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5-01-26李修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脑血栓硬化血脂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血栓患者进行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单纯运用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脂调节方法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来说运用抗血小板治疗联合调节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3.043

作者单位:132600 吉林省舒兰市人民医院

Analysis of Regulating Blood Lipid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LI Xiuy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ulan City,Shulan 132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gulating blood lipid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atients of cerebral thrombosis. Methods 200 cases of cerebral thrombosis patients from April 2012 ~ April 2014 year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0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the 1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djusting levels of blood lipi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reatment method,to observe the degree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Results Through the positive effective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neural deficit score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degre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combined with blood lipid regulation therapy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reduce the mortality.

【Key words】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s,Platelet,Cerebral thrombosi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迅速、后遗症多、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血栓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被破裂的斑块阻塞,其中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血小板的活动都具有关键的作用。因而,使用调脂、抗血小板及抗炎治疗对斑块进行稳定均为治疗脑血栓的主要方法 [1]。我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MRI检查确诊,所选患者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2]中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都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同时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所有患者都为发病患者。排除血液病、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恶性肿瘤病史患者。所选的200例患者中,130例为男性,70例为女性;年龄在44~80岁,平均为(55.2±4.3)岁;病程不超过72 h。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均采取限盐、卧床休息、强心、吸氧、利尿等治疗,运用神经营养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20%甘露醇GTT,疗程和剂量依据患者的病情应用。通过应用脑细胞活化剂来预防感染,避免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保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应用降糖药进行常规治疗,每天给予50 mg氯吡咯雷,300 mg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于没有明显禁忌证的患者根据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1.2.2 观察组 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调脂进行治疗,每天运用40 mg辛伐他汀、20 mg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依据血脂水平对药量进行调整,LDL低于70 mg/dl时停止应用。

1.3 评价指标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1.3.1 疗效 运用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来评价患者治疗24 h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运用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运用Barthel指数对ADL进行评定。

1.3.2 预后 运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患者治疗一定时间后的预后。良好:为0~2分,预后不良:超过3分或者死亡。

1.3.3 颈动脉中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 运用美国GE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平均为(4.08±2.82)分,对照组为(6.02±3.93)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栓对人类的危害单纯局限在死亡率较高,更主要的是导致大部分患者瘫痪。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逐渐的进入老龄化,脑血栓的发病率逐渐的上升,对我国国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脑血栓应该得到及时、早期的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脑血栓的死亡率,降低后遗症出现几率,缓解患者的预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脑血栓的病理学基础,脑血栓形成早期激活了血小板,将血栓素A2(TX-A2),逐渐形成固体质块 [3]。另外,在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液也附着在动脉的内容上而出现血栓,而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抗血小板和调节血脂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来说运用抗血小板治疗联合调节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脑血栓硬化血脂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你了解“血脂”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