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01-24张晓静杨海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
关键词:氏杆菌疼痛护理

张晓静 杨海云*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26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晓静 杨海云*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3年住院的26例布氏杆菌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措施,并开展保健指导,观察患者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对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护理方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布氏杆菌患者实施有计划,有针对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布氏杆菌;护理体会;保健指导;并发症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又称地中海驰张热,波浪热等[1]。目前主要的传染源有牛、羊及猪等多种家畜。布氏杆菌病常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皮肤、黏膜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感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相应的抗体,增强免疫力。复发感染者较少见。布氏杆菌病多见于乳品厂、屠宰场的人群,其通过直接接触动物或起器官被感染。实践中发现,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及未经煮熟的污染的羊肉等,存在感染布氏杆菌病危险。

近10年来全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应引起重视。临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1]。布氏杆菌病可以侵犯几乎所有器官,最常局限在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若诊治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易转为慢性,复发率高,及时规范的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布氏杆菌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3年住院的26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3年住院的26例布氏杆菌患者,其中男21例、女5例,既往身体健康,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5±12.4)岁。26例中17例为农民,5例为工人,2例为兽医,2例不明。本组患者均符合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1],其中13例有明确接触史(牧羊史或与羊、羊肉及羊皮制品等接触史)。

1.2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发热26例,畏寒、寒战14例,多汗13例,关节痛13例,消化道症状10例,乏力9例,肝脾大7例,睾丸肿大2例,脑膜脑炎1例。血清凝集实验均阳性(100%),血培养阳性5例,骨髓培养阳性2例。

2 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体力、食欲、关节疼痛等。室内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安静、床褥干燥清洁,勤换衣被。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2.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布氏杆菌疾病的相关认识,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加上身体不适,常有焦虑等不良情绪,表现出对治疗缺乏信心,从而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患者医师的配合度低,依从性差。因此,护士应多于患者要思想交流,解释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和预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心理工作,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可早日康复。

2.3各种症状的护理

2.3.1发热的护理:保持环境整洁、经常通风换气、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20~24 ℃,湿度50%~60%为宜。嘱患者卧床休息,穿透气吸汗、棉质衣物,如有寒战应保暖。为保证体温测量结果准确,因此测量前30 min,监督患者不可进食或饮用热水,以免身体短时间内产生热量干扰正常体温检测,擦干腋下汗液。记录每次测量值,观察体温变化规律,综合评估病情。发热低于38.5 ℃可予降温处理。常用冰袋冷敷或25%~50%酒精及温水擦浴,对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患者不可使用酒精降温,对于全身不适或发痒患者不可使用擦浴处理。体温高于38.5 ℃患者可予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口服或消炎痛栓塞肛,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导致虚脱。若低于38.5 ℃物理降温无效,可使用药物降温。

2.3.2多汗护理:患者大量出汗后给予温水擦拭,及时更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3.3疼痛护理:关节痛、神经痛明显者,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翻身、穿衣,经常给患者按摩躯体及疼痛部位。关节疼痛可局部用5%~10%硫酸镁热敷,每日2~3次。也可采用针刺疗法及红外线、磁热疗法以减轻疼痛,协助按摩、肢体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较重者遵医嘱使用0.25%~0.5%普鲁卡因20~40 mL局部封闭。慢性期患者教会使用放松术,如深呼吸、听音乐、肌肉放松疗法,以缓解病痛。待病情完全稳定后,可让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2.3.4消化道症状的护理:布氏杆菌病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机体内能量消耗快,因此应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等食物,且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少食多餐,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 mL水。对于消化道症状重者,通常多表现为汗多、脱水,应给予静脉滴注补充每天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机体中的电解质平衡。

2.3.5肝脾肿大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肝脾肿大、肝区不适、疼痛,嘱患者注意休息,防止剧烈活动,若有肝脾破裂,可出现疼痛加剧症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4各种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4.1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表现为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此类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且男性多于女性。因设计隐私,患者羞于启齿,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做好会阴、皮肤护理,对睾丸胀痛不适者,可用“十”字吊带托扶。

2.4.2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常见于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脑炎及脊髓炎。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应用脱水药物及有效抗生素。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血压改变等。做好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因意识障碍造成意外伤害。

2.4.3心肌炎、心内膜炎的观察和护理:常见于慢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勿剧烈运动。观察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及杂音部位、程度、性质,有无因栓塞引起的视觉、意识、运动障碍等。

3 保健指导

3.1开展宣传预防工作:调查表明,布氏杆菌病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病畜接触的机会[3]。因此对经常与动物接触的饲养工作者需进行岗前培训,预防布氏杆菌在动物与人体之间的传播,控制传染源。此外,在工作中,应加强预防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养殖人员和与动物组织直接接触的人群,对易感染的人员或牲畜进行定时检查,并接种菌苗。

向易感人群做好布氏杆菌病知识健康宣传,让他们知道布氏杆菌病的致病因素,注意平时与家畜的接触,预防布氏杆菌病发生。同时对于已感染患者讲述应注意的事项,告知布氏杆菌病的特征,如对光、热、来苏水等敏感,患者需注意日常卫生,勤洗手,不喝生奶,不食用可疑畜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2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布氏杆菌病一般使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治疗,向患者讲解抗生素治疗的意义、使用方法、疗程等。有些抗生素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在用药前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指导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四环素可导致呕吐、腹部不适等,链霉素可致化妆内和耳鸣、听力下降、指端麻木等,叮嘱患者一旦有不适感立即通知医师,选择其他治疗方案。说明急性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以免复发和慢性化。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4 体 会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涉及范围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预后良好,但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4]。本病的治疗关键是规律、全程和联合的药物治疗,同时护理也至关重要。监督、教育患者规范用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

[2]张世义,朱岱,江森林.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50年回顾[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18(5):275-278.

[3]王大力,李铁峰,江森林,等.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6):443-445.

[4]Mantur BG,Amarnath SK,Shinde RS.Review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human brucellosis[J].Indian J Med Microbiol,2007,25(3):188.

R473.5

B

1671-8194(2015)25-0218-02

猜你喜欢

氏杆菌疼痛护理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疼痛不简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