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疾病流行特点及对策措施
2015-01-25田云先
田云先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兽医站,重庆 400054)
白羽肉鸡疾病流行特点及对策措施
田云先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兽医站,重庆 400054)
在白羽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疾病,准确分析白羽肉鸡疾病流行特点,采取有效对策措施,才能保证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为此做了一些工作,供读者参考。
白羽肉鸡 疾病现状 防控措施
白羽肉鸡的饲养量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不断地增加,但在养殖管理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白羽肉鸡的养殖出现了一些疾病流行,相应的防控措施效果不明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白羽肉鸡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
1 白羽肉鸡疾病的流行特点
1.1 传染疾病非典型数量的增多
随着白羽肉鸡的养殖不断地扩大,对一些疾病的防治不到位,从而导致一些疾病出现没有典型的症状,很难确诊,随之而来的是控制措施不好确定,不能及时找到有效防治方法。一些疾病带来的隐形传染使养殖户防不胜防。
1.2 细菌性病增加
多种细菌均可引起鸡患病,而且患病后传染性强,这些细菌不仅在不同家禽中传播,还和其他物种之间进行传播,从而在防治中要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细菌具有抗药性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一些细菌不能彻底治愈,从而造成鸡产量的损失。
1.3 呼吸系统疾病增加
在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微生物滋生均会导致鸡发生呼吸道疾病,而且随着鸡产业的扩大,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就会在鸡群中传播,导致鸡产量的减少,对养殖户是一个大的损失。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等[1]均会导致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在管理中注意鸡群的空气流通,避免病毒的快速传播。
1.4 不明原因的疾病增加
随着鸡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知道名字的疾病也出现在养殖业。对一些发病的原因不明确,也不清楚如何进行防治,这样也无从下手,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因为用药数量多,也容易反复发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加重。因此对其原因的分析是治疗此种疾病的关键。
2 对策措施
造成白羽肉鸡发病的原因很多,生产管理不到位、药物滥用、管理技术跟不上等均会导致白羽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根据当前白羽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特点,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2.1 重视生产管理,建立好规范的生产系统
对白羽肉鸡的养殖多是一些不成规模的养殖,没有统一的规划,只是简单地进行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因此在生产管理方面注意借鉴成功养殖户的管理,在建设鸡舍时要选择好的位置,不仅远离人们的居住区,还要远离一些牲畜的居住地及有污染的地方;建立好鸡舍后要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鸡舍的干净,以及使用的器具也要定期的消毒;在生产管理中要进行技术的培训,不仅要对白羽肉鸡的养殖技术很熟悉,还要对常见的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清楚,这才能保证在养殖过程中安全度过发病期。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喂养的饲料是干净的而不是发霉的饲料,从源头减少鸡的发病。
2.2 及时隔离病鸡,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疾病
对发病的白羽肉鸡进行隔离,严禁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对发病的白羽肉鸡进行合理的治疗,对发病严重的鸡要及时处理,防止再次传染。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细菌病疫苗、抗菌肽、植物提取物、低聚糖、噬菌体制剂、有机酸、活菌制剂替代抗生素的使用[2]。减少发病鸡出现抗药性。对一些健康的鸡要进行及时的预防接种,增加鸡的抗病性。在进行增强鸡的免疫力时,注意正确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
2.3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对白羽肉鸡的养殖作为一项国家政策,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不仅在政策上提倡白羽肉鸡的养殖技术,还进行大力的推广白羽肉鸡技术,不断地将这个事业做大做强。政府要加大力度控制白羽肉鸡的疫情的发生及药物的治疗上并对白羽肉鸡养殖户的技术进行培训,真正做到技术到家。建立疾病预警机制,强化病原监测和免疫监测[3]。
3 结语
白羽肉鸡的养殖在不断地扩大,但数量增加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市场问题,因此在保证白羽肉鸡健康的基础上,加强白羽肉鸡的市场开发。白羽肉鸡的疾病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对白羽肉鸡防控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艰巨,不但要控制白羽肉鸡的数量,还要控制好白羽肉鸡的质量,让健康的白羽肉鸡进入市场。
[1] 王菁,韦莉,朱珊珊,等.白羽肉鸡疾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中国家禽,2010,32(15):52-54.
[2] 郭亮,孙彦飞.白羽肉鸡呼吸道疾病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4):52-53.
[3] 顾云飞,顾玉萍,王勇,等.江苏白羽肉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应用[J].家禽科学,201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