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积累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最有效手段*——论“资本逻辑”的真正涵义

2015-01-2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逻辑市场经济

杨 文 进

资本积累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最有效手段*
——论“资本逻辑”的真正涵义

杨 文 进

摘要:资本价值的大小由未来收益决定的性质确定了它必须不断地增值。增值力由经营者能力大小决定的性质,使得市场经济的权力等必须集中在有能力的人身上。以价值而不是具体财富为目标,决定了“资本逻辑”的结果只是使资本家得到权力与荣誉,社会大众则得到绝大部分产品。利润来自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则是积累者将自身收入用于增加劳动者的消费支出,结果一定是劳动供给的日益短缺与劳动者的富裕化。宏观利润来自积累而微观利润来自创新的机制,决定了资本逻辑的演进必然会带来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资本与资本家阶级则最终会被其成就埋葬。

关键词:资本; 资本逻辑; 资本积累; 市场经济; 分配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天生伴侣,然而在对待两者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我国学者的态度却并不一致。虽然在历史上我们也曾如同否定资本一样否定过市场经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两者间的态度却发生了分化。对市场经济,虽然也认为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但整体上已变为肯定。然而对资本的态度却并没有发生对应的改变,仍然认为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对其在生产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则持基本否定的态度(吴宏洛,2011;黄锡富,2012;丰子义,2009)。在这里,人们对资本性质的认识,显然与他们自身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判断一种制度或生产关系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或制度安排必然是先进与进步的,而资本被证明是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所以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它代表的生产关系必然也是进步的。资本统治产生以来200多年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它不仅带来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而且带来日益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进步。在这方面,我们对生产关系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传统,如当时的我国被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极其落后,但我国的生产关系却自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直到改革开放,邓小平“白猫黑猫理论”被社会接受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收敛。但因种种原因,人们对资本的态度却并没有完全改观。这种态度,对我国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对建立以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是十分不利的。

本文将从资本概念隐含的内涵出发,分析它对各方面生产关系的作用*本文对资本性质作用的分析,是在一种抽象的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排除了各种因素的干扰,仅仅分析资本性质的趋势性作用。。

一、资本的内涵

“资本逻辑”所体现的不断地“赚钱”或“价值增殖”,是由资本的内涵决定的。

我们知道,所谓资本,就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而被利用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大小是由未来收益的多少决定的。由于未来收益是不确定的,因此也就决定了资本价值本身也是不确定的,是随着收益或预期收益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由此我们才会看到一些企业的市场价值随着效益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种现象。资本的这个特点,也就使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地“赚钱”或“增殖”。因为一旦不能“赚钱”,或者赚钱的能力减弱,资本本身的价值就会贬值甚至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所以“保值增值”是资本维持自身生命之所需。

“资本就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而被利用的价值,资本价值则由收益大小决定”的定义虽然简单,但由资本支配的市场经济的一切秘密却都隐藏其中。

“资本的价值由它带来收益大小决定”的这个特征,决定了资本的本性必然是贪婪的,这正如托·约·登宁所指出的那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29页注250。。不过,对于资本的这种“贪婪”特性,应该辩证地去看。这是因为,虽然资本的“贪婪”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如经典作家等所指出的一系列社会弊端,如加剧社会关系的紧张、造成部分(适应不了生产力发展)人口的贫困化、使得生产社会化必需的按比例要求难以实现、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等等,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切弊端似乎都与这种特性相联系;但要看到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并不是“善”,而是如黑格尔正确指出并被马克思高度赞誉的“恶”。资本的贪婪本性可以说是将这种推动进步的“恶”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由此才会产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年,第28—29页。?而且自那时以来,人类社会更是以每不到50年创造的财富总和就要超过之前一切世代的财富总和的速度扩张。贪婪的资本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使得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家,也无法准确地预测20年后的世界变化。资本对保值增值追求的这种贪婪特性,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我们当前不断强调的“要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当今我国大部分人对国有资本的不满之一,就是嫌其效益太低而未给人民带来应有的福利。由此说明,追求资本尽可能大的价值增值,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增殖“价值”或获得更多“货币财富”而不是以增殖“物质财富”为目的,是资本内涵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也是资本统治区别于传统阶级社会的最显著标志。我们知道,虽然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无限的,但个人对物质财富的消费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也就产生了对财富的无限追求与对物质财富的消费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价值符号——货币的出现虽然解决了这个矛盾,由此推动资本无止境地扩张,但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有限消费能力与对价值无限追求欲望之间的矛盾,却最终对资本自身造成了否定。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对货币财富的追求必须通过物质财富(包括劳务等无形产品)的生产来实现,而资本所有者却只需要其中的价值(符号)而不需要财富本身,财富最终是要被社会消费的,这个消费的主体必然是社会大众。由此也就决定了资本统治生产的最终结果,只是使资本所有者得到价值财富(还有荣誉、权力等),但社会大众得到(绝大部分)产品的这么一种局面。这种结果的表现形式,就是整个社会普通劳动者的日益富裕化。资本与资本家阶级本身则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被异化,直至最终被自己的成果——新社会的产生——所埋葬。

