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红以毒攻毒治癌经验探析*
2015-01-25丁大伟章永红
丁大伟,章永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章永红以毒攻毒治癌经验探析*
丁大伟,章永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毒”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也是癌症等顽疾的重要成因。章永红教授临证常从“毒”解析癌症,并从“毒”施治癌症,认为癌毒的形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毒攻毒治法即运用有毒药物攻解癌毒,则是治疗癌症的核心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认知度。以药之“毒”攻癌之“毒”固然成效明显,然亦不可妄加用之,临床选用应强调有据、有度并合理配伍,把握癌症中的正邪关系,权衡施治,方能最大程度地解除癌毒,并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以毒攻毒;癌毒;经验;章永红
章永红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他强调肿瘤为癌毒致病,属猛烈之疾,当用猛烈之药,然一味攻毒,罔顾正气,实属大忌,临证当合理辨析,应用有度,方能收效。现将其以毒攻毒辨治肿瘤经验述要如下。
1 理论基础
“以毒攻毒”出自《本草纲目·卷四十》,系使用有毒药物治疗恶疮病毒的方法。历代医家对“以毒攻毒”的认识繁简不一。“以毒攻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异于常规的治疗手段和方法,针对“毒”的病机治疗暴烈、传染、秽浊、迁延和重笃之疾。狭义仅指猛烈之药治疗猛烈之疾,即用毒药、剧烈药疗难治之病。“以毒攻毒”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就肿瘤的内科药物治疗而言多与后者关联。
1.1 从“毒”识癌
中医对肿瘤的认知历史悠久。《圣济总录》说:“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也。”“癌”的提出首见于宋·东轩居士所著《卫济宝书》,多以“积聚”、“噎膈”、“肺积”等出现在历代医书中,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是仁智并见。目前多认为癌是由外受或内生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滞、正气虚衰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引起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热毒虚衰等证,诸证相互交错,聚集日久而成。
“癌毒”是近年来提出的肿瘤成因新概念,“癌毒”理论更贴切地阐释和概括肿瘤的因、机、证、治,也是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对肿瘤新认知下的产物[1]。中医对“毒”的阐述包含多种概念,可衍生为药性之毒、证候之毒,作为致病因素来说应理解为毒邪。毒邪较六淫病邪损害更强,“邪盛而为毒”,即邪气过盛达到一定程度,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即为毒。癌毒亦属毒邪之一,是直接致癌的关键因素。章永红以为,癌毒首先具有“毒”的一般性质,即毒是机体日久蓄积形成的邪气,同时癌毒又有其自身的特性,热毒疮疡、湿毒痢疾、风毒痉痫等虽致病却不成癌,毒久不散,逐渐衍变为直接导致肿瘤形成的癌毒,其毒力之大、破坏力之强远非一般之热毒、湿毒、痰毒、瘀毒等可比。从外而袭、由内而生,结合正虚之体易诱发癌毒致病,其性潜伏猖顽,经久蕴积,正气难御,又可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并与之胶结,共同为患;此外癌毒流窜易传他脏,借血脉经络走注扩散,发生各种复杂证候,顽固缠绵,猛烈之疾恐常规辨治难以撼动其根,残留癌毒继续掠夺水谷精微以滋养,损伤脏腑功能,妨碍气血运行、津液输布,积痰成瘀,致其复发,甚为难治。
1.2 以“毒”治癌
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清除体内“癌毒”是治疗肿瘤的首要问题。《周礼·天官·疡医》论:“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癌为痼恶之疾,毒陷根深,致病猛烈,非攻难克,故临证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毒烈猛性以攻癌毒,即“以毒攻毒”之法。
以毒攻毒之品以虫类药多为常用,章永红强调虫类药属血肉有情之品,能深入脉络,以搜剔伏积、松透病根、尽除癌毒、畅通血气,其愈病之力远非一般草木之品所比,而草木药在清解热毒方面所起作用却远胜虫类药。此外,一些矿石类药物在解除癌毒方面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章永红临证常用药如全蝎、蜈蚣、斑蝥、壁虎、蟾皮、露蜂房、地鳖虫、蛇莓、生南星、鸦胆子、藤黄、威灵仙、山慈菇、重楼、木鳖子、石上柏、雷公藤、急性子、肿节风、泽漆、龙葵、藤梨根、红豆杉、番荔枝、万年青、雄黄、硇砂、砒霜、砒石等。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以毒攻毒类中药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在直接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发挥诱导凋亡、促进分化、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由此开发出的抗癌药物如华蟾素、紫杉醇等已获得明确的临床疗效[2],相信攻毒之法的运用和研究将是癌症治疗的又一利器。
2 用药思路
2.1 遣药循据
