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5-01-25杨贤明唐元桃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3期
关键词:去势初乳哺乳

杨贤明 唐元桃

(云南省彝良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云南彝良 657600)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杨贤明 唐元桃

(云南省彝良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云南彝良 657600)

在饲养仔猪的生产实践中,必须结合其生理特点,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适合其生长的饲料。作者归纳总结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供读者参考。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

与其他家畜相比,初生仔猪个体相对较小,但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10 d左右体重即可达到初生时的2倍以上,1个月龄时可达5~6倍或更多。加之,仔猪出生后,迅速生长,物质代谢机能旺盛,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特别是粗蛋白含量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供给。因此,仔猪第1个月的饲养管理相当关键。

1.2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力差

对于寒冷的刺激,动物体(含仔猪)都具有能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做出本能反应的能力。由于仔猪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抵御寒冷刺激能力差。

仔猪的物理调节主要靠被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扎堆取暖。由于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较少,体温隔热能力差,致使其物理调节不能正常进行而影响脂肪代谢、糖原氧化等,不能协调化学调节。同时,初生仔猪体内的能源储备极其有限,必须设法保证让其吃到足够的初乳以储备能源,以便使仔猪逐渐进行正常的理化调节,提高抗寒能力。

2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吃足初乳,固定乳头

2.1.1 吃足初乳

让初生仔猪充分吃足初乳是培育仔猪获得抗病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因初乳中含有镁盐,酸度高,有助于仔猪消化道活动,促进胎粪排出。由于仔猪初生时四肢无力,行动不便,尤其是寒冬季节,不加以人为护理,往往不能及时找到奶头。因此,必须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哺乳,保证全窝仔猪都能均匀地吸到足够的初乳。

2.1.2 固定乳头

在人为辅助固定乳头时,应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最靠近胸前面的乳头,将个体较大、发育健壮的仔猪固定在最靠后的乳头,中等仔猪固定在腹中部乳头,这样适应于母猪不同乳头泌乳量亦不同的规律,促使弱小仔猪能获得较大量乳汁弥补先天不足,达到全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的目的。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专业化的农机产品需要农民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万州区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通不高,难以接受先进的农机产品。万州区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素质和技术知识。培育一批新型农民群体,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

2.2 保温、防压

2.2.1 保温

在仔猪培育中保温措施是关键,通常采用的保温方法是垫草保温,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红外线保温和电热板取暖等。垫草保温应注意垫草的清洁、干燥、柔软且长短适宜,并注意勤打扫、勤更换;红外线和电热板保温应谨防仔猪触电和发生火灾等。

2.2.2 防压

在仔猪培育中防压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加强母猪的产后护理,在仔猪出生后5 d内,将吃足乳后的仔猪人为隔到专制的仔猪补饲栏内或者保温箱内彻底与母猪分开,待下次仔猪需吸乳时再让其吸乳。如遇性情温顺,具备护仔经验,起、卧、行走不惊恐的此类母猪,也可通过人工看守,只要在母猪行走起卧时不踩、压住仔猪即可,若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人为救护。此外,还可在母猪厩舍内选择恰当位置另设护仔栏,用红外线或者电热板等训练仔猪养成吸乳后随即回护仔栏休息的习惯,实现自然的母仔分居,也是极有力的防压措施。

2.3 补充铁、硒等微量元素

2.4 并窝和寄养

在仔猪培育的实际工作中,有些母猪的产仔数过多,超过母猪乳头数或由于母猪体质差不能哺乳较多的仔猪,也有些母猪产仔数过少,如一直让母猪哺育少数几头仔猪很不划算,如,以上类似母猪基本在同一时期产仔,便可采取并窝和寄养的方法。此法仅限于饲喂母猪规模较大的母猪群,对规模较小,产仔时间悬殊较大的母猪,其在生产中的实际作用并不大。

2.5 适时补料

根据仔猪生理特点,母猪的泌乳高峰期一般在生产后20~30 d,以后泌乳量逐渐减少,而仔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如不对仔猪适时补料,很难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因此,必须对仔猪采取适时补料。一般要求是在仔猪出生后的5~7日龄左右即开始诱食,诱食可锻炼仔猪消化道,提高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仔猪白痢病的发生。仔猪经开食训练后,可在20~25日龄左右即可大量采食饲料,在此期间,应根据仔猪不同体重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标准化饲料予以供给,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添加剂、抗生素,以增加仔猪抗病能力。饲喂时采取少食多餐(一般日喂4~5次),让其吃饱为宜,给予充足饮水,以保证仔猪迅速生长。

2.6 疾病防控

(1)在母猪妊娠期要尽可能满足其营养需要,保证正常的繁殖状况,增加疾病抵抗力,有条件可进行相应疫苗预防接种。

(2)泌乳母猪的饲料营养要稳定,避免因饲料改变引起母猪乳汁变化而引起仔猪下痢。

(3)产仔前应对厩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并经常保持厩舍干燥,通风良好。

(4)按饲养标准配制仔猪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预防仔猪下痢。

2.7 适时去势

对商品仔猪,不论公母,都应去势,才有利于仔猪生长,根据现阶段习惯,仔猪去势的最佳时期应在出生后30~35 d左右为宜。如果仔猪太大,易造成仔猪去势后伤口大、流血过多影响伤口愈合而影响生长,如果仔猪太小(指仔母猪),则不宜察觉卵巢而影响去势效果。

2.8 免疫接种

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是控制仔猪群疫病、减少死亡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必须在仔猪出生后20日龄即开始进行猪瘟单苗或猪瘟猪肺疫二联苗和仔猪副伤寒疫苗的首次接种注射,50~60日龄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可使仔猪免疫力大大提高,免疫接种时应严格执行“五不打”的原则,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猜你喜欢

去势初乳哺乳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会哺乳的树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去势与不去势对公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
大畜去势经验谈
拥有动物去势液 财富终身伴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