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2015-01-25唐文辉卡毛加执笔
唐文辉卡毛加(执笔)
(1.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青海同仁 811300;2.青海省同仁县兰采兽医站,青海同仁 811300)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唐文辉1卡毛加2(执笔)
(1.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青海同仁 811300;2.青海省同仁县兰采兽医站,青海同仁 811300)
1 羔羊的生理特点
1.1 羔羊的生理功能处于发育阶段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生后几个小时最明显。如果受到寒冷刺激,易发生感冒,肺炎等。冬春寒冷时出生的羔羊,要注意保暖,初生羔羊抵抗力弱,适应力差,全靠吃初乳维持生存。消化力弱,初生羔羊吸吮的乳汁经食管沟直接进入真胃消化。肝功能的解毒能力弱,分解合成的代谢能力更弱。肠道的适应性很差,易患消化不良的拉稀。
2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2.1 早喂初乳
羔羊出生1 h后内必须喂上第1次初乳,新生羔羊胃肠空虚胃壁上无黏液对细菌的抵抗力很弱,母羊产后1 h内初乳的抗病作用高于1 h后所产的初乳。因此,尽早给羔羊喂初乳能增强羔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初乳呈黄色,浓稠,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常乳,含有溶菌酶和抗体,酸度较高,对胃肠道有保护作用,刺激胃肠分泌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初乳中大量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促使羔羊体内胎粪提早排出。由于初乳的重要作用,因此,新生羔羊必须吃足初乳,才能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羔羊的初乳期一般为5 d,不能间断,根据羊场的管理要求,可以随母羊哺乳或用保姆羊哺乳,自由吸吮或4~6次/d,或人工哺乳。
2.2 尽早训练开食
从羔羊生后10日龄开始训练采食优质青干草。经过初乳期的羔羊即转入常乳哺乳阶段,用自然哺乳或人工哺乳的方法饲养,可以锻炼羔羊早吃草,促使瘤胃提早发育便于育肥羔羊,在哺乳期,要使其早开食,特别是适应精料能力差,为保其在哺乳期早食、多食,应特别注意所选饲料的适口性。山羊对精料质量反应很敏感,应不喂发霉或发酵的饲料。
2.3 自然断奶
生后90~120 d,应以草料为主,减少鲜奶喂量或断奶优质干草和青绿饲料及品质好的混合精料作为90日龄以上羔羊日粮的主要成分。这个时期是羔羊培育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早期补饲青干草,能促使羔羊提早反刍,尽早锻炼瘤胃机能,促进胃肠充分发挥。青粗饲料还能刺激羔羊唾液腺、胃腺、胰腺增加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用优质干草培育的羔羊胃肠发达,消化机能强,胃架大,体质好,所以,提早补饲青干草非常重要。羔羊培育中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吃奶少断奶过早,不补饲,致使羔羊营养不良;另一种是吃奶时间长,达2个月,未补饲,不会吃草料,这样会影响羔羊胃肠道的发育,培育羔羊的体躯短,肌肉厚,采食量少,上述两个问题应尽可能避免。
2.4 做好由奶向草的饲料过渡工作
羔羊30日龄后逐渐由喂奶向吃草过渡。为了使羔羊生长发育快,胃架大,胃肠发达,因此羔羊培育期间除喂足初乳常乳外,还应尽快教羔羊吃草吃料。30日龄的羔羊就可采食少量的优质精料,将粉碎的精料放在饲槽内,让羔羊边闻边吃,饲养人员也可适应引导。精料的喂量随羔羊日龄增加而增加。40日龄时每日可补饲80 g,90日龄时可补饲料150~200 g,优质青干草可任其自由采食。羔羊达到40日龄后,应逐渐减少鲜奶喂量,60日龄的日喂奶量减至0.75~0.5 kg,90日龄减至0.5~0.28 kg。