癌毒虽为导致癌症发生发展的特异病因,却往往与痰毒、瘀毒、热毒等相互兼夹致病,形成复杂局面[3]。章永红认为以毒攻毒中药除擅长破积聚、起沉痼之外,在祛瘀毒、化痰毒、解热毒等方面亦有专攻,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临证选用当有所侧重,常能事半功倍。如全蝎、蜈蚣、天龙等极具走窜之性,又能活血祛瘀止痛,广泛用于肺癌、肝癌、脑瘤、癌性疼痛等瘀毒之疾[4];又如山慈菇为消痰之药,《本草正义》云“散坚消结,消乳房脓肿,化痰解毒,其力颇峻”。章永红多将其用于乳腺癌、淋巴瘤等痰毒之病;再如红豆杉、雷公藤、龙葵等性寒有毒,其清热解毒功效显著,疗治疮痈肿毒实为首选。
2.2 配伍合理
癌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正气亏虚为本、癌毒内聚为标。解除癌毒固然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毒不尽则正不复,但若一味猛投,见症乱用,徒耗正气,适得其反。章永红临证运用以毒攻毒中药时必与扶正补虚药相结合,其中补益脾胃、濡养气血是基本原则,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黄精之类,并酌情加用血肉有情之品[5]。以毒攻毒药物中不乏败胃之品,“胃气一决,诸药罔效”,消化道反应也是患者不能耐受并放弃治疗的原因。章永红方中多以陈皮、麦芽、鸡内金等顾护胃气、助其运化。此外,活血祛瘀过甚恐有出血之虞,可配合补骨脂、仙鹤草等收敛之品。
2.3 应用有度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使用以毒攻毒法时,应准确辨证,精当选药,注重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于毒性较大的虫类药,当掌握“邪去而不伤正”的原则,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即在正气还未衰竭尚能耐受攻伐的情况下,可借其毒性以解除癌毒,把握攻补兼施的总原则,根据正气亏虚的情况酌情调整攻补比例[6]。以毒攻毒中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周或逐月加量,并时时顾护胃气。总之,以毒攻毒的应用须结合邪正关系,掌握好“度”,做到发挥出最大功效和降低到最小毒性。
3 典型病案
高某某,女,54岁,2012年5月27日行左上肢软组织肉瘤切除术,术后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双肺多发转移性小结节,肝脏多发转移灶,肾小囊肿,近期复查CT提示肿块较前增大。2012年12月14日前来就诊,症见左上肢肿胀较甚,麻木疼痛感,胃纳差,乏力明显,舌苔薄,脉细滑。辨证属肉瘤之脾虚瘀毒证,治疗当化瘀解毒、健脾益气为主。方药:炒白术、党参、黄芪、茯苓、灵芝、枸杞子、藤梨根、仙鹤草各30 g,莪术、老鹳草、生麦芽各15 g,当归、白芍、桃仁、香附、全蝎、补骨脂各10 g,天龙、苍术、陈皮各20 g,生薏苡仁50 g,蟾皮1g。药进2周复诊:患者肢体肿胀较前好转,无紧绷麻木感且无呕吐等不适,药既对症效不更方,加蟾皮至2 g加强利水消肿之功,续服2周。2013年1月16日三诊:患者左上肢体已无明显不适,但较右侧仍稍肿,胃纳较前好转,续服原方1月后行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转移灶较前缩小,后患者坚持原方续服,随访至今近期疗效较满意。
按语:从间叶组织分化而成的黏液、纤维、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滑膜、间皮与周围神经等组织发生的肿瘤统称为软组织肿瘤,良性的称为瘤,恶性的称为肉瘤,病因不明,诊断依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确定,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适时放疗,化疗多数不敏感[7]。中医学称之为“肉瘤”、“血瘤”、“筋瘤”等,并认为多与先天禀赋、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等因素有关。本案患者以术侧肢体肿胀为首苦,考虑其对应淋巴结转移性肿大压迫所致,并结合双肺、肝脏多发转移之象,病势来之凶险,治疗以抗癌解毒为大法,同时顾护正气。方中蟾皮、全蝎、天龙、藤梨根主攻解癌毒,但各有侧重,全蝎、天龙助莪术、桃仁等活血祛瘀,藤梨根协老鹳草逐痰消肿,蟾皮活血止痛、利水消肿;同时配合灵芝、党参、白术、黄芪、茯苓、枸杞子等匡扶机体正气,补骨脂、仙鹤草既可扶正抗癌又具收敛之性,以防出血之患。全方正邪兼顾,虚加以补,毒得以除,共奏其效,真正做到扶正不留邪、养正以消积和祛邪不伤正、解毒可散结。
[1]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869.
[2]王婧,蒋燕,李鸫.中医“以毒攻毒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569-572.
[3]王笑民,张青.基于“癌毒”的肿瘤发生发展规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533-1536.
[4]马瑞,章永红.章永红运用动物类药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2):15-17.
[5]章永红,叶丽红,彭海燕,等.论癌症从虚毒论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408-411.
[6]章永红,章迅,叶丽红,等.论癌症以毒攻毒治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05-108.
[7]方志伟.软组织肉瘤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4):241-245.
R73
A
1006-3250(2015)06-0750-02
2015-03-25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_0961)-线粒体途径参与蟾毒灵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丁大伟(1987-),男,江苏射阳人,在读博士,从事肿瘤的中医药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章永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E-mail:zyhong3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