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2015-01-24李桂荣
李桂荣
(资源县资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桂林 541400)
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李桂荣
(资源县资源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桂林541400)
羊快疫主要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真胃出血等症状。羊快疫多发生在秋季、早春、冬季的低温季节,并且其发病迅速,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影响羊群健康,并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做好对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工作。
1 发病情况
2014年3月15日,资源县资源镇谢某购买了山羊60只。其中,公羊10只,母羊50只。在正常情况下饲养1个月后,4月16日晚上突然有5只山羊死亡,另外,还有4只出现食欲下降,4月17日早,相继死亡。4月17日~4月25日期间又有21只山羊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达2万余元。养殖场管理人员及时将情况报告给检疫部门,检疫部门对病死山羊解剖后初步诊断为羊快疫。
2 病原体
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是杆菌,呈革兰氏阳性。腐败杆菌的抵抗能力比较强,在沸水中约110 min才可以失活。消毒通常用0.2%的升汞,3%的福尔马林或25%的漂白液。
3 流行病学
羊是腐败梭菌易感动物,尤其是绵羊和山羊,通常病原菌感染的山羊的年龄比较小,尤其是营养腐败梭菌易感染中等以上膘情的山羊,一般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主要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潮湿、低洼等地带,当山羊觅食时就有可能吃到被污染的草或喝了被污染的水,芽孢体就这样进入了羊的消化系统,存在于消化系统内,但发病概率不大,只有在山羊的抵抗力下降时,才有可能致使腐败梭菌大量的繁殖,致使消化道黏膜发炎等症状,进而导致中毒性休克,最后导致山羊死亡。羊快疫通常主要是以散发性流行为主,虽然发病率很低,但是死亡率却很高。如果购买的山羊还没注射抗病毒疫苗就进行群养,并且在山羊运输过程中,通风效果比较差,羊群的生活环境差、羊圈内的温度比较低等原因导致山羊感染羊快疫疾病,最后死亡。
4 临床症状
羊群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由于羊快疫通常发病迅速,所以人们通常称之“快疫”。在发病期间,通常具有磨牙、呼吸不均匀、昏迷的情形,有的会出现臌气、食欲不振、口吐血色泡沫等情况。一些羊群会有排便困难、粪便颜色比较黑等症状,被感染的山羊头部、喉结、舌头会出现肿大的症状,出现这样症状的山羊通常会在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内死亡。
5 病理变化
死亡的山羊尸体腐烂的速度很快,并由膨胀的情况发生;山羊皮下胶样浸润并有气泡出现。在天然孔里留出的血液,对可视黏膜进行充血后会呈现蓝紫色。真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有发肿和发红的情况,还散布着很多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出血点之间还有糜烂的情形。山羊的肝脏有肿胀情况,呈深黄色。山羊的肿囊有变大的情况,并冲有胆汁,脾脏一般变化不大。并且解剖的山羊大多数腹中有血水。
6 诊断
首先,将病死的山羊肝脏、脾脏分别接种在普通的肉汤培养基和营养琼脂中,经过36℃培养20 h后,在染色镜检中发现有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并将培养基接种在肉汤和琼脂中,再次经过培养45 h左右进行观察,在染色镜检查中发现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几个杆菌相连,有些呈现无关节长丝型,与此同时,细菌还会产生芽孢。基于此,在与临床症状相互结合,可以初步判断为羊快疫。
7 治疗
对染病的山羊进行隔离饲养,并根据症状不同进行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共同治疗,病羊症状明显好转。对生病的羊使用的食槽、水槽、圈舍用3%的福尔马林进行全面消毒,对生病羊的尸体埋到土壤深处。对没有染病的也要注射羊快疫疫苗,并投服3%CuSO4溶液,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发率。这些措施都完成之后,山羊群不再有发病迹象,待接种疫苗之后,羊快疫得到控制,没有出现新病例。
8 防控措施
8.1做好免疫注射工作
在防疫区每年都要进行注射羊快疫疫苗或者混合疫苗进行预防,在接种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现在比较常用的疫苗有三联四防灭活冻干苗等。
8.2加强饲养管理
在修建羊圈时,最好选择地势比较高、不宜潮湿的山坡上,并避免羊群采食霜冻的牧草。在饲养羊群时,饲养方法也很重要,最好喂养干草,不要喂湿草和青草,还要适当的喂养稻饼等饲料,这样可以减少病因出现。在养殖户从外地引进种羊时,一定要查看相关的免疫情况,杜绝购买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接种疫苗失效的种羊,购买后要对羊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并注射相关疫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疫情的发生。
9 体会
该病要早诊断,早治疗。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要将疫病扼杀在萌芽中,做好接种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防治羊群采食污染的水和食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羊快疫病情的发生。
[1] 卢爱玲,卢正刚.浅谈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4,(8):44-52.
[2] 庞和彪,张亮.细毛羊快疫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种业,2012,(7):50-61.
[3] 谭略.羊快疫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6):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