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大丰成功防御2015年梅雨期暴雨的成效和思考

2015-01-26张军

治淮 2015年8期
关键词:涵闸强降雨预案

张军

江苏大丰成功防御2015年梅雨期暴雨的成效和思考

张军

大丰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苏北里下河腹部,位于南北及内陆与海洋气候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6月26日,大丰市突遭强降雨,这是今年入梅以来的第一场降雨,雨量大,来势快,强度高,水利部门通过科学研判与调度,提前腾空水位,全力抢排涝水,有效抗御了此次暴雨的袭击,全市未出现受灾现象。

一、雨情水情

6月26日凌晨4时大丰市突遭强降雨,截至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22mm,其中三龙镇降雨量最大为176mm。暴雨来势猛、强度大、历时短,1h内三龙镇骤降暴雨103mm,全市38个水雨情测报点全部达到暴雨级别,14个站点达到大暴雨级别。暴雨导致内河水位快速上涨,全市80%河道超过警戒水位。6月26日4时,市区大四河水位 1.12m,5时水位1.56m,8时1.98m,10时达2.20m,超警戒水位0.60m;沿海四卯酉闸5时上游水位1.34m,8时水位1.7m,10时达到2.63m,超警戒水位1.07m。

二、防御措施

1.超前安排部署

进入6月主汛期,大丰市防指便启动“旬会商防汛形势”工作例会制,通过与水利、气象、农委、海洋等部门联合分析当前气象和防汛形势。6月24日入梅当天,市防指通过会商研判,紧急下发了防御梅雨期强降雨的传真电报,要求各级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均迅速到岗到位,密切关注水、雨、天情,做好水利工程巡查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提前预降水位,腾空河网库容。

2.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6月25日,大丰市防指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云图分析未来24小时内将有强降雨过程,再次向各防指成员单位和乡镇发布调度指令。要求全市沿海涵闸、城区泵站、农村排涝设施实行大开大放,提前预降水位。6月26日凌晨骤降暴雨时,市防指立即进入防汛应急状态,按照《大丰市防御暴雨应急预案》启动III级防汛应急响应,迅速成立防汛督查、分析调度、后勤保障、防汛热线四个小组,按照各自职责投入到各自岗位。防汛督查组分别对农村低洼圩区、沿海涵闸、临港产业园、主城区、旅游景区进行了指导排涝工作;分析调度组适时收集最新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信息,研判防汛形势,上传下达各类汛情信息,科学调度各类防汛工程设施;后勤保障组做好防汛抢险物资、防汛车辆、抢险人员调度工作;防汛热线组守在电话、传真、网络前,第一时间将受淹群众反应情况反馈至后勤保障组进行抢险。

3.加强全市防汛调度

6月26日4时暴雨来临前,内河水位已腾空降低至1.10m,暴雨过后随着强降雨水向内河汇聚,全市80%乡镇和园区全部超警戒水位。为避免发生严重内涝,市防指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投放各受淹地段抢排积水。市区使用大功率潜水泵和移动泵车对各低洼小区进行抢排;农村以圩区为区域,组织人员清墒理沟,架设移动抢排泵突击外排圩区内积水;内地节制闸及时封闭敞口,严防上游涝水流入;沿海涵闸实行24小时守潮开关闸,大开大放。通过全力抢排措施,6 月26日下午14时全市内河水位控制在警戒值以内,受淹地区全部出水,成功抵御此次强降雨。截至6月27日8时,市区累计排出积水800万m3,沿海涵闸两天累计向外海排出涝水2.03 亿m3,

三、思考体会

在防御此次突发暴雨的过程中,大丰市防指经受住了考验,有效防御暴雨的袭击。长期以来,大丰市领导高度重视,防汛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工程不断加强,防汛减灾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一次次防汛抗灾的胜利,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领导高度重视