“资本的价值由它获得的未来收益决定”,(微观层面)未来收益的大小由经营者的能力决定,这种性质决定了资本统治社会的权力、荣誉、地位、(价值)财富等,都必须集中在有能力的人手中。如果没有能力,即使因继承等原因而拥有巨额的财富,也会很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为乌有。这种情况说明,市场经济是以能力“公平”为基础的竞争社会,不管出身任何阶层,只要在某方面有出众的能力,即可获得财富与权力,由此为一切有能力的人的发展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种性质,正是我们当前倡导的“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的“中国梦”的基础。与此相反,那些没有能力但因出身而继承了巨大财富的人,如果要保住这些财富,就必须退出权力、荣誉与地位的舞台,将它们交到那些有能力的人手中,自己则成为单纯的食利者。资本的这种特点,成为整个市场经济制度最核心的基础,无论政治制度(竞选等)还是经济制度(资本市场等),都是建立在以能力竞争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别,本质上就是竞争制度的区别。资本的这种性质,使得资本统治建立起了在法律上人人平等,而权力由有能力的人支配等这些与资本性质相一致的社会竞争规则。这种制度,必然促使人们竭尽全力地进行以提高能力和施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竞争,从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

资本的这种内涵,决定了资本本质确如马克思揭示的那样是生产关系,而绝对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说的“生产资料”或“工具”,事实上,后者只是前者在被利用过程中的一种工具。

二、利润的来源

要了解“资本逻辑”的真正涵义,纠正人们传统上对资本的片面认识,正确认识利润的来源性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正是对利润来源的片面认识,才导致人们对资本本质产生误解,所以正确认识利润的来源,对我们客观认识资本的本质是极其重要的。

利润的来源,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利润与宏观利润,它们之间的来源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利润,是扣除正常利率之后的利润,也就是传统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超额利润。

(一)微观利润的来源

微观利润可分为厂商利润与行业利润。

我们知道,即使在马克思那里,厂商利润也是与劳动时间无关,而仅仅是一个与厂商技术优势相关的范畴,也就是企业拥有对某些特殊技术性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如信息的非对称、经营能力和生产条件的差异等。因为在微观(研究领域),在竞争性社会关系中,对所有厂商来说,劳动、土地和一般的生产资料是同质的,所以各种产生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因素一定来自于非同质的竞争性因素。笔者将这些因素统称为“特定信息”,它们一般来自于对原有生产方式变革所取得的垄断性知识。市场经济的竞争关系,使新技术的获得者不会轻易将其无偿地转让给他人,而是会利用它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人们用这种垄断性技术服务于利润目标时,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柳欣,2003)。自然,资本虽然通过信息垄断和组织生产而获得了剩余,但也承担了其中的风险。因为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风险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是每个厂商都得面对无数的竞争对手,技术创新是否能够给厂商带来利润也是不确定的。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速度等如果赶不上竞争对手的话,厂商就会在竞争中败北。所以在这里,资本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价值预付,微观剩余则来自于信息不完全(包括各种技术性因素)而产生的生产方式创新。获得这种剩余,成为企业不断创新的主要动力。

如果说厂商利润来自于对独特性技术性资源的垄断,或者说来自于技术创新速度的话,那么行业利润则基本与此无关*只有在新产生的行业或一个行业最初的成长阶段,如果产品符合社会需要而迅速成长,那么行业利润与技术进步速度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利润的成长,是以其他行业,即被其取代行业利润的减少相联系的。如手机普及及其带来的利润,意味着有线电话和传统传媒行业的衰落及其利润的减少。,而仅仅与该行业实际占有的资源与正常社会需要之间的比例有关,这也就是马克思关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的真实涵义。这是因为,行业不同于厂商,厂商没有外部边界,而行业有严格的市场边界。也就是在资源总量等一定时,社会对每种或每类商品的有效需求是一定的,如果行业生产的数量超过了有效需求,价格水平就会下降,行业所得就有可能发生亏损;如果行业的商品供给量低于社会需求量,那么价格水平将上升,行业所得就会超过正常水平而获得超额利润。这种情况说明,行业利润与技术性因素无关,也与该行业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或资源量无关,只取决于社会需要与行业占有资源量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一个行业要取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尽可能少地生产,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厂商都希望取得绝对垄断地位的原因。由于在实际过程中,一个行业实际占有的资源量与技术进步速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往往会出现行业利润率与技术进步程度呈反比的情况。由此我们看到,当今一些技术进步最快的行业,往往是利润率下降最快的行业,如家用电脑、手机等行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技术进步速度越快,供给的扩张能力也就越强,就会在越短的时间内超过社会正常的需要能力而导致效益下降。相反,一些技术进步速度慢的传统行业,倒往往能够获得更高且稳定的利润。

