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维方式经营森林
2015-01-25詹昭宁
詹昭宁
(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
换个思维方式经营森林
詹昭宁
(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
在认识“新常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经营森林的思维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林业的关系以及转变思维采取森林集约经营方式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为提高现代林业生产力提供可借鉴之处。
新常态;森林经营;集约化;生态林业
前言
60多年来我国森林经营一直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中,在“新常态”下,如何尽快采取可行的科学措施,提高森林生产力是当务之急。
1 经营森林的思维方式
1.1 森林经营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是第一生产力
经营森林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所经营森林的成效。经营森林要获得好的效益,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了解森林的生长规律、林业的经济规律和所经营树种的生物学习性,熟悉经营地区林地的生产力状况以及经营森林的一般科学技术知识。而经营森林领导者的经验积累,木材市场的变化规律,是构成经营森林领导者决策时思维方式的支柱。
1.2 我国经营森林的成绩与不足
1.2.1 成绩
从纵向视野看, 60多年来我国经营森林的成绩是巨大的,林业为国家提供了100多亿m3的经济建设用材。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自1949年起,我国大规模人工造林在世界上取得了人工林面积第一的位置。大的造林工程项目包括:1950年开始“东北西满”防护林建设、1950年开始河北永定河下游防护林建设、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平原绿化工程、1970年开始南方杉木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1978年开始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1984年开始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1985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1986年开始京津周围绿化工程、1986年开始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1988年着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1988年南方林区开展的宜林荒山限期绿化造林项目、1998年开始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2省、自治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以及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工程[1]。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各项造林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2.2 不足
从横向视野看,和先进的林业国家比较,我国林地生产力低,经营方式粗放,基本上是实行群众运动方式的粗放经营。森林采伐中仍存在着超限额采伐、违规采伐等问题,森林抚育采伐受限额指标制约而无法正常开展,森林枯损消耗量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造林时,除大型生态造林工程外,随意性比较大,以致于“年年造林不见林”,上报数字存在水分。造林完成后,缺少抚育资金,新造林地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而先进的林业国家多采用集约经营方式,即使是私有林主,也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的设计严格作业。否则,政府和林主协会将取消营林资金补贴,并予处罚。
2 “新常态”理论下经营森林的认识
习近平在政协2015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谋划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
李克强1月21日在201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以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对世界经济新局势”[3]。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经济再平衡,一个新的中国正在崛起并更多地依靠创新、服务国内消费[3]。
在“新常态”下经营森林的矛盾是林业供应能力低下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其原因是我国林地生产力太低。当前经营森林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森林生产力,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妨碍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技术障碍。
当前经营森林的主要矛盾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是天然林经过60多年采伐,所剩不多,林龄结构也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从1989年开始对重点林区采取保护天然林政策,1991年保护天然林工程在我国全面启动;另一方面,由于天然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几乎采伐殆尽,余下的过熟林多分布在西南高山峡谷林区和西藏交通不便的边隘地区,难于采伐,致使许多林区出现无林可采的局面,于是转向采伐中龄林。近年来我国营造林的数量大,现在大多已进入了中龄林的高生长率(期)阶段,而采伐中龄林的违规做法,将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它破坏了人工林林龄结构,危及可持续发展。采伐中龄林是一个黑洞,隐藏着许多祸害。
赵树丛认为“从生态环境现状看,我国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这些年高速发展中对自然环境有很多‘透支’。目前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压力剧增”[4]。
3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林业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
森林具有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增加降水、保持水土降低热风对农作物的危害、防风固沙降低风沙危害、增加碳汇,提供森林主、副产品等等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
生态林业的定位,因为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转变思维方式采取森林集约经营
