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1-25张龙井
张龙井,张 梅
(昆明市海口林场,昆明 650114)
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龙井,张 梅
(昆明市海口林场,昆明 650114)
介绍林下经济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云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促进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林下经济;现状;建议;云南省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兴的林业生产模式,彻底打破了以往仅以采伐木材进行盈利的传统林业经营模式,使得林地的潜力得到大力开发,它通过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林地内开展相关的森林经营活动,达到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般的林下经济从产业形态来看,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经营模式[1]。其具体的操作模式依据不同的地区和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如今,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一个新增长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农民增收,也使得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广西省通过采取林药、林菌、林花、林草、林禽、藤芒加工、林下休闲等八种林下经济模式,仅2010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135.8亿元[2]。截止至2012年,湖北省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了120多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业达60多亿元;养殖业产值达到20多亿元;生态休闲旅游业产值30多亿元[3]。而据四川省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360.6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0.6%,林农人均从林下经济获得收人676元[4]。因此,不难看出,林下经济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林业产业中占有着较高的比重。
目前,林下经济,多为在人工经济林下种植或养殖,这种林下的经营活动相对较为方便,并且与混农林业的概念范畴较为接近,它包括3种最基本的模式,即农林模式、林牧模式、农林牧模式,均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上的联系[5-6]。,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提升林地利用率,做到立体经营,林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变林地种植结构单一现状,实现以短养长,农林牧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 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云南省林业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7 000多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0余种;珍稀物种资源占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竹类、药材、花卉、香料、野生菌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在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林下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地州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产品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改变了以往分散、独自作战、自生自灭的格局,逐步形成了政策引导、财政扶持、产业经营的道路,形成了一批省级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同时制定并出台了具有较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止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400万hm2,主要产品产量560万t,产值416.8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6.3%。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迅速发展,仅野生食用菌年产量10万t,总产值20亿元,成为我省第二大出口创汇农产品;石斛种植面积0.67万hm2,年产石斛产品8000t,经营加工企业140户,产值10亿元;草果种植面积6.67万hm2,产量2.4万t,产值8.5亿元;林产调料4.29万t,森林食品6.28万t,林下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hm2,产值达到12亿元;松脂等林产工业原料18.8万t。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主要产品年产量达700万t,全年实现产值700亿元,力争到2015年,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利用林地面积达到530万hm2以上,林下经济年产值达800亿元以上。计划到2017年,全省发展利用林地面积660万hm2以上,林下经济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发展利用林地面积800万hm2以上,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林农林下经济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建立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00个以上,省级林下经济龙头企业500户以上,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00个以上[7]。
