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2015-01-26郭丽娟
郭丽娟
工作单位:155100 双鸭山市矿务局煤炭总医院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存在各种心肌缺血特征,例如心肌代谢与左室功能异常、血流灌注不良、心电活动无规律性,此类患者冠脉病变明显,具备心肌缺血客观依据,但是不会出现胸痛、心绞痛等典型症状。如若患者的心肌缺血尤为严重,极易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实践表明,动态心电图能够正确评估病情进展与临床疗效,具有无创性、可重复、简便、准确的特点,临床广为应用[1]。鉴于此,我院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4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40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给予心电图诊断,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层次:43~81岁,均龄(58.47±2.13)岁。入选标准:①ST段水平型与下斜型降低≥0.1 mV;②ST段移位持续≥1 min;③检测基准若处于J点0.05 s,HR>120次/min;基准若处于J点0.08s,HR<120次/min。排除标准: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药物、心肌肥厚所致的ST段改变。另选40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层次:41~73岁,均龄(56.18±4.0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常规心电图诊断,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其次,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如下。应用远程24h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全面分析心率、T波、ST段变化,同时测定缺血发作期间心率与日常平均心率,观察患者日常饮食、活动、情绪变化,以报表形式输出临床变化与测定参数统计数据,并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判断两组比较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
常规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3例(78.57%),有症状性心肌缺血35例(87.50%);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9例(92.85%),有症状性心肌缺血39例(97.50%),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检查结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ST段降低幅度分别为(18.9±12.1)min、(1.9±0.5)mm;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ST段降低幅度分别为(10.0±8.4)min、(1.4±0.3)mm。两种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ST段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发作阶段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主要集中于三个阶段:AM 6:00~12:00出现109次(50.93%),PM 12:00~18:00出现43次(20.09%);夜间 18:00~24:00出现35次(16.36%);凌晨 0:00~6:00发生27次(12.62%)。
3 讨论
目前,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观察诊断病情与评估治疗期间临床效果,常规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而动态心电图可以进行持续监测,比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加准确有效。正常情况下,心室复极自心外膜展开,逐渐向心内膜推进,此种复极过程一旦出现改变,则心电图T波就会根据复极过程的变化随之发生改变,即预示可能出现心肌缺血[2]。冠心病是由于粥样斑块不稳定出现坏死、溃疡、出血、形成血栓或动脉痉挛所致的冠状动脉堵塞。该病主要包括五大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为多见。临床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主要应用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大量研究显示,心电图诊断重复性好、检出率高、安全无创,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虽然存在客观的心肌缺血依据,然而无心绞痛现象,因此临床确认相对困难[3]。该病一旦发作反复,则会导致小灶性心肌坏死,心内膜下出现非正常线粒体,进而致使液性物质减少。虽然此类现象不会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但是却能减少患者的体内细胞,增加纤维化细胞间质,降低患者运动能力,甚至导致半身不遂。此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如若长期发作,则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左室功能,出现心律失常。聂琴[4]研究表明,缺血程度方面,两种类型的心肌缺血差异较小,但在缺血持续时间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相对较长。本研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ST段降低幅度显著多与(18.9±12.1)min、(1.9±0.5)mm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0.0±8.4)min、(1.4±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生胸痛而引起警觉,通过立即停止活动、服用硝酸甘油、及时就医而及时缓解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体内缺血往往自行缓解,持续时间长,其潜在危险性相对较大。本研究中,常规心电图对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78.57%)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87.50%)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动态心电图(92.85%)、(97.50%),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安全准确,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值得应用。
[1]王晓娜,王永生,张芳芳,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22(3):669-671.
[2]张文杰,司芩,杨璐.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J].现代仪器,2011,17(4):24-25.
[3]张均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17-19.
[4]聂琴.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男性的无症状心肌缺血[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05):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