行业利润受边界限制而与技术无关,甚至与技术进步速度成反比;企业利润则完全来自于技术创新,由此也就产生了行业利润与企业利润之间严重的矛盾。这个矛盾会将整个社会的资本家阶级或所有厂商,带进越是追求技术进步就越是会被利润抛弃,而越是被利润抛弃就越要加强技术进步的棘轮之中。这是因为,技术进步速度越快,整个行业供给受到的约束就越强烈,为了在这种供给无限扩张与行业需求有限的环境中争得更大的利润份额,单个厂商就越要加强技术创新的步伐,由此有限需求与供给快速扩张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尖锐,所以,行业与厂商就越是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被利润抛弃。

厂商利润和行业利润之间在技术进步中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说明,资本支配下的市场经济内部具有推动技术进步的无限动力,同时会促使技术进步带来的一切好处最终将全部外溢到整个社会。正是这种机制,使得任何一种产品只要能够通过资本生产方式生产,无论其原来多么稀缺或奢侈,最终都会成为普通百姓的消费品。这就是说,资本支配下的生产,即使从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也一定是一种惠及人民大众的生产,或者说它一定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富裕化。

(二)宏观利润的来源

与厂商利润来自于垄断性信息和行业利润来自于有效供给与社会正常需要之比例关系不同,宏观利润来自于预付资本与社会有效需求之差额。这个差额,从不同角度看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参见拙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体系与内容的重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简化分析,本文仅从资本积累角度来分析利润的来源。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来自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这种观点在资本支配的以货币信用为基础的宏观领域是不成立的*马克思关于预付工资一定条件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观点,是在商品价格已定且不变(也就是所有厂商的生产规模等都不变),某厂商独自增加劳动时间从而取得绝对竞争优势为前提假设的(这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假设是一致的),但这种假设在现实中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单个厂商的行为就是行业所有厂商的行为,所有厂商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价格水平的下降。由此预付工资对应的实际劳动时间就会增加,它甚至会吞噬所有增加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在对面包生产和纺织生产的分析中就曾指出,所有厂商延长劳动时间的结果并未给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厂商延长劳动时间能带来更多利润的假设在行业层面是不成立的。这种情况说明,劳动价值论在货币经济中是找不到相应的地位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整个收支都建立在货币核算和货币信用的基础上,所以这里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整体资本如何才能从流通中取得大于投入的货币量。从宏观领域看,资本显然不可能从劳动者身上获得剩余(劳动者不创造货币供给),相反,在与劳动的交往中,资本一定是弱者,或者说会出现亏损。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以劳动为主的要素所有者的消费倾向是小于1的,因此在资本与劳动等要素所有者的收支关系中,资本一定会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资本在与劳动的关系中是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资本只有与劳动等要素结合才能产生利润,但资本又永远不可能直接从劳动等要素所有者那里获得利润。很显然,资本最终从整个再生产活动中取得了利润,否则资本早就不存在了——资本与资本统治的存在是以利润的存在为条件的。所以在这里,解释货币剩余,即资本家阶级如何从流通中得到比他们作为总成本预付的资本更大的货币量的来源,成为说明资本利润来源的重要依据。

解决这个矛盾的,是资本积累。从收支关系角度看,资本积累表现为投资。在总供求关系中,投资表现为总需求;从企业整体或总资本的角度看,投资则是销售收入的一部分。积累与利润的关系,从以企业整体(宏观)的收支关系中能够得到非常清楚的表示。

简化分析,像马克思那样,假设劳动者是赚一文花一文的,也就是他们的消费倾向等于1,单纯借贷资本与土地所有者的消费倾向也等于1;产业资本家阶级不消费,所得全部用于积累或投资;抽象政府与对外联系。由此可以得到以下企业整体的成本收入关系式:

