基本设备和装备不完善
在基层医院中,麻醉基本设备和装备不完善,设备单一陈旧,装备参差不齐。这与基层医院的特点和经营性质有关。基层医院规模小,资金少,资金运转有限,从医院总体发展来说不能完全满足麻醉科科室的发展需要。
1.4 麻醉科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在基层医院麻醉科手术室也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但这些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大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未真正落到实处。许多基层医院还基于“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缺乏规范的临床麻醉工作流程、手术麻醉操作规范、临床麻醉管理制度,以及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
2 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2.1 按二级学科的要求和标准建设麻醉科,建立麻醉质量控制小组
麻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学科带头和管理。设定科主任负责制度,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实施麻醉相关的医疗操作、麻醉教学和科室管理工作。
②根据卫生部《麻醉科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只有麻醉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方能独立实施临床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其他人员在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指导下开展临床麻醉工作。
③结合基层医院特点建立有效的麻醉科操作流程规范和麻醉科工作规章制度,落实麻醉规章制度是可靠麻醉质量的前提[2]。通过建立规范管理和健全制度建设保证临床麻醉质量与安全,减少麻醉差错和杜绝麻醉事故发生[3]。
④医院加强对麻醉科的监督管理,除了麻醉科本科室对麻醉技术和麻醉质量进行把控和管理外,医院院内也要加强对麻醉科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和减少麻醉差错发生。
⑤设立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为科主任。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记录。应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结果指标建立年度统计档案,并对各项结果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持续质量改进为方法,建立健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不良事件和重大事件上报制度,遵循PDCA循环法,充分发挥麻醉质量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医疗安全和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2.2 重视麻醉医生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基层医院麻醉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麻醉医生较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不足,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麻醉科及医院应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搭建学科平台,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临床质量安全的管理,提高基层医院麻醉医生整体水平。如多方面、多层次加强对麻醉科人员规范化技术培训;利用网络、微信麻醉平台积极更新麻醉理念及知识技能培训;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科内麻醉指南及理论学习;积极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及麻醉后随访总结;定期将科室人员分批送到高一级医院进修学习,使麻醉科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再者,加强麻醉科室人员队伍建设,使麻醉科人员从技术、年龄等方面结构合理,提高麻醉科室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细致性[4]。
2.3 完善麻醉科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基本监测标准
针对基层医院麻醉科硬件设备陈旧落后及良莠不齐,医院自身应根据自己医院的经济状况对麻醉科室相关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基层医院麻醉科室设备水平。足够的麻醉监测和正确使用麻醉监测设备不仅能够提高麻醉质量而且能够降低麻醉风险。根据《麻醉技术操作标准》,所有全身麻醉患者必须具备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重大手术、特殊患者需要监测体温、尿量。对于无创血压测量不准、术中循环波动大、出血多、需反复测定血气分析的患者应当建立连续有创压力监测和(或)中心静脉压力监测等。保证患者安全单有监测设备还不够,还应根据各种麻醉机和监测设备的原理、各种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其正确使用方法等开展继续教育,保证麻醉医生能重视和正确使用各种麻醉机和监测设备。
2.4 加强麻醉科相关药物管理
根据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精神药品管理的规定》及医院有关麻醉药品管理规定,麻醉科要加强对麻醉药品、第一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保管,做到相关药品专人负责、专柜专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等。对麻醉、精神类麻醉药品(如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氯胺酮等)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管理措施,避免上述药品从医院流出。对麻醉药品要实施专门管理和特殊保存,如全麻药物、局麻药物以及降压药物、止血药物、止吐药物等要放在专门柜中保存,需要特殊条件下保存的药物要根据存储和保管规定进行,如肌松药、肝素、鱼精蛋白等要行低温冷藏,做到分层冷藏[5-6]。
2.5 以团队协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室管理
麻醉科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需要多个人、多科室通力协作方可完成,在科室管理中强调团队精神、人性化管理,突出团队协作、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麻醉质量与安全中的重要性,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疲劳麻醉、医疗纠纷事故等情况,进一步保障麻醉医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麻醉质量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再者,加强科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舒适的麻醉服务,利于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
3 小结
麻醉科是基层医院开展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科室,麻醉科应发展为医院的“平台”科室,为医院外科学科的发展保驾护航。麻醉科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该文通过对基层医院麻醉科结构性建设,设立麻醉质量控制小组的重要意义,重视麻醉医生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完善麻醉科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基本监测标准,加强麻醉科相关药物管理,以团队协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基层医院麻醉科的快速发展。让麻醉医生从传统的仅提供麻醉服务向“围手术期医师”转换,在手术患者的围手术安全问题上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使麻醉科真正发展成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科室和保障全行业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7]。
[1]曾因明.进一步加强我国麻醉科建设,促进医院整体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0,14(1):22-24.
[2]冯英妮,陈爽姿,石磊,等.浅谈基层医院麻醉质量控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7(4):188-189.
[3]马涛洪,郭志佳,刘保江.探索美国麻醉护理发展对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0,10(30):2737-2739.
[4]沈翔.浅谈基层医院麻醉科现代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62-163.
[5]付秀娟,翟丽杰,朱大胜.我院管理麻醉及一类精神药品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2(11):1354-1356.
[6]赵爱贤,王鹏.麻醉药品临床管理与使用乱象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5,8(18):4-7.
[7]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