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态分析及相关护理

2015-01-24周淑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产后

周淑霞

(云南省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态分析及相关护理

周淑霞

(云南省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

目的 研究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态及相关护理。方法 由有分娩经验和交流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全程陪伴做好初产妇相关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325例初产妇均顺产。无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理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的心理应激能力,保证初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初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痛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态分析;相关护理

分娩虽为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于初产妇,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且目前初产妇多为年轻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生活较为安逸,依赖性强,承受能力低,在分娩前后几乎都产生恐惧、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产程进展。因此,及时给予正确、积极的心理护理[1],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稳定心率、血压,促进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对减轻孕产妇不良心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对325例初产妇实施分娩前后的心态分析及相关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25例,年龄20~33岁,平均(24.5±5.4)岁。325例初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经骨盆外测量及B超检查等,无阴道分娩禁忌证,足月妊娠,单胎头位。

1.2方法:由有分娩经验和交流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全程陪伴。她们除完成护理工作外还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及需求,根据不同产妇不同的情况及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沟通,从而增加初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亲情感和信任感,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产妇在分娩前后及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心理及精神状态。

2 结 果

本组325例初产妇均顺产。无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等并发症发生。

3 心态分析及护理要点

3.1初产妇分娩前的心态分析。分娩是女人一生中必经的历程,受传统观念产妇生产是鬼门关走一遭的影响,尤其是害怕疼痛,担心出血、难产、胎儿性别不理想、胎儿畸形等。初产妇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焦虑、紧张、恐惧、忧郁。而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对分娩过程严重不利,会引起正常分娩过程中的异常症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常引起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出血等[2]。由于过分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对疼痛的恐惧,初产妇及其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做好心理咨询。心理护理措施: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以热情、和蔼、亲切的态度接待产妇,介绍入院须知和住院环境及注意事项,使其尽快熟悉病房、待产室、分娩室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某些不经意的言谈举止往往会加重处于紧张状态的处产妇的紧张和恐惧,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产妇,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针对产妇的性格、文化素质、社会角色等特点,正确运用语言的艺术性,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听取,策略地给予回答。注意心与心的交流,以情感为纽带,针对具体问题多给予安抚性语言[3]。②加强产前心理健康护理:在分娩前后对产妇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变产妇已有的不正确想法,使之正视现实,有计划地安排活动。护理人员在初产妇分娩前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指导其随着音乐学会呼吸放松[4]。患者取半坐卧位,或者屈膝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先缓慢深呼吸然后再缓慢呼气,呼气速度可稍快,并根据子宫收缩的程度调整呼吸方式和频率,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练习,有效的呼吸训练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减轻分娩疼痛[5-6]。做好产前宣教工作,向初产妇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及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分娩时如何配合[7],如临产后可能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指导初产妇宫缩时应配合呼吸及轻轻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减轻疼痛,使其明白宫缩好可促进产程的进展。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有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家属要做好陪伴,及时了解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头痛、眼花等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除与每个人的痛阈大小有关外,还与心理状态及其对事物的认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护理人员在整个产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安慰和鼓励初产妇使之明白阴道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规律的子宫收缩和舒张有利于胎儿肺泡扩张,自然分娩时产道挤压能挤出胎儿口腔、鼻腔内的羊水和黏液、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同时也是对新生儿最好、最早、最自然的全身抚触[8]。与剖宫产相比,自然分娩感染和出血的概率大大降低,身体康复快。本组由于产前各方面充分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初产妇感到自己受重视、受尊重,对自然分娩有了正确的认识,坚定了对自然分娩的信心,把顾虑、恐惧的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为中,做好自身配合,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的到来。有报道[4],产前对初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显著缓解产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剖宫产和阴道助产例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3.2初产妇分娩后的心态分析。初产妇分娩后从生理和心理上均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胎儿分娩后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对产妇均产生一定的影响[9]。担心新生儿有无畸形或是否健康及由于生理、个人、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妇在分娩后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10],更易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11]。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分娩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心理、情绪等一系列变化[12],约50%以上的产妇在分娩后几天内会存在一个适应问题[13],而初产妇产生抑郁心理的可能性也较经产妇更大[10],对初产妇而言,其产后发生适应性问题以及产后发生抑郁症的概率比经产妇更高一些[14]。心理护理措施:新生儿娩出后,我们首先要告知产妇及家属婴儿是健康的,且无畸形。如新生儿出现畸形等异常情况,暂时不让产妇知晓,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其他恰当时机再委婉让产妇知晓,同时给予安慰。至于新生儿性别方面护理人员要事先进行了解,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初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的性别与初产妇期望的相反而精神备受打击,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护理人员经常与产妇交流沟通,指导产妇尽早开奶,科学饮食,教导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等。

4 讨 论

本组研究结果:325例初产妇均顺产,无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等并发症发生,与相关大量文献报道一致,心理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的心理应激能力,保证初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初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痛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

[1]牟桂英.初产妇分娩前的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55.

[2]杜桂芝.分娩前后产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7):310.

[3]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4]蔡丽平,李岚,练洁佳.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6-1577.

[5]董玫.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9):1002-1003.

[6]张连琴.张连琴拉梅兹呼吸法减轻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0):40-41.

[7]邢孟琴.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40-41.

[8]王以曼,刘威,王俊红.心理护理干预对“80后”独生女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75-4276.

[9]卢娇.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49-50.

[10]郭爱云.妇产科产后个体化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115-117.

[11]耍春枝.剖宫产50例产后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56-57.

[12]蒋林平,韩威婷.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8):49-50.

[13]李平,王治英,王立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刮宫产术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3):100-101.

[14]杜晓惠.98例初产妇分娩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26.

R473.71

B

1671-8194(2015)25-0210-02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