2 云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2.1 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林业产业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也是产生效益较好的经营模式,多为在经济林下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林下种植品种种类较多,各地州市都在不断探索自己的产业模式,当前,云南省林下种植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林药、森林花卉、森林蔬菜、食用菌、观赏苗木及在林下和林地种植的产品。在红河州,其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已达8.2万hm2,其中草果种植面积已达4.8万hm2,产量达9012t,产值达3.5亿元,形成了元阳东线百里0.67万hm2草果产业带,屏边北部乡镇人工林下0.67万hm2草果种植区等一批林下资源产业带,草果种植已成为南部县山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在临沧市,林下药材种植面积1.1万hm2,包括龙胆草、石斛、续断、佛手柑、天冬、牛膝和重楼等;在怒江州,截止到2012年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7万hm2,森林蔬菜产量2713.8 t,野生菌产量1000t;曲靖市2013年林下种植面积达1.24万hm2,年产量达2323t;而在楚雄州,2012年林下经济产值37.14亿元,全年共采集森林蔬菜1303t,其中蕨菜497t、香椿198t、臭菜97t、刺老苞33t、竹笋47t。此外,云南省林下种植类产业还包括重楼、石斛、蓝莓等,同时正在开发的一些观赏类森林花卉,如:杜鹃花、山茶花、兰花等,以及食用的森林蔬菜,如蕨菜、竹笋、香椿、棠梨花、苦刺花等。不难看出,云南省的林下种植模式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林药、林菌、林花、林菜、林菜等一系列林下种植产业。
2.2 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是一种高效立体的生态经营模式,有放养、圈养等类型,包括了林禽、林畜、林蜂、林虫(资源昆虫)等多种养殖模式。发展重点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昆虫养殖、家畜家禽林下养殖等。较为常见的有鸡、牛、猪、蜜蜂等。如在临沧地区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和大户33户,共养殖野生动物35885头(只),其中,野猪存栏2785头、野鸡32530只、猕猴存栏570只;怒江州地区林下养殖山绵羊存栏46.38万只,牛存栏15万头,林下家禽存栏30万只,林下蜂蜜产量163t;曲靖地区林下饲养鸡、鸭、鹅等4.9万只,驯化养殖野猪、梅花鹿等800余头,养殖牛、羊8.5万头(只),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3 林产品加工
发展林下产品加工,能够有效延长林业产业经济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云南省目前加工的林产品种类较多,涉及核桃、油茶、坚果、油橄榄、银杏、花椒、茶叶、橡胶、松脂等一系列的原料。截止到2013年,云南省林业产业企业超过1.3万余户,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评定共九批401户,涉及到九大林业产业、16个州市,其中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林产品的加工,加工的产品有竹藤产品的制作、食用类产品加、药材原料加工、树胶树脂类等化工原材料的加工等。
2.4 森林旅游等经营模式
随着森林公园数量不断增加,旅游相关设施的配套,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越来越成为人民闲暇生活旅游点的重要选择。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年门票收入超过17亿元,仅普达措、西双版纳国家公园及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收入就达12亿元,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白马雪山、玉龙雪山、泸沽湖等自然保护区,以及亚洲象、滇金丝猴、黑颈鹤、长臂猿等物种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载体。2012年,临沧市接待森林生态旅客72万人次, 2013年,曲靖市森林生态旅游景点接待人数近490万人次。
3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力量薄弱,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较新的事物,虽然云南省的部分县市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林下产业发展涉及地区较多,县各个地区气候差异大,导致林下经济产业在前期阶段发展较为缓慢。如云南省永善县,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林药上万亩,但由于科技水平低下,使得成活率低,效益差,同时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止步不前[8]。此外,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和引导,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林下经济的龙头企业少,多以自产自销为主。
3.2 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化
云南省虽然林下资源种类丰富,但是产业化水平低,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规模小,经营分散,以户为单位,点多规模小,不足以形成规模优势,起不到示范带动和典型引导作用,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集[9]。在同一地区,由于小气候的差别,以及经营措施的不同,通常会产生不同的林下产品,品种杂乱,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在销售林产品时,很难形成一种或几种产品优势[10]。
3.3 产品深加工层次低,销售渠道不畅通
林产品加工能力滞后,如林下生产出的菌类或果类,以鲜品,或简单烘干后直接出售,林下饲养的禽类等动物基本上都以活体出集为主,很少有产品深加工,即影响产品的贮存及运输,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整个加工行业缺乏高起点、高投入、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企业。此外,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坐地等客、被动销售的问题较为突出[11]。林下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形成各管一段、相互分割的状态,不适应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要求[12]。
4 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4.1 政府引导扶持,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云南省地型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要结合云南省各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政府把握好整个宏观路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培育一些大型的林下产业,特别是传统的林下产业,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省级品牌。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发展产业中来,企业与农户的多种型式的合作。
此外,云南省国有林较多,其面积达229.4万hm2,因此,对于国有林场应该鼓励职工在自己承包的林地内发展种植或养殖,在不影响苗木或林木生长的提前下,增加经济收入[13]。