2.5 编好母仔群
羔羊出生后,体质较弱,母羊体力还未完全恢复,应单独组成小群管理,有利于母仔相识,便于人员照顾,羔羊可及时哺乳,又可避免其他羊的伤害。编好母仔群的原则是按天数分群,羔羊的天数越少,羊群就越小,日龄越大。一般生后3 d内母仔单独圈在一起,羔羊出生4~7 d内,可将母羊5~10只组为小群,7 d后可增10只以上,20 d后即可大群管理。
2.6 早期补饲
羔羊生后5~7 d可在晴天午后到户外运动和日光浴,以增强体质,生后15 d左右可补给优质草料,使之逐渐适应对饲草的消化利用。应专门为羔羊设补饲栏,尽早补喂,可促进其生长发育。
3 羔羊的管理
3.1 初生羔羊的护理
羔羊出生后,擦掉口鼻处的黏液,并让母羊将羊羔全身舔净,如果母羊不舔,可在羔羊身上撒上小麦粉或玉米粉等精料,诱使母羊舔舐,如果羔羊发生窒息,可将两后肢提起,使头向下,轻拍胸壁人工呼吸。在寒冷地区或放牧地区出生的羔羊,应迅速擦干羔羊身体,用接羔袋背回接羔室放入母子栏内。寒冬预先在产羔栏里垫上棉絮、稻草或放置保温板,防止冻死羔羊。在产后1 h内让羔羊吃饱初乳,羔羊吃初乳中得到球蛋白含有的免疫物质,容易被羔羊吸收利用,增强其抵抗力。对有病的羔羊要尽快发现、及时治疗,给予特别护理。保证1个月内的羔羊吃好常乳,同时,诱导羔羊及早采食饲料。
3.2 重视初乳饲喂
使羔羊及早吃上初乳,以获取较高的母源抗体。母羊产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是新生羔羊非常理想的天然食物,初乳浓度大,养分含量高,尤其是含有大量的抗体球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可增强羔羊的抗病力,促进胎粪排泄。应保证羔羊在产后半小时内吃到初乳最迟不超过1 h,早吃、多吃初乳对增强羔羊体质和抵抗疫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母羊生殖器官的恢复也有积极作用。
3.3 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是指用新鲜牛、凌晨缺奶羔羊或孤羔,所用鲜奶须加温消毒,并要求室温、定时、定量喂奶。在大群饲养羊的情况下,常会出现缺奶羔羊和孤羔。要为缺奶羔羊和孤羔找保姆羊代乳或进行人工哺乳。单只羔羊的身上,母羊难以辨认而给予人工哺乳。
3.4 卫生和防疫
要做好羔羊的卫生保健工作,预防羔羊痢疾。出生1周内的羔羊最容易发生痢疾,此期应十分注意羔羊的卫生保健工作,特别是对人哺乳的羔羊。羔棚要勤垫,保持干燥、清洁。产羔季节羔舍要注意冬季保暖,防止羔羊受冻,防止羔羊中暑。哺乳羔羊要合理,避免饥饿不均。
3.5 防寒保暖
在冬季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使产羔房的温度保持在8~10℃羔羊舍的温度在8 ℃以上。因为初牛羊羔毛短,故而抗寒力较差,容易受凉。圈舍更应勤起勤垫,保持干燥、干净并卫生。门窗应挂上棉草帘,必要时可在圈舍内生火,确保室内温度在10 ℃以上为宜。
3.6 适量运动
羔羊生性活泼,生后7~10 d,可让羔羊在舍外晒太阳,最初为30~60 min,以后逐渐延长时间,20 d后,可随母羊外出放牧。如果母羊进行舍饲,要设运动场,让羔羊活动和跳跃,以促进羔羊的骨骼发育,适当运动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要将其适当放牧,加强运动,有利于增加羔羊的食欲,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和减少疾病。
3.7 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
加强母羊的饲养产后头几天内应给予质量好、容易消化的饲料,量不宜太多,经过5 d饲料既可转变为正常饲料。整个哺乳期间,多喂一些青绿汁饲料,如莴笋叶、黑麦草、胡萝卜、红薯等,并补饲精料,如玉米,米糖等。使其有足够的乳汁喂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