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乌东江源头桠髻钵森林资源考察分析

2015-01-25黄胜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2期
关键词:寻乌东江源头

黄胜梅

(寻乌县林业局,江西寻乌342200)

寻乌东江源头桠髻钵森林资源考察分析

黄胜梅

(寻乌县林业局,江西寻乌342200)

通过对东江源头桠髻钵森林资源考察,分析了该区森林资源具有构建南方生态屏障、保障香港同胞饮水安全等重要作用;提出了“资源质量不高、经营方式不合理、林业经济危困、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流域与行政管理不统一”等五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东江源头桠髻钵;森林资源考察;寻乌县

东江源区是珠江水系的支流东江源头地区(即寻乌、定南和安远三个县)。其中寻乌、定南的全县和安远县的南部均为水系流域的源头地区,最为著名的有寻乌的项山、桠髻钵山,定南的云台山和安远的三百山。这里林木茂密、瀑布流湍;众多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竹林覆盖每个山头坡谷,为典型的中亚热带林相植被。本文仅对寻乌的东江水系发源地——三标乡桠髻钵山的森林资源进行考察分析。

1 东江源头自然概况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南端与九连山脉交接之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桠髻钵山坐落于寻乌县西北面,位于三标乡境内,东北与会昌县清溪乡、寻乌县水源乡相接,西北靠安远县高云山乡,西南连寻乌县桂竹帽镇,东南邻寻乌县文峰乡。地理位置介于115°32′54″E,25°12′09″N。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境内海拔1000m以上山峰有9座,最高峰基隆嶂,海拔1445.1m,最低位于富寨村的九曲湾,海拔275m;总面积19621.3hm2。

该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8℃。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7.5mm。流域常年径流量18.3亿m3。源头水质良好,近年来,从寻乌水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看,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水的河段接近100%。

2 东江源头森林资源特征及功能

2.1 保护东江源头生态环境,构建南方生态屏障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森林能够通过自己强大的生态功能,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成为防灾抗灾减灾的生态屏障。根据寻乌县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三标乡土地总面积19621.3hm2,其中森林面积17637.8hm2,约占全县森林面积的9.1%,活立木蓄积92.7万m3,活立竹103.6万根,森林覆盖率89.9%。其中,东江源村土地总面积1431.1hm2,森林面积1307.6hm2,活立木蓄积66600m3,立竹30.9万根,森林覆盖率91.4%。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毛竹林。其中,毛竹林84.9hm2;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1201.2hm2,占93%以上。树种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杉科、松科的高大乔木为主,还有毛竹林,以及柃木、乌饭、杜鹃花等各类灌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物种和大量的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着东江源头的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着这块地域的生态环境,构建了以南岭山脉为中心的我国南方生态屏障。为保护好这里的森林资源,现已全部划为生态公益林。

2.2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障香港同胞饮水安全

古人云“寸木斗水”,这是对森林涵养水源巨大功能的写照,说明森林与水源关系极为密切。表明森林通过地上地下径流,在洪水季节能拦蓄降水,在枯水季节能供给水源,从而维持江河的正常流量。据测算,每公顷有林地每年比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300m3以上。寻乌县的森林覆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多蓄水70万m3。该县属东江流域的森林面积13944hm2,每年有885万m3的降水量被蒸发和贮存于土壤中,证明其中至少能为东江多贮418万m3水量。如果按源区森林覆盖率增加5个百分点算,又能为东江增加蓄水量350万m3;可见,森林是东江水源源源不断的源泉,同时,经过森林吸附有害有毒物质,净化了水质。使得东江的水质得以保持在Ⅲ类水以上的良好水平,常年不断地流向珠江进入香港,保障着香港同胞的饮水安全。

2.3 保持水土,维护东江源区国土安全

森林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枯枝落叶及其形成的腐殖质层的保护和庞大树木根系的固土作用,将大大减少山地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有效的防止土壤风沙化、石化及地力衰退,减少泥沙对中下游江河、水库的淤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经测算,有林地的泥沙流失量只是无林地的1/40。东江源区森林植被保存较完好,即使暴雨过后,小溪的水质依然清澈,东江的源头所在地——东江源村近40年来未发生过山洪、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为东江流域工农业的安全生产和东江水流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亚热带森林基因库

