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5-01-24贺兴洪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艾美耳抗药性盲肠

贺兴洪

(清镇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清镇 551400)

鸡球虫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贺兴洪

(清镇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清镇 551400)

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发病率很高,对养鸡场的危害很大。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笔者综合近几年清镇市养鸡业的发病情况,简要介绍鸡球虫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 发病特点 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球虫病不仅可以引起鸡只大量死亡,还可以对生产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病愈鸡表现生长发育缓慢、产蛋率下降、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而且很容易诱发或者继发其他疾病,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球虫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这给球虫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发病特点

1.1 病原

引起鸡发病的球虫主要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鸡球虫的唯一宿主是鸡,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只都是易感动物,尤其是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此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病鸡排出的卵囊,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卵囊污染后,就可以通过接触传染给健康鸡,甚至尘埃、饲养管理人员都可以传播此病,环境卫生条件差、潮湿、营养缺乏等也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1.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佳,羽毛松乱,病情较轻的可以观察到有带血的稀便排出,病情严重的排出血便。如果感染了小肠球虫,则会出现鲜红色的血便,感染了盲肠球虫,血便是暗红色。有的病鸡运动失调,贫血,鸡冠和面部颜色苍白。

1.3 病理学变化

1.3.1 引起盲肠球虫病的病原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其寄生在盲肠及直肠黏膜内。病鸡主要表现为盲肠肿大,充满血液或血样凝块,盲肠黏膜增厚,有许多出血斑和坏死点,有严重的糜烂甚至坏死脱落,与盲肠内容物和血凝块混合,形成坚硬的肠栓。

1.3.2 小肠球虫病其病原体为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中段。病鸡主要表现为肠壁扩张、松弛、肥厚和严重坏死,肠黏膜上有大量小出血点,与球虫增殖的白色小点相间,肠壁深部和肠管中均有血凝块,使肠表面呈现暗红色肿胀。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鸡的饲养管理

2.1.1 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育雏舍在进鸡以前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要彻底清除育雏舍内的杂物,地面用10%~20%苛性钠洗刷消毒,墙壁可以用火焰消毒法消毒。

2.1.2 采用地面育雏的时候,要做好垫料的管理,及时更换,使垫料保持松、干、薄,清除的粪便和更换的垫料要堆积发酵,杀死寄生虫,以免传播。为了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可以降低鸡的饲养密度,减少感染机会;还可以改进饲养的方式,例如2周龄以上的雏鸡由地面平养改为网上平养或笼养,减少鸡只与粪便中球虫卵囊的接触机会。

2.1.3 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条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粪便定时清扫,以免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2.1.4 提高饲粮的营养水平,不同的日龄适当的调整营养成分,增强鸡只的体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做好鸡舍、饲槽、饮水用具等的消毒工作。

2.2 药物防治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有很多,可以用以下的措施进行治疗。

2.2.1 使用广谱抗球虫药氯苯胍来治疗,此药的毒副反应轻,没有不适的口感,可以拌在饲料中进行饲喂,添加量为3~5 g/100 kg饲料,连续使用3~5 d,疗效很好。

2.2.2 每只雏鸡各用青、链霉素2000单位,溶于水中应用,现配现用,同时用土霉素、氯霉素拌料喂鸡,用量一般为每500 g饲料中0.5 g或者0.75 g。

2.2.3 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拌料治疗,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50 g/100 kg饲料,连用3 d,然后停止用药3 d,然后再持续治疗3 d,效果显著。

2.2.4 用30%磺胺氯吡嗪钠粉(水溶性)治疗,这是一种广谱高效抗球虫药,对各种球虫都有明显的效果。常把药物溶于水中进行饮水治疗,用量按每kg鸡1 g饮水3 d。如果对球虫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按每kg水加1 g供其自由饮用。

2.2.5 用中药进行治疗,常山20 g、柴胡60 g,加水400 ml煎至250 ml,去药渣取液内服。每只病鸡内服10 ml,1次/d,连用5 d,有明显效果。预防用量为5 ml/d·只,一次拌料内服,连用3 d。

2.3 用药的注意事项

目前,防治球虫病的药物有很多,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盐霉素、那拉霉素等。第二类是化学合成药,主要有磺胺类、球痢灵、氯羟吡啶、氯苯胍、氨丙啉、百球清、二甲硫胺、喹啉类等。第一类药物属于杀虫药,从理论上讲是不会产生抗药性的,但是近年来,关于这类药物的抗药性的报道增多,而且使用时间长了,药效也逐渐下降。第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一般都是对球虫的发育过程产生影响,并没有直接的杀虫作用,而且这类药物已经使用很多年了,有些种类的球虫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用药治疗的时候,尽量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联合用药的方式,避免长期使用一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增加治疗成本。

猜你喜欢

艾美耳抗药性盲肠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培训班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