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015-01-26钱筱暄
钱筱暄 许 一 王 辉
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钱筱暄 许 一 王 辉
一、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
1.再生水
安徽省目前有11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49万t/d,全年处理污水约16亿t。实现了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1.58%,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23%。
2004年以前,全省尚未有污水回用历史,也没有回用设施。但随着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各级领导对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日益重视,再生水利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城市再生水回用始于合肥市污水灌溉,在合肥市区下游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条灌渠,有些灌渠同时也是纳污渠,在干旱季节约有1/3的市区污水被用来浇灌农田。污灌用水中大部分是未经处理的原污水,只有方桥灌渠接纳的是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排放的污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再生水已经应用在工业循环水、居民生活杂用水、园林绿化浇灌水以及景观用水等各方面。
2013年全省污水再生利用量仅为42.5万t/d,再生水利用率不足10%。主要回用方式包括电厂、工厂等工业用水、景观生态补水、道路浇洒等。
(1)工业用再生水回用
全省工业非常规水源主要用于火电、其他化工行业的冷却用水以及厂区内部的杂用水等。全省火电行业污水回用现状有三处:①皖能合肥电厂利用蔡田铺污水处理厂中水3万t/d工程,于2012年启用;②淮北虎山电厂利用淮北污水处理厂中水10万t/d工程,于2013年3月启用;③光大环保能源(砀山)垃圾电厂利用砀山污水处理厂0.4 万t/d工程,于2013年月启用。
一般工业企业回用有:①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临泉污水处理厂1.8万t/d工程,于2013年通水;②马钢生产用水利用六汾河污水处理厂10万t/d工程,为马钢自筹新建,2008年启用;③安庆石化0.3 万t/d含油污水回用工程,为安庆石化自筹新建,2014年6月运行。
(2)景观及居民再生水利用
全省景观及居民再生水回用主要有合肥包河、银河、杏花公园、琥珀潭等生态补水,利用王小郢污水处理厂10 万t/d工程,2004年启用;马鞍山市雨山湖补水及绿化浇洒马鞍山第二污水处理厂2万t/d工程,2013年启用。
全省居民自身再生水回用目前只有合肥市滨湖惠园小区一处,主要收集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进入回用池,一部分回用到居民家中用于冲厕,一部分用于小区的绿化、保洁,日回用量72 t。
2.矿坑涌水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是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采矿中有大量的矿坑疏干水,充分利用可以适当缓解当地供水紧张的局面。
全省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其中大中型矿床约占总数的35.6%;贫矿多、矿石组分比较复杂,采选条件复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及宿州、亳州、阜阳,总储量占全省99.14%,铁矿主要分布在马鞍山、庐江、霍邱、芜湖等地,总储量占全省95.5%,铜矿主要分布在铜陵、安庆,两地总产量占全省88.7%。
全省矿坑排水几乎全部得到了回用,有效缓解了铁矿、铜矿等采选对水资源的需求。但由于铁矿铜矿等选矿需水量较大,矿井疏干排水仍不能满足矿产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3.雨水回用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表面日益“硬化”,降雨入渗量减少,城区生态成本不断提高。合理利用城市雨水资源不仅能缓解缺水矛盾,更能减少暴雨径流带来的危害,修复城市生态环境。雨水利用的运行费用低廉,效益十分突出。近几年,在合肥市着手进行试点工作。目前合肥市区已建成的雨水利用工程共4项,其中建筑小区中3项、宾馆1项,4项工程年可收集利用雨水总量为17.32万m3,工程集蓄后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用水。
合肥市3处雨水利用小区占地面积共25.566万m2,按照年降雨量945.6mm,径流系数与不透水面积比综合按0.7考虑,每年产生16.92万m3的径流量,按照80%的收集率,每年可收集13.54万m3雨水,如按收集雨水的年运行费用0.1元/m3计算,与使用自来水相比,每年可节省资金27.8万元。
翡翠湖迎宾馆占地358亩,其中绿地面积255亩,利用绿地、水系直接收集蓄存雨水。径流系数综合按0.7、不透水面积比按0.3考虑,每年产生4.74 万m3的水量,按照80%的收集率,全年可收集雨水3.79万m3,与使用自来水相比,每年可节省资金7.77万元。
合肥市已采用雨水利用工程的小区均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新华学府春天小区为例,小区中央水面约1万m2,水深1.5m,如果不采用雨水收集,每年至少要换水3次(水质变差及蒸发等),约需自来水3万m3,费用至少在6.45万元。采用雨水利用工程一次性投资10万元,除去营运开支每年节省费用6万元,三年即可收回成本。现有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成功应用和明显效益,为雨水集蓄利用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皖政〔2013〕15号)要求,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积极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城市建设应同步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注重再生水利用设施的配套建设,力争到2015年沿淮淮北地区的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35%。
目前,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1.非常规水资源量利用情况不明
安徽省2013年污水设计日处理能力已达449万t/d,2015年之前将继续规划新建7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相当可观。但目前非常规水源回用量仍十分有限,主要利用集中在沿淮淮北地区,非常规水源水质状况、利用情况等仍处于不明确、不清晰的状态。由于城市配套管网的建设不及时,许多以中水为水源的建设项目仍无法开工或使用其他水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2.非常规水源管理主体不统一