2015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首要任务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报告中也提出了当前林业重点宏观发展项目。比如,要求“在理清森林资源总量,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改革试点方案”[5]。林业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就实行森林经营有效的、科学的技术体系——森林经理,是落实各类森林经营措施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是将宏观的顶层设计落实到微观的现实林地上。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森林调查,现在还存在森林资源总量家底不清的问题。原因之一是近些年来偏重于“资源连续清查”,目前由于“二类(森林经理)调查属于各省、自治区“微观”经营管理的范畴,国家管理部门不多涉入,呈现边缘化的表象。同时在各省、自治区对待“二类(森林经理)调查”,有的地方将其作为地方政府(市、县)政绩考核的指标,这样,就将为经营森林服务的调查变成了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手段,从而导致数据为政绩服务而出现偏差的现象,不能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状况。从而偏离了“二类(森林经理)调查”着力为经营森林服务的轨道,值得引起关注。国家主管部门最好调整职能,紧紧地把握“二类(森林经理)调查”为发展森林生产力的各个环节,并加强检查监督,避免人为修改调查数据,令调查数据失去真实性,成为政绩考核手段带来的弊端。
4.1 转变经营方式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森林经营采用群众运动的方法,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森林粗放经营方式,如部分造林地没有设计,造成森林生产力不高;又如造林面积通过层层上报统计出来的,其中含有的水分。而且当年的造林在森林管理上没有进行森林经理,没有森林区划,没有具体到每一片林分的位置。实际上这就像“游击战术”,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可以将“游击战”转变为“阵地战”。
4.2 “阵地战”的设想
董智勇在1989年提出林业发展战略布局5大片的设想:一是以138个国营林业企业局、南方158个重点林业县和4 100个国营林场为主体的现有林区,是重点保护和经营对象;二是农业地区的平原林业,为建设农林综合生态系统的区域;三是城市林业——城市绿化建设;四是防护林体系,如“三北”、沿海、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五是自然保护区——天然物种贮存库的建设[6]。
4.2.1 选定突破口
为增加森林生产力,“阵地战”的突破口应从138个国营林业企业局、南方158个重点林业县和4 100个国营林场中选定,在其中选取不同自然条件和经营类型的林业局、林业县和林场。根据行政所辖范围,选取一定数量,比如5%,实行“阵地攻坚战”。
4.2.2 选择条件
选择“阵地攻坚战”的林业局、林业县和林场中的自然条件比较好,尤其是土壤肥沃深厚,经营管理比较科学,科技人员比较充足的局、县、场。采取各种科学的先进的培育措施,如采用优良种苗等,实行集约化经营。
4.2.3 采取集约经营的途径
可以采取和林业高等院校、林业科研院(所)、林业调查规划单位挂钩,用协作的方式,将这些“阵地”通过科技投入建成生产力高的样板。这样既提高了林业科学技术在经营森林中的贡献率,有说服力地说明科学技术在集约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树立了木材丰产高产样板,便于进一步推广。当然,林业科学技术的投入,首先要进行森林经理,这样就可以做到地界清、林地面积清、林况蓄积清,明确地展现经营效果。
在这方面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曾和河南省西峡县进行协作,林科院在技术上支援西峡县,并派科技人员担任科技副县长,效果都是良好的。
4.2.4 集中投资
实行“阵地攻坚战”体现在资金和科技投入以及政策措施得当等方面相对集中,其效果必然是水到渠成。另外还可以和建立“战略储备林”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只要工作到位,在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同时,必将推动林业科技大发展。因为实行森林集约经营后,还有大量属于森林经营的科学基础工作要做。比如,“林价”的制定和计算就是一例。
5 结语
1) “新常态”是个好机遇,是结束粗放经营森林,开始集约经营森林的新起点。千方百计将森林蓄积量尽快搞上去,有益于生态林业建设,也有益于民生林业建设,成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物质基础。并为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多、又快作出一份贡献。国家有了足够的木材储备,就能从容应对国际和国内木材安全危机。
2) 在实施森林集约经营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林业体制改革创新,在林业投资方面需要改革过去以项目拨款的做法,实行稳定的经常性投资制度。大力培养实行集约化森林经营所需的大量技术人才,等等。
致谢:本文承陈世清教授提供宝贵意见谨致衷心感谢!
[1]詹昭宁,颜文希,高兆蔚.中国林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2009,29(1): 85-94.
[2]新华社.国政协举行2015年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EB/OL].2014-12-31.http://www.gov.cn/xinwen/2014-12/31/content_2798804.htm
[3]环球时报.李克强达沃斯推销中国 向世界解释经济转型[EB/OL]. 2015-01-22.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01/5466081.html
[4]赵树丛. 新常态要更好地抓生态[N].中国绿色时报,2015-01-05(01).
[5]焦玉海. 2015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京举行[EB/OL].2015-01-06.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yaowen/szyw/content/2015-01/06/content_282061.htm.
[6]董智勇.关于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1989(3):05-12.
ForestManagementinaDifferentThinkingMode
ZHAN Zhaoning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 China)
On the foundation of ‘New normal status’theor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personal point of view and suggestions aim at the thinking mode of forest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of ecociviliazation and ecoforestry, and think outside the box to apply the forest intensive managen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odern forestry.
new normal status;forest managemnet;intensive;ecoforestry
2015—02—26
詹昭宁(1930—),男, 原林业部资源司副总工程师、北京林学会原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从事森林经理、森林旅游研究。
S 750
A
1003—6075(2015)01—0008—03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