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护理的规范管理

2015-01-25张鏖谧王洪伟李春华郑新兰王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长春吉林

张鏖谧王洪伟李春华郑新兰王金梅

(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部,吉林 长春 130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3 长春市口腔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2;4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1;5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123)

浅谈社区护理的规范管理

张鏖谧1王洪伟2李春华3郑新兰4王金梅5

(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部,吉林 长春 130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3 长春市口腔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2;4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1;5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123)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已经成为医疗保健中的重要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各类慢性疾病及家庭康复治疗等使得社区护理需求不断增大,国内社区护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取得较大成就,然而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主要对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体系缺陷等进行研究,并探讨规范管理对策。

社区护理;问题;规范管理

近年来国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社区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临床重视的话题。国内大多数城市相继开展不同形式的社区护理,如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临床关怀等,社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社区护理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与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不相符、人员考评机制不健全等,因此要不断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其更为规范、标准的发展[1]。

1 社区护理管理中的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内社区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结构形式:①社区卫生服务站型,是指一二级医院向社区派出定量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内建立卫生服务站,每个社区服务站内有固定医护人员(一般为3~8名),每个护理人员一般承担3~5个居委的护理任务,主要包括医疗预防、护理、康复及保健等。②社区护理服务队,是指一二级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组织,组织社区护理服务队,并对所辖区内居民社区护理任务进行承接,主要包括预防保健科、家庭病房科、健康教育科、康复医疗科等,分工分科实现相应的工作任务。上述两种护理模式均由医院护理部门负责,仍然为医院护理的一部分。③社会护理型,主要参与人员为离退休人员、个体开业者及志愿者,自发组织建立老年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所、临终关怀所及康复所等,护理人员均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然而无论结构为何种形式,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均未独立,因此社区护理的从属地位并未改善。医院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多将工作重心放在临床护理、疾病护理,忽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2]。

1.2社区护理人员缺乏:近年来医学领域不断扩展,新的技术、新业务等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对工作量明显增加,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增多,社区护理人员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社区护理人员并未呈现出相应的增加,导致社区护理人员严重缺乏,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

1.3人员分工不明确、业务管理不规范:社会护理是护理人员立足于社区、面向社区内居民、家庭,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妇女为其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医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社区护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社区护理业务范围的界定亦不明确。如部分社区服务站认为社区护理与预防保健不属于统一内容,社区护理主要内容为各类慢性病、常见病、家庭病床、精神患者、残疾人及医疗提供康复护理等,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为发药、打针、协助理疗及家庭护理等;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需要有专门的保健专业人员承担。部分社区站及医院护理人员与保健人员分工不明确。目前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护理内容相当不完善,对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人员职责分工等均存在较大问题。

1.4社区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社区护理是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有着多重角色,不仅包括日常疾病护理,同时包含保健、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自身护理技能,严格掌握老年医学、预防医学等全面的护理技能及知识。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多为中专学历人员,部分甚至为临时聘用人员,专业基础较为缺乏,知识面较为狭窄,专业知识老化,因此社区护理管理发展存在较大的障碍。

1.5主管意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对护理工作普遍存在轻视,护理人员社会地位较低,重要性得不到认同;护理工作多比较繁重,责任重大,护理人员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护理管理。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缺乏同情心、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较差等;社区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慢性疾病、小儿、残疾人等,其心理多出现恐惧、焦虑、失望,在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时,常出现焦躁等情绪,进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社区管理难度增加。

2 社区护理规范管理

2.1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素质:社区护人员的选用采用聘用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所有社区服务人员均需充分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上岗前接受培训,培养其热爱工作岗位的精神;对其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教育引导其热爱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及身体素质,从而更好的对社区人员提供服务。对于在岗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有效提高社区管理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社区护理理论水平,有效建立综合性医疗卫生知识结构,显著推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长远发展。

2.2加强社区服务宣传,转变人们观念:社区服务中心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使人们充分重视社区护理,了解护理人员的重要性;通过讲座、宣传画等多形式对人们进行宣教,改善护理人员形象,提高其社会地位,从而对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缓解,从而调动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

2.3完善管理制度及体系:社区护理工作相对医院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及专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在制定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时,需要联系实际,结合本地区社区护理发展趋势及现状,根据本社区服务人员的相应情况,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制定与本地情况相一致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利用社会医疗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本社区人民[3]。

2.4医院支持社区护理管理:社区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的支持,因此上级医院需要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支援,同时根据支援社区的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支持;定期或不定期为其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到社区单位对其进行知识培训及业务指导;组织社区人员定期到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对于社区护理管理人员,医院需要对其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从而有效推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4-6]。

3 结束语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护理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社区护理具有特异性,起步较晚,同时政策不完善,社区护理管理仍然有较多问题及缺陷。随着人们对社区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及社会发展需要,社区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府及相关医疗部门工作的重点,因此要不断改善护理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1]王慧敏.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96-197.

[2]车燕,原秀莲.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80.

[3]童芳看,黄新苑,罗桂芳,等.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29-132.

[4]陈素玲.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28-229.

[5]庞晴,黄秋鹏,何霁.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2):250-251,254.

[6]黄红艳.某市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05-106.

R473.2

A

1671-8194(2015)012-0268-02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长春吉林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印语长春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