TC+π=C+I

式中:TC代表总成本,其中包括劳动工资、折旧、利息和地租等;π代表利润;C代表消费,I代表总投资。

由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倾向等于1,即(TC-rk)=C(k代表资本存量,r代表折旧率),由此可得到利润的表达式:

π=I-r K

这说明利润来自于净投资,也就是一个社会的新增积累。正是从工资—消费、资本积累—利润的关系中,使波兰经济学家卡莱斯基得到“工人花费他们得到的,而资本家得到他们花费的”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笔下的资本家都是清教徒式的守财奴,或者说是积累的机器,这并不是他们的天性所使,而是资本作用机制的必然结果。如对个别资本来说,积累是进行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利润的基本手段,同时是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并保存原有资本存量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个别资本来说,进行资本积累是追逐利润的内在欲望与外部压力相结合的产物。对资本整体来说,资本积累则是保存资本存量并获得利润的必要条件。不进行资本积累,不仅得不到任何利润,而且已有的存量资本也会化为乌有。

很显然,如果假设总产品一定,同时以工资等为代表的预付成本一定,那么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在总产品中的分配的比例,就完全取决于资本家阶级或企业整体进行了多大规模的资本积累,积累率越高,资本家阶级获得的份额就越大,低则反之。

由于在实际过程中,以劳动为代表的要素所有者的消费倾向往往小于1,因此实际的利润也要小于新增的资本积累。自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所有者的储蓄也会转化为资本积累而用于投资,但这部分投资不会给企业整体带来净利润,而只是弥补要素成本与要素所有者支出之间的差额或由此造成的亏损。但由此一来,从社会整体看,以劳动为代表的要素所有者一定是企业整体的债权人*现代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的分离,后者仅仅获得利息,前者获得公司收入扣除各项成本后的剩余。,而资本家阶级或企业整体则是债务人。正如我国当今有些企业家自嘲“有花不完的钱和还不完的债”一样。

积累或投资作为利润来源的机制一旦确定,那么资本积累对资本家阶级来说就会形成一种身不由己的棘轮效应。因为每一个时期所积累的资本(中的大部分),虽然会形成同期的新增利润,但却会转化为下一期的存量资本并形成新增成本(折旧与利息),同时工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也会扩大,所以取得一定利润所需的资本积累也会更大,由此会迫使资本家阶级进行强度更大的资本积累,否则,不仅得不到利润,而且已积累的资本也会化为乌有。这样,资本积累也就成为资本家阶级永远摆脱不了的枷锁。这也就是说,资本积累与利润之间形成的“棘轮效应”,驱动资本家阶级在资本积累的道路上不停地狂奔直至死亡——被新社会替代。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逻辑”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宏观利润来自于资本积累,那么资本积累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只有了解了资本积累的真正涵义,才能客观认识“资本逻辑”的社会学涵义。

从形式上看,资本积累也就是一个社会或企业整体将获得的利润或者从剩余资金所有者那里获得的借贷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增加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但从被积累资金或货币的最终流向看,实际上却是增加要素所有者,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者的收入,以扩大他们的消费。如果像马克思那样假设劳动是惟一的要素,那么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企业整体或资本家阶级将获得的利润用于增加劳动者的消费。因为根据“斯密教条”,一切支出最终都要归结于三要素收入。从资金循环的过程看,资本积累实际上也就是增加对生产要素的货币购买量以进行扩大生产,资本购买要素的支出也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这种收入中的绝大部分的最终用途就是消费,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阶级将获得的收入用于增加劳动者消费。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认可的,如他在评价古典经济学家这方面的观点时说:因此,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指出,积累的最富有特征的地方是,靠纯产品维持生活的人应该是生产劳动者,而不是非生产劳动者,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资本积累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资本的无酬劳动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有酬追加劳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19页、657页。。即积累会转化为追加的劳动需求,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积累者将自己的收入转化为劳动者的消费支出。

实际上,如果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假设的那样,资本家阶级完全不是为了消费而仅仅是积累机器的话,那么就会产生如琼·罗宾逊所说的那样:假如资本家完全是按照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生活着,并把全部剥削真正用来投资的话,那就不需要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最强有力的根据是马歇尔所强调的作为私有财富来源之一的归食利者占有利润。马克思所强调的作为积累来源的企业利润,倒是资本主义的最强有力的根据*[美]琼·罗宾逊著,北京大学经济资料室译:《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4页。。因为在这里,资本家阶级仅仅获得名义的价值所有权,社会的最终产品却全部归劳动阶级所消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资本逻辑”的真正内涵就是资本家(即有能力的人)获得权力、荣誉、地位等,而社会大众获得全部社会产品。