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6月24日入梅当天,市委书记到防汛指挥部会商当前防汛形势;6月25日,防汛副指挥、副市长组织防指成员单位召开当前防汛形势分析会;6月26日上午,防汛总指挥、市长冒雨对全市低洼圩区、沿海涵闸、临港产业园进行了防汛检查;6月26日下午,市四套班子领导进驻乡镇和园区,深入一线督促指导防汛排涝工作;6月25日至26日,防汛办公室主任、水利局长24小时坐镇指挥中心调度全市防汛工作。各镇(园区)的党政领导切实担负起防汛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为全市防汛抗洪迅速建立起有效的指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高效发挥工程效用

近年来,大丰市水利局加大防洪工程治理力度,全市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汛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先后组织实施了海堤达标工程、城防封闭工程;实施了川东港下移工程、竹港闸下移工程、王港闸下移工程、新竹川海堤,提高了防御标准和排涝能力;组织实施了江界河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推进川东港拓浚整治;结合沿海开发加强区域性水利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防洪排涝标准;着力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畅通城市水系,新建和改造防洪排涝泵站。目前,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接近20年一遇,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市114km海堤、36.4km通榆河圩堤基本达到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的标准;农村低洼圩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近10一遇。在今年梅雨期,面对骤降暴雨,城区防洪工程和农村圩区做到挡得住、排得出;旅游景区、经济开发区和港城达到雨后道路、景区木栈道、码头、绿化、设施不受淹的效果;全市涝水能够快速实现墒到渠、渠到沟、沟到河、河到海的排涝目的。

3.加大非工程措施建设

在抵御此次突发性强降雨工作中再次证明,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才能打造现代防洪体系,非工程措施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把措施落到实处、把技术应用到实践上,配合工程措施,合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主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汛前准备扎实。年初,大丰市防指对汛前检查工作作出专门部署。组织技术人员对防汛重点地段和工程设施进行专项检查;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逐一落实险工患段整改措施,消除工程隐患。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等方式对各镇圩区、泵站进行摸底检查,掌握全部排涝泵站的数量、位置、运行状况等情况。主汛期前夕,分管市长带领水利、滩涂、农业、住建、旅游等部门深入农村、沿海、城市、景区专项检查防汛工作,从细检查涵闸、泵站、圩区情况,从严要求执行值班及紧急到岗制度,整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保证汛期安全。

二是完善防汛预案。根据汛前检查情况和历年预案执行情况,编制修订了《大丰市防汛应急预案》《大丰市里下河地区排涝预案》《大丰市城市防洪预案》《大丰市防台预案》《大丰市防御暴雨应急预案》等9个防汛应急预案,形成了“纵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防旱预案体系,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各镇、各园区均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按照防汛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督查责任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岗位技术责任制和防汛值班责任制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防汛重点地段都落实了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

三是研判防汛形势。建设了大丰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大丰市台风分析系统、大丰精细化卫星气象卫星云图等防汛信息化工程,在全市境内共安装水雨情测报基站38处,视频实时监控18处,实现全方位掌握水情、雨情信息,实时监控水利工程运行状态。根据各基站收集的水情信息,利用防汛历史数据和洪涝模型演练灾情动向和防灾形势,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果断决策,适时调度全市大中型涵闸、泵站等防汛设施和抢险人员、物资,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度汛安全。

四是物资队伍保障。在防汛物资准备方面,实行分级负担、分级储备、分级使用、分级管理、统筹调度的原则,对防汛物资品种、规格、数量、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落实与定向储备,并登记造册。市防指成立拥有3支专业抢险队伍(36人)的抗旱排涝管理所,全市共组建各类抢险队332个9300人,有针对性地负责城市、农村、海堤、景区、港城防汛抢险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水利局224100)

(专栏编辑:张 婷)

猜你喜欢

涵闸强降雨预案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中小型涵闸的安全运行与除险加固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穿堤涵闸渗透变形分析与加固
紧急预案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防穿堤涵闸处理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
沿海涵闸水行政执法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