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5-01-26宋善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外伤性前路植骨

【摘要】目的 观察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法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的患者根据Franke功能分别分为A、B、C、D、E级,采取前路手术方法减压,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结果 多数患者术后恢复1~2个等级,平均随访(15±0.4)个月,未出现植骨不融合或钢板松动、断裂的现象。结论 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最有效的手段是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法,减压效果显著,术后损伤脊柱、脊髓恢复效果良好。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6.042

作者单位:458020 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骨一科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SONG Shanxin Orthopedics one department,General Hospital of Hebi Coal Group,Hebi 458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terior bone graft and plate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ervical disc disease. Methods The 31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divided into A,B,C,D,E class function according to Franke,taking anterior surgical decompression,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Most patients recoverred after 1 to 2 grade,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of (15±0.4) months,the phenomenon of nonunion or steel loose or broken were not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s anterior bone graft and plate fixation,it has significant decompression effect,and good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spine injury and spinal cord recovery.

【Key words】Cervical disc,Spinal cord injury,Anterior plate fixation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户外活动更加频繁,导致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事故等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这也导致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引起瘫痪率越来越高 [1]。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有效的保护脊髓,降低了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本院选择2010年2月~2013 年8月收治的3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患者对其进行前路减压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3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女2例,男29例,平均年龄为(35±1.3)岁,住院后经CT、X线、MIR检查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间为入院后1~7 d,其中损伤部位C 3-43例,C 4-518例,C 5-612例,C 6-75例,1例患者伴有颈椎椎体爆裂性骨折,5例多个椎间盘突出。

1.2 术前准备

行颅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8 kg,如患者出现小关节突出锁则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准备院内相应科室会诊为手术排除禁忌证,患者病情平稳择期手术。

1.3 手术方法

手术采取仰卧位,垫高患者肩部,左颈部稍左偏,进行全身麻醉。在病变椎间盘的右侧斜切口,分离筋膜和颈扩肌,将定位针放置于内脏鞘与血管鞘之间的椎体前方,利用X光机进行透视定位,通过拉钩向内牵引食管、气管、甲状腺,向外牵引动脉鞘,通过调节Caspar牵开器的张力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较高年龄后纵韧带骨化或增生肥大则切除后后纵韧带彻底解压,年轻患者保留后纵韧带,多处颈椎间盘患者应做颈椎椎体的次全切除,取右髂前上棘大小合适的骨块取代患处相邻终板软骨,放置颈前路锁定钢板,再次经C型臂X光机透视检查,位置准确无误后清洗伤口,引流,切口缝合,术后用颈托进行固定。

1.4 术后检测

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常规心电监护、消肿、抗炎、脱水,给予吸氧,术后24~48 h内拔出引流管,进行颈部X光片检查,无异常者术后5~7 d拆线,持续使用颈托3个月,拆线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者也可以应用理疗针灸等辅助疗法。

2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患者前方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术后恢复时间为3~6个月,平均(4±0.3)个月,未见植骨不融合者。其中有4例患者术后脊髓损伤为得到解决,1例出现食道瘘,经治疗后得到解决;1例出现脑脊液瘘,经清创、肌肉筋膜缝合后治愈;其余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好转,且未见钢板松动等情况。

3 讨论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主要表现取决于突出压迫的部位和程度。较多患者存在外伤史。该病临床分型为中央型、侧方型。中央型患者由于颈脊髓受压而出现四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大小便失常、感觉减退等,突出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不同;侧方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颈痛,感觉障碍,四肢麻木,活动受限伴一侧上肢疼痛。MIR是诊断和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医疗技术逐渐将传统的保守牵引治疗转变为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临床的广泛应用也同样证实了手术治疗的可靠性。研究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性良好,体现了经济节约的一面。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受损脊髓的压迫,稳定脊柱,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脊柱康复 [2]。很多学者认为,伤后72 h内进行手术利于神经系统恢复的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部分患者入院时出现高热不退,尿路感染等情况,在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科室会诊可以为早期手术提供条件。尽早手术是提高术后恢复程度和降低手术风险的必要条件,前提是患者病情稳定。在颈椎前路手术中,使脊髓彻底减压和植骨融合性提高至关重要。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使受压脊髓完全解除压迫。切除后韧带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良好的医疗器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时候切除后韧带。切除后韧带的好处:(1)减压彻底,可取出突出于后纵韧带下方的髓核;(2)促进恢复脊髓形态和神经功能。参与研究的患者症状较为明显的是术后3个月,术后1年内有2例患者持续恢复中。

本组患者中存在1例小关节突交锁,对其必须进行先后路复位减压后再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植骨可以选择钛网融合器或自体髂骨,有资料显示几种融合器的融合效果并无明显差异,故选取自体髂骨进行手术,节约经济。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植入的均是自体髂骨,全部成功,未出现植骨不融合现象。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关键是减压,稳定脊柱、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创造利于脊髓恢复的有利环境。

应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术后脊髓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性高,钢板内固定稳定,使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加速,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外伤性前路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前路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逐梦记·马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