如同资本积累是利润的来源一样,资本积累还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获得利润的生产方式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矛盾的必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马克思揭示的那样,获得利润的手段,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而这种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满足对象显然是普通民众。假设只有资本家与劳动者两大阶级,那么很显然,其中必然会产生出以这种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动阶级的需求能力不一致的矛盾。因为以这种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全部用于满足劳动阶级的消费需求的,但资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量却远远小于这些产品的价值总量(其中不仅有资本折旧等,而且还有资本利润,后者正是资本生产这些产品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生产方式中,资本现实利润的生产手段与有效需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手段之一,是商品价格的下降。由此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相对于劳动价格来说,一切能够利用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领域,商品价格都具有下降趋势,无论这种产品在诞生阶段是多么的昂贵,最终都会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通消费品。这种情况说明,即使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水平不变,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也会在“资本逻辑”的演进中不断提高。

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之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进行资本积累或者说投资。上面讲到,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将获得的利润用于增加劳动阶级的消费支出。既然支付给劳动阶级的工资总量购买不了由资本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那么要实现产品的利润,就只有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实质也就是将资本获得的利润用于增加劳动阶级的消费支出。由此一来,不仅超过原来劳动者支付能力的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且资本的利润目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这也就是说,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利润的实现与劳动阶级有效需求能力的扩大,会使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从而使之相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资本积累只是让资本家阶级得到权力、地位与荣誉等,但社会大众得到绝大部分产品。

不过,以积累或投资来解决有效需求问题会带来一个更严重的有效需求问题。因为投资无非是雇用劳动去生产那些暂时不能用来消费的商品(资本品),也就是以让劳动阶级消费当前的消费品去生产用于今后生产更多消费品的资本品。虽然这种投资为那些制度性的过剩商品找到了大部分出路,因此不断扩大的投资,既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迫使资本家阶级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结果,同时又是解决市场经济制度性过剩并获得必要利润之必需。但如果没有不断扩大的投资来吸收这种制度性的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就会时常伴随市场经济。由于投资是以消费当前的产品来生产今后一个更大规模的产出,结果必然会产生后一时期更加严重的产出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结果,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更加严重的有效需求问题,就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由此产生有效需求与投资之间不断加强的“棘轮效应”。这种情况,正是凯恩斯可能曾说过的“资本主义今天不投资则今天该死;今天投资则明天该死”的原因。这种机制自然也是资本统治最根本的内在矛盾之一。正是在这个矛盾的作用下,企业整体要获得一定的利润和保住已有的资本,就必须不断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扩大劳动需求的投资,由此使实际的分配比例不断向劳动阶级倾斜的方式,才能解决有效需求问题。

资本积累的实质说明,相对于单纯的慈善来说,资本积累是更大的慈善。自然,这种慈善并不是资本家阶级的本性所致,而是市场经济客观机制的结果。每个厂商或资本家都是该机制中身不由己的零部件,资本积累成为他们摆脱不了的枷锁,但同时,他们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积累的目标——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要保住已有资本并获得更多利润,这些利润就必须用于扩大劳动阶级的消费,由此,一个社会如果要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加强竞争机制以促进资本积累。

四、“资本逻辑”的就业效果

资本积累成为资本家阶级身上摆脱不了的枷锁,而积累却只是不断地增加对劳动等要素的需求,那么资本积累的结果一定会导致劳动的供不应求或短缺,由此不断地提升劳动者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这一点,已被历史发展结果所证实。