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动物栖息的理想环境,为保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之有关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的资源的总和,在生态、生物、遗传、仿生及经济乃至声乐艺术等方面具有广泛价值,是未来工农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东江源头天然林资源丰富,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有关专项调查显示,源头区发现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等273个科,384个属,2260个种,如厚皮香、蚊虫树、红栲、南岭栲、刺栲、红稠、青冈、红楠、黄樟、香樟、苦木、猴欢喜、三尖杉、江南油杉、花榈木、观光木、半枫荷等。灌木树种240余种,如柃木、乌饭、紫金牛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是鸟纲、哺乳纲,如野鸡、竹鸡、白鹇、画眉、山斑鸠、鹧鸪和野猪、麂子、穿山甲、野兔、黄鼠狼、野牛,此外,还有蛇类、蛙类等野生动物600余种,是天然的亚热带生物物种基因宝库。

3 东江源头森林资源经营中的主要问题3.1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作为东江源区的最上游——三标乡,虽然有林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源头森林质量不高,尽管源区森林植被十分茂密,但立木蓄积少。呈现岀“远看青山在,近看无木材”虚假景象。由于管理疏漏,在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和80年代的木材市场开放,几次大规模的乱砍滥伐,砍阔造杉,致使天然林资源大量消耗,蓄积量锐减,特别阔叶林,林分质量日趋下降,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少;低产林、稀疏残次林比重大。因此,改造林分,提高资源质量,应该提到议事日程。

3.2 经营方式不合理

长期以来,受传统林业经营模式所致,林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收入仍然依赖于木材生产,特别是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经营放开后,受林业“三定”政策的影响,全县一直把林业当作经济产业来抓,出于经济建设和林业部门维持正常工作运转的需要,只注重木材生产,增加收入,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造成目前森林可伐资源濒临短缺,森林质量持续下降,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保护功能被严重削弱,森林生态效益明显下降。为此,转变经营理念和观点,走出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3.3 林业经济危困尚未改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的“八年消灭荒山”政策,林业部门为了按期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不惜以各种固定资产作抵押,贷款植树造林,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再加上寻乌县于2009年开始实行全封山,取消一切外销商品材指标,靠木材维持运转的林业部门资金已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这种经济危困,影响了林业机构的正常运转,导致了护林网络的破损,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致使这里和全县的天然残次林改造及幼林抚育一样,资金缺口巨大,森林资源无法得到恢复。只有提高认识,增加投入,才能使森林资源持续高效发展。

3.4 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比较突出

寻乌县有色金属、稀土矿及林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保护东江源头生态环境的需要,不能进行有效开采,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三个突出矛盾:一是当前国家实施的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与山区林农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矛盾;二是林地、林木资源保护与蓬勃兴起的果业开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三是资源保护政策与森工企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发生矛盾。农民难以找到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脱贫致富的门路,致使当地农民群众收入低,生活贫困,严重影响源区农民主动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源头区的三标乡更为突出。所以,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帮助林农寻找新的脱贫致富路子。

3.5 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存在矛盾

寻乌县是江西省最南端的一个县,行政上隶属江西省,水系属于在广东的珠江支流东江水系,又是东江源头所在地,负有保护东江水源充溋和清洁安全的重大责任;但东江流域又属珠江水利委员会管理,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统一,客观上容易产生矛盾,对东江源头森林资源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治理的规范管理及申报项目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国家的统一协调下,才能在财力、物力上得到保障。

[1]秦钟,周兆德.森林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1(3):49-55.

[2]高成德,余新晓.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5):78-82.

[3]杨馥宁,李冬,王青春.东江源头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考察初探[J].林业建设,2004(5):23-25.

[4]陈红跃,刘钱,康敏明.东江水源林不同混交组合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研究[J].生态环境,2006(4):796-801.

[5]梁丽丽,陈红跃,黄丽铭.东江水源涵养林土壤养分变化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13-115.

2014-09-12

黄胜梅,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栽培与林业调查工作,E-mail:xwhsm123@163.com。

S757.2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2.033

猜你喜欢

寻乌东江源头
沿岸而生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向源头学诗艺
常回源头看看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江西省寻乌蜜橘荣膺“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原因
寻乌画卷
东江本地早快速投产配套技术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