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及需求状况

2015-01-25谢盈彧,陈馨雨,孟静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认知度中医药

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及需求状况

谢盈彧陈馨雨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关键词〔〕公众素养;中医药;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210063011);天津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CXJJ2012D15)

通讯作者:孟静岩(1963-),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作者:谢盈彧(1990-),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医药素养及需求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在天津市内6个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各抽取了5个调查点,18周岁以上的成年天津市公民。共发放问卷1 700份,回收有效样本1 660份(97.6%)。采取问卷形式(封闭型问卷类型为主,兼有开放题两道),以随机抽样和入户方式进行调查。男44.0%,女56.0%;18~25岁57.4%,26~35岁11.6%,36~44岁7.8%,45~60岁12.8%,61~75岁7.9%,75岁以上 2.5%;学生54.8%,工人6.3%,事业单位人员10.5%,企业单位人员8.3%,自由职业者4.4%,农民1.6%,无业2.1%,退休或其他12.0%;小学程度及以下2.8%,中学13.5%,专科14.9%,本科63.2%,硕士4.9%,博士及以上0.7%。

1.2方法①参考各类相关公众素养水平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来综合反映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了7道内容有关中医药理法方药的测量题目,将可以正确回答6道题目及以上的公众视为中医素养优秀,按国际通用公式得出计算方法: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达标人数÷有效样本总数)×100%(国际通用公式)。②调查通过让公众从“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针灸经络”、“道地药材”、“五运六气”这5个词语中,选择出不是中医药术语的一项,来测试公众对中医药基本术语的了解程度。③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范畴内,挑选出与现代医学名词易发生混淆的中医名词,进行区分。

2结果

2.1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共有129人可以正确回答7道测量题目中的6道及以上,即天津市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为7.77%。

2.2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

2.2.1公众对中医药术语的认知19.9%能正确选择出“阴阳五行”不是中医药术语,“针灸经络”更为公众所知。

2.2.2公众对中医药基本观点和概念的理解能够指出中医所说的“肝”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肝”不同的公众有48.0%;表示知道中医学“气”的概念并非为情绪的异常变化、呼吸之气及外界气候的公众有63.4%;了解“痰”除了包括有形之痰,还以无形之痰的形态存在的公众有46.4%。知道糖尿病与中医“消渴”并非同一种病的只有26.3%。

2.2.3公众对中医诊察疾病的认识57.8%可以认识到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缺一不可,清楚四诊和参的重要性。其余公众知晓部分中医诊查方法,却不能理解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四诊为四个独立的部分,对中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所认为的四诊重要性,依次为:切脉14.2%,问诊10.9%,闻诊8.1%,望诊3.4%。

2.2.4公众对中药配伍的了解稍有了解只占10.1%,表示听过但不了解的34.2%;完全不清楚的占55.7%。

2.3公众对中医药的需求23.4%经常看中医,55.1%偶尔看中医,还有21.5%未曾看过中医。

2.3.1公众较为关注的中医药领域公众相对比较关注中医药在普通疾病、食疗药膳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其所占比率依次为55%、53%、42%。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公众对中医药在疑难杂症(31%)和美容(23%)方面比较关注。对于拔罐、针灸、刮痧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13%经常进行中医特色诊疗,47%偶尔使用,40%从来没有使用过。在使用过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公众中,青年占50%,老年人占14%。

2.3.2公众对各年龄段中医医生的需求公众选择20~29岁中医医生占2.3%,30~39岁为10.6%,40~49岁的为22.7%,50~59岁的为31.4%,60岁以上的为22.7%,选择无所谓的占10.4%。

2.3.3公众获取中医药知识的渠道公众获取中医药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其所占人群比例高达46%;经人介绍、报刊、书籍依次为33%、31%、30%;公众还从互联网络(17%)、广播(18%)、各种宣传活动(16%)等渠道获取信息。

2.4公众对中医药学的态度61.6%相信中医并大力支持,21.3%表示不是很了解,但坚信中医药作为国粹应该大力继承与发展;13.8%认为凡是存在就是合理;3.3%对中医药持不相信的态度,理由是认为中医药有点迷信,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5公众对中医药最大的优势认知39.2%天津市公众认为中草药天然,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最为突出;其次19.3%公众认为中药在去病根、痛苦小和17.3%认为对症下药、治疗有针对性,这两方面更有优势。同时也忽视了中医药的预防功能(12%)和对疑难杂症的治疗(8.9%),只有3%选择了费用低廉。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公众对于中医药学中简单常用的概念能够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到疾病的划分就非常模糊了。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年轻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这种现象会影响公众对中医医生的选择并不利于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本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更重视中草药自身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而不是费用,这更显示出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强大优势。国家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建设公众中医药素养的管理体系,整合公众中医药素养建设的社会资源,积极组建中医药科普宣传的队伍,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项目,普及专业中医药知识,提高全民中医药素养〔1〕。要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让中医药知识真正走入社区、走入家庭〔2〕,大众媒体应打造权威可靠的中医药信息传播平台,为公众设置恰当议题,引导公众对中医药的正确舆论。动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工作人员主动进入学校、社区居民家里宣传中医药知识,强化群众的中医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意识,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重树人们对中医的坚定信心,促进中医药走进更多的公众。积极推进具有通俗性、实用性的名中医讲座、名中医送医药等活动。一线中医工作者尤应不断强化自身医术,防止西医理论完全替代中医思想,提高中医药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传统文化是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的人文基础。中医药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之余,还要积极参与中医药的宣传普及工作,向更多的人传达中医药知识。

4参考文献

1黄飞展.大众传媒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功过与角色提升〔J〕.中医药文化;2010;(5):14-6.

2陈海英,宋丹宁,李磊.基于政府视角的公众中医药素养建设策略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6):441-2.

〔2014-06-13修回〕

(编辑杜娟)

猜你喜欢

认知度中医药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细致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人群对艾滋病咨询检测的认知度比较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