实际上,资本统治的发展史,就是劳动力日益短缺的历史。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因“黑死病”所导致的人口大量减少与工业品市场需求扩大所产生的劳动力不足,促使整个社会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革命。然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生产方式却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劳动短缺。因为资本替代劳动,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则使得有效需求以更快的速度扩张,结果带来对劳动的更大需求而加剧劳动的短缺。正是在这种机制下,才产生了将劳动力从农村赶往城市的“圈地运动”;当“圈地运动”完成而仍然满足不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时,原来作为家庭附属劳动力的妇女成为市场劳动力也就成为必然;当妇女还满足不了资本的劳动需求时,童工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当国内劳动力被用尽而仍然满足不了需求时,海外贩奴也就应运而生;当贩奴也满足不了资本对劳动的需求,那么资本输出到有相对丰裕劳动力的国家也就大行其道。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史,就是劳动力日益短缺的历史,是资本在深度与广度上不断扩张的历史。在当今,判断一个地方的市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就是该地区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劳动力过剩的地方一定是资本统治或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劳动短缺的地区则一定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当今发达国家的劳动失业,绝大部分都属于制度性失业,即对公民劳动保障的程度太高,而使一些人失去就业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企业对劳动的雇佣。当本国公民失业严重,大量外来移民以各种非正常方式涌入这些国家寻找就业机会,就反映了这种性质。。这正如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要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引进大量的劳动力一样,每年春运的客流动向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以资本替代劳动以解决劳动短缺却带来更加严重的劳动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资本替代劳动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从而会不断地扩大产品的有效需求。正如家用电器中的冰箱、洗衣机等在它们刚发明与生产时的价格是极其昂贵的,只能被少数人使用,占有的资源总量是比较少的;而随着技术改善进行大规模生产后,产品价格下降而成为普通商品,它们占有的资源总量也随之大量上升。所以,尽管资本替代劳动导致单位商品占有的劳动量不断下降,但该类商品占有的劳动总量却是不断增加的。因此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对劳动总量的需求,由此增加劳动供给的短缺程度。对个别资本来说,劳动越是短缺,就越需要通过资本替代劳动来获得竞争优势,为此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因此,大资本战胜小资本*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64页。。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为获得更多利润和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而进行的资本积累,会成为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竞争使资本家只有扩大资本才能保存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23页。。由此使得每个资本家都成为积累的机器。然而这种对个别厂商来说的理性行为却会如博弈论揭示的那样,转化为集体的极端无理性,所有个别资本这种行为的集合必然会使得资本总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劳动的增长,而带来劳动供给的更加短缺。

二是非物质生产领域资本替代劳动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要远远落后于物质生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非物质生产在经济中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由此个别资本间进行的追求相对竞争优势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的资本积累,必然会加剧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由此使得劳动供给更加短缺。

三是单个资本是以资本替代劳动以取得相对或绝对优势的劳动生产率来获得利润,但整个资本却必须通过不断增加的资本积累规模来获得利润,而人口增长率在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却呈下降趋势。这也就是说,在积累与利润的“棘轮效应”下,资本积累的增长会快于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劳动短缺程度的加强,由此才会出现发达市场经济中比价不断提高的商品只有劳动。

以替代劳动为目的却带来更加严重的劳动短缺的资本积累,是市场机制与资本积累机制联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资本积累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劳动短缺,但市场机制却又是与充分就业不相兼容的。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劳动短缺与失业总是并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不允许充分就业的实现,或者说市场经济一旦实现充分就业,资本就会出现亏损,由此才会出现繁荣过后是衰退的结果。这种情况,与笔者揭示的市场经济总是存在过剩但经济却又总是保持增长的作用机制是一致的*具体的作用机制,请参见拙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体系与内容的重建》。。这也就是说,资本积累会导致日益严重的劳动短缺,但动力机制又不允许充分就业的实现,这类似于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需要一定的过剩劳动来为它的周期性扩张提供条件。一定程度的失业,不仅可以压低工资水平并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纪律,而且会促使劳动者内部进行以提高技术技能为主的竞争,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五、“资本逻辑”的分配效果

“资本积累就是资本家阶级将获得的收入用于增加劳动阶级的消费”,那么资本积累的结果就一定是劳动阶级或者说整个社会共同的富裕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目的就是不断地获得更多的货币财富(资本积累)而不是个人消费,“因为只要假定动机不是发财致富本身,而是享受,资本主义就从根本上被废除了”*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37页。。在市场经济,“发财致富”是必须通过对特定财富或者说商品的生产来实现的,资本家阶级却又不以消费这些特定商品为生产目的,而这些财富最终是必须被消费的,否则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这些具体的财富一定是被劳动阶级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所消费。这种情况正是上面反复指出的,资本的性质决定了资本积累只是让资本家阶级得到(货币)价值、权力、荣誉、地位,而社会大众得到(绝大部分)社会产品的这么一种结果。

虽然从统计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分配比例一直是相对稳定的,但市场经济中生产目的与实现手段之间的矛盾等,却使得市场经济的产品分配与价值分配之间会出现极不一致的现象。也就是劳动在产品分配中的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价值分配比例,而资本在最终产品中的分配比例则要远远低于其在价值分配中的比例。由此才会出现在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所有者得到权力与荣誉而社会大众得到绝大部分产品的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矛盾情况,是因为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资本积累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得到剩余产品而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实现是要通过产品的生产来实现的。在竞争机制与积累的作用下,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是不断下降的,这意味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价值的增长速度。资本家阶级生产这些产品但目的却又不是这些产品,而仅仅是其中的价值,这些价值中的绝大部分又通过积累转化成了劳动阶级的新增收入,结果必然是劳动阶级所占产品的比例要远远大于价值的比例,而资本家阶级的情况则与此相反。