由于非常规水源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对非常规水源进行开发利用,造成目前多头管理的局面,以致各部门统计的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量数据相差较远,难以指导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缺少专业规划、规章制度
目前全省在非常规水源管理方面尚未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未建立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没有建立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优惠政策和补偿机制,缺少各类用途非常规水源水质地方标准和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制度的缺失,使得管理者在管理行为中无法可依。另一方面,缺少完整的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规划、缺少非常规水源与常规水源之间相互配置的水资源配置规划。这些工作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全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缓解现状水资源紧缺形势。
4.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鼓励政策
目前全省大多数城市对非常规水源的作用和意义认识逐步提高。但由于缺乏确实可行的鼓励和扶持非常规水利用的政策措施,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没有足够的运行保障资金和配套运行资金,使得非常规水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部分城市对使用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投入不足,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激励政策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对用水户吸引力较弱。尤其是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覆盖面窄,受众群体小,难以形成合力。由于激励政策的缺乏,特别是价格优惠、免征污水处理费、特许经营、质押贷款等政策或筹资方式的缺乏,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缺乏动力,严重制约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5.公众对非常规水源的重要性、安全性认识不足
安徽省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部分地区缺水意识淡薄,对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感认识不足,因而对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重视不够。特别是公众对非常规水源的可行性、安全性认识不足,对利用非常规水源还存有疑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三、非常规水资源管理措施建议
1.技术建议
再生水和矿坑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对人体或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再生水及矿坑排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合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在线监测方法进行辅助监督。
2.经济建议
在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再生水回用工程需要一定的成本投资,同时再生水回用需求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经济激励政策来推动,政府要积极投入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完善再生水供水管网,使工业等用水大户用上再生水,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扩大再生水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用水等方面要优先推荐使用再生水。对再生水使用者实行优惠政策。对使用再生水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按照环保企业对待,减收或免收水资源费。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生产时,可以只收地面工程输水成本水费,免收水资源费。
3.制度建议
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保障,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标准的基础上,建议制订颁布规范和指导安徽省矿坑排水和再生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和制度,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了加快推进全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结合全省实际,制定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利用管理规定等法规。
4.宣传建议
非常规水源利用是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活动等各种媒介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引导,增强公众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减排理念,消除人们对非常规水源利用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向全体市民普及节水和环境保护等常识,介绍国内外成功的非常规水源利用实例,倡导文明的消费习惯和自觉的节水减排行为,通过组织实践培养节水的习惯和意识。
四、结语
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还有利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相关示范工程建设、管理和宣传等方面开展了部分工作,但由于受到资金及意识等方面的限制,全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随着非常规水源利用规章制度健全、经济政策鼓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支撑以及公众节水意识增强,安徽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全省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作者单位: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233000)
(专栏编辑:张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