4.2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分门别类管理
林下经济要注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在林地的选择,林下经济作物的选择,以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技术等,要做到知根知底。通过严谨的科学试验去加以完善,并指导生产。如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时要求乔灌层覆盖度应在40%~80%[14]。而在种植草珊瑚时,林地土壤则宜呈微酸性和中性为佳[15]。而对于板蓝根林下种植,则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腐殖壤土的林地[16]。
此外,除掌握好立地条件、植物生长特性等因素外,还应根据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的生长时期做到随机应变。特别是人工林,要充分利用林木的生长特性,在不同时期套种不同的经济作物。如杨树造林初期郁闭较小前,可以采取不同农作物的复合栽培模式,而在林木郁闭度较后,种植比较耐荫的中草药,做到因时制宜[17]。如大刺五加林下种植时,以选择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杂木林和小灌丛下4种林型为佳[18]。
最后,不断开展相关的林下经济技术研究,探索新方法。如针对新造林地,通过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搭配,选择一些固氮植物,有利于改良土壤,同时有利于提高林下种植作物的产量。如采用优良无性系,或组培脱毒苗,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及品质;此外,如施用一些生物菌肥,去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通过养殖蜜蜂,帮助林下植物授粉;林下养殖时,适当种植动物喜欢的食用植物,结合人工建造一些特别的动物笼舍等,从而改善养殖动物的栖息场所。
4.3 加强技术培训,提供咨询服务
首先,就是要加强对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强化骨干技术人员和林农的培训,提升科技人员发展林下经济的业务水平。包括良种的选择与应用,良种的保存与繁育,病虫害的防治,林产品的采收及贮藏保鲜技术等一系列的培训。其培训手段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区,结合制作视频及纸制材料进行发放和宣讲,达到培训的目的。其次,建立好现化技术服务咨询平台,保障信息流通渠道畅通,及时提供最新的政策和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让农户能够将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便沟通和解答。
[1]谢德斌,杨洋.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与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4):86-88.
[2]将卫民.林下经济发展模式[J].广西林业,2011 (10):1.
[3]徐春永,邹黎曙,杨彦伶,等.湖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3 (2):61-63,77.
[4]王玲.四川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4):96-99.
[5]侯云苹,王卫斌,张劲峰.混农林业在云南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22-123,131.
[6]李昌晓,李昌阳,汤兴华.几种典型混农林业模式的综合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2):288-293.
[7]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目标[EB/OL]. (2013-11-19)[2014-12-26].http://ynly.gov.cn/yunnanwz/pub/cms/2/8407/8415/8507/8536/92438.html.
[8]陈武琼.永善县林下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4(12):18-19.
[9]崔传舜,文冰,张飞,等.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浅谈[J].现代园艺,2014(3):18-20.
[10]王学能.关于宾川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02-203.
[11]刘国枝.南涧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4(3):15-16.
[12]宋志勇,杨鸿培.西双版纳州林下经济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011-2013.
[13]卢寰.南方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现状及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3 (17):212-213.
[14]张伟.七叶一枝花GAP林下种植和人工促繁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6):125-129.
[15]吴长铨.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栽培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13,22(14):186-187.
[16]柳智勇,郭汇涓.民和县西沟林场板蓝根林下种植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09 (1):85,98.
[17]倪竞德,孙国光,高悦,等.泗阳县林下种植主要模式及其发展潜力初步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1):37-40.
[18]林向群,杨鸿森.刺五加林下种植技术[J].云南林业,2012,33(5):58-59.
CurrentStatusandSuggestiononDevelopmentofUnder-forestEconomyinYunnanProvince
ZHANG Longjing, ZHANG Mei
(Haikou Forest Farm of Kunming, Kunming 650224, Yunnan,China)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under-forest economy was introduced, Then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forest economy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under-forest economy;status;suggestion;Yunnan province
2014—12—26
2015—03—30
张龙井(1974—),男,云南昆明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保护、营林生产及种苗繁育方面的工作。
张梅( 1977—) ,女,云南昆明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保护方面的工作。
F 326.23
B
1003—6075(2015)01—0011—04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