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宏观比例关系,或者说资本与劳动各自占总收入的比例之所以会保持稳定,是因为价值与资本的本质都是生产关系,它们的量值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如利润率下降,资本就会贬值(商品价格水平也往往下降);利润率上升,则一切相反。这种变动关系,决定了各种宏观比例关系在长期一定是相对稳定的,基本不受技术进步速度快慢的影响。

不过,这种相对稳定的宏观比例关系,决定了一个社会以价值表示的有效需求是相对稳定或有限的。正是这种有限的需求总量,成为推动市场经济技术快速进步的力量。因为各单个资本要在这种有限的需求总量中获得生存空间并获得较大的利润份额,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然而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一个行业或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生产扩张与需求容量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这个矛盾越尖锐,单个厂商就越需要通过加强技术进步来开拓生存空间,所以在这里,有限的需求容量成为推动市场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这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由市场经济制度内生的。

内生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扩张与有限的需求容量之间的矛盾,以及稳定的宏观分配关系和资本积累不断转化为劳动阶级的收入的作用机制,必然会带来以最终产品分配或消费衡量的社会大众的富裕化结果。历史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100年前的普通民众如果来到今天,一定会以为进入了伊甸园。

价值分配与产品分配之间不一致的情况说明,判断一个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不仅要看以货币表示的价值分配,更应该考虑以实物表示的最终产品分配,或者说必须考虑最终消费的公平程度。一般地说,市场经济以最终产品表示的消费方面的公平程度,要远高于价值分配的公平程度。

要特别指出的是,“资本逻辑”所带来的社会大众的共同富裕化,并不是资本家阶级的本意所致,而是“资本逻辑”在一定制度下的必然结果,是违背资本家阶级意愿的一种身不由己的结果。

资本积累对最终财富分配的作用效果说明,在分配中不要过于介意以价值表示的财富分配结果,但应该特别关注消费领域的分配。也就是说,必须想方设法限制高收入者的消费支出,尤其是炫富性消费支出*进口豪华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高价格,被认为主要是厂商垄断的结果,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我国税法不完善的结果。其中一是对企业与个人收入的高税收,二是允许企业购买轿车并进入企业成本。由此的最终结果,就是汽车价格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由抵扣的税收支付的,企业或个人实际只支付其中的小部分,从而导致我国豪华汽车的消费阶层对价格水平极不敏感。这是一个身为企业家的同事购买宝马740后向我解释的原因。,鼓励他们进行资本积累,由此不断提高消费领域的公平程度。

六、“资本逻辑”的社会效果

很显然,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劳动就业并造福整个社会的资本,在它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资本价值由它获得利润的大小决定的作用机制”, 必然会产生以“能力”为基础的公平竞争制度。这种制度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权力、荣誉与财富必须集中在有能力的人身上,而无论这些人的出身怎样。由此,资本在促使每个人竭尽全力提高能力从而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推动社会民主制度的不断深化。我们看到,随着资本统治的加强,民主的普及和深度都在加强,如选举权由最初的少数人拥有转变为全体成年人所有,人文关怀也成为社会基本的价值选择。可以说,没有“资本逻辑”作用的市场经济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惠及全体人民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则是保证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和谐的重要基础*河南财经大学教授樊明前些年在一篇政治经济学年会的文章中指出,劳动者拥有选举权是保证社会相对和谐的重要基础。因为促进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此政府在各方面就必须仰赖资本,但由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劳动者拥有决定政治人物的选票,所以政府又必须在各方面取悦劳动者,由此在政治上会形成相对平衡而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一般地说,一国的民主程度是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的。

“资本逻辑”演进推进的市场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带来不断深化的民主制度和社会演进,是因为资本为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技术创新等会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这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生产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宣言》(单行本),第27页。的作用机制。它会迫使资本家阶级身不由己地在这个道路上狂奔不已,由此推动社会建设不断地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正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舆论控制难以为继,而舆论自由则必然会推进民主制度的建设。

在分配中,劳动者得到绝大部分最终产品,同时在价值分配中,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推进与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说明无论是价值分配还是产品分配,劳动者的相对社会地位都是提高的,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则相对下降。由此每单位资本支配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劳动者(年、周、日)劳动时间的减少更加明显,如果以“最终产品消费”的公平程度的高低作为判断社会生产关系好坏的标准,那么资本逻辑的演进无疑将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与早期的劳资关系相比,今天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无疑得到极大改善。

