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控策略

2015-01-24薛月鹏刘亚军王秀茹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区母畜传染源

薛月鹏 刘亚军 张 东 王秀茹

(湖北省建始县畜牧兽医局,湖北建始 445300)

动物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控策略

薛月鹏 刘亚军 张 东 王秀茹

(湖北省建始县畜牧兽医局,湖北建始 445300)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症状为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和睾丸炎,生产性能下降。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动物布鲁氏菌病呈现由牧区向农区流行和由北向南扩散的趋势,人感染布鲁氏病的情况也有发生,极大的危害了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病畜、带菌动物和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原体存在。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最密切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患病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1.2 传染途径

1.2.1 直接接触传染

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1.2.2 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

1.2.3 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1.3 流行特点

1.3.1 季节性

资料显示,我国家畜布鲁氏菌病呈现明显的春季高发的特点,北方以春季繁殖为主,而孕畜流产则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北方羊群布鲁氏菌病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疫情发生在4~5月。而往南方,随着气候的变暖,家畜妊娠季节的不明显,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季节性也变得不明显。

1.3.2 年龄与性别

就家畜而言,成年羊、牛感染的较多见,主要侵害妊娠母畜,性未成熟的幼畜感染较少,成年母畜感染常常表现为流产,老年母畜流产现象减少。一方面,空怀率上升,另一方面,存在感染第一胎流产多见,第二胎后由于感染免疫导致流产率降低,但病原体的传染性依然存在。公畜主要表现为睾丸炎。

人的感染以青壮年男性病人居多,与羊牛养殖接触的高危人群多见,尤其是40~50年龄段多见。

1.3.3 易感菌种和易感染畜种

国内以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流行为主,家畜中以羊布鲁氏菌病最多发,其次是牛布鲁氏菌病,羊种布鲁氏菌毒力和传染性最强,对人来说,羊种布鲁氏菌的毒力明显高于牛种菌,从人间分离到的病原菌90%以上是羊种布鲁氏菌。

1.3.4 养殖模式

放养比圈养流行严重,牧区向农区扩散,农区流行风险大,这种现象与农区家畜调进调出频繁相关联,而牧区则以调出家畜为主,引进传染源的概率低于农区。明显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

1.3.5 人布鲁氏菌病流行与职业关系

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主要是长期一接触家畜的人群,第一高危人群又是接触流产家畜的人群;其次是从事屠宰、贩运家畜及其畜产品加工的人群,再是从事疫病临床诊治、防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和科研工作的人群也可感染。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三炎一热”的症状:关节炎、神经炎、生殖器官炎症,弛张热;是慢性病,病期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丧失劳动力。

2 布鲁氏菌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因素与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关系非常密切

如旱涝灾害、暴风大雪、寒流等,既作用于传染源,也增强畜群的易感性。

2.2 养殖业迅速发展,牲畜流动频繁,措施不力,感染概率增加

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饲养方式落后,养殖户交易频繁,病畜随意流动,传播范围不断延伸,可造成新疫点出现或布鲁氏菌病暴发。

2.3 易感动物免疫不到位,免疫率低

由于布鲁氏菌病不是国家强制免疫项目和政府补贴免疫项目,养畜户通常只重视经济利益,不愿承担免疫费用,导致多数牲畜未能得到有效的抗体保护。

2.4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

养羊户等职业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布鲁氏菌病,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2.5 被动性防控

多数地方的布鲁氏菌病防控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防治倒置”的状态。通常是卫生部门发现人已经患病后,再通知牧业部门,通过倒推查找传染源。从而导致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3 防控策略

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对布鲁氏菌病,建立牲畜定期检测、分区免疫、强制扑杀政策,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分须全面实施“宣、检、免、杀、消、管”综合防控,控制疫情发展。

3.1 强化宣传覆盖面

主要是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培育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吃生奶制品、不吃生拌肉或生肝、不吃未煮熟的肉(烤肉、涮肉等);不从疫区引进动物。

3.2 强化检疫监管

一是建立引种申报审批管理制度,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和畜产品,引入后隔离观察并采样监测,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二是加强对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三是要全面实施产地检疫,加强对市场、屠宰场、冷库等加工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四是要加大对无证销售生物疫苗,销售、使用违禁药品,拒绝防疫、逃检拒检等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确保养殖环境安全,确保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3.3 强化免疫预防

按照国家规定,对重点区域做好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100%。有效提高易感动物抑制力。

3.4 强化扑杀净化

严格扑杀病畜,及时淘汰阳性家畜,最好办法是全群淘汰,作无害化处理,有效消灭传染源。

3.5 强化消毒灭源

定期对病畜污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用上等严格消毒;对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猜你喜欢

农区母畜传染源
仔畜性别人为可控制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我国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推进的研究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农区鼠害成因及灭鼠措施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
农区非繁殖季节绵羊的同期发情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