在“资本逻辑”演进过程中,社会生产关系得到不断改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面讲到的,劳动者在整体上实际上是资本积累的资金供应者,或者说是资本所有者。因为消费倾向一般小于1,由此产生的储蓄在资本市场的作用下必然转化为资本供给,所以从整体上看,劳动者必然是社会资本的主要所有者之一。这种二重性质的身份,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二重性身份产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结果,也是职业经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的企业家来说,职业经理不仅更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对员工的福利要求与社会慈善会更为宽容。这些,都会促进市场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

资本价值由未来收益决定,未来收益决定于技术创新等性质,必然使得资本会成为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最具有颠覆性的革命力量。一切凝固的社会关系都会被它的力量熔蚀,那些僵化而试图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更是会被它无情地淘汰,从而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资本价值由其带来的未来收益决定的机理,会极大地放大资本存量与利润变化之比例,如利润的少量变化会带来存量资本价值的巨大改变。由此在技术创新中,在它引导的不同产业或不同产品之间有效需求的变化中,会不断地加强新旧产业的更迭,使得一切的垄断努力都难以有效实现或维持,从而也使得已有的生产关系难以凝固,提高了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弹性,促进了各阶级内部及阶级之间关系的流动性,从而为技术进步、结构变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正是在这种机制作用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常态现象,“百年老店”则成奇迹。这种机制,使得“危机”也成为资本支配下的市场经济证明自身有力量的表现(J·K·吉布森—格雷汉姆,2002)——通过无情地淘汰落后生产力以及保守的社会生产关系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每次危机后的社会,通过制度变革都使自己前进的步伐更加轻盈和快捷。

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决定的“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生产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的作用机制,会迫使资本家阶级身不由己地在这个道路上狂奔不已,其创造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7,24页。,不仅会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而且会促使资本和资本主义不断地向否定自身的方向前进。当这种过程的质变达到一定阶段时,资本及其对立面就会在此过程中被消灭,新的社会也就产生。因为: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对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27,24页。。由此,资本和资本主义最终将被自已的成就所埋葬。这也正是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执行职能,他才有历史的价值,才有历史存在权和社会意义。只有以这样的身份,他本身的暂时必然性才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暂时必然性中……他狂热地追求积累,无情地、无休止地迫使人们为生产而生产,因而本能地推动人们发展那些唯一能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创造基础的生产力和物质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22页。。

从以上分析可见,能够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它在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方面的作用也必然是积极进步的。

自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下,资本在实际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社会后果,如在进步技术作用下会不断地对低级劳动者进行排斥而带来一定的贫困化,会促使人们采用外部不经济的方式进行生产等等。但在整体上,资本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要远远大于它的负面作用。不认识到这一点,就理解不了资本占支配地位以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作为一种逐利工具,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它最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结果,是由社会施加其上的伦理、制度和法律等因素决定的,如法律等确定单个生产者采用外部不经济生产方式获得的利益小于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生产方式,那么后者就会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生产方式的社会成本将非常高昂,很可能得不偿失,由此才会出现各国无一例外的“先污染,后治理”情况。关于资本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结果,请参见拙著《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七、结束语

显然,上面对资本性质及其作用的认识,是在一种相对抽象的状态,也就是不存在单纯的食利阶层,不存在强大的垄断力量尤其是政府垄断和工会垄断,不存在对外资本输出,尤其是外逃性资本输出,同时制度与法制完备,由此资本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得到的。虽然各种因素的干扰不改变资本作用的趋势性力量,但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该力量的强度。

如果受到各种外部力量的干扰,导致竞争不充分,那么就可能促使企业家将利润用于炫富性消费而不是积累;如果存在较大规模的资本输出,那么积累或新增储蓄就不可能转化为对国内劳动的需求,也就不可能促进国内的就业与共同富裕;如果地租增长的速度太快,那么即使有较高的积累率,其中的大部分也不会被转化为对劳动的需求,而是会被转化为地租,由此将形成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点,正是琼·罗宾逊指出应特别防止的;政府等垄断,不仅易产生腐败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会阻碍资本积累的形成并加剧两极分化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都会使上面分析的资本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要避免企业家阶级将利润用于炫富性消费而不是积累,除了提高对各种炫富性消费的税率和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外,最主要的是加强市场竞争的强度,使他们不能将新增利润用于消费。

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强度,促使社会的新增储蓄转化为国内的有效积累,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反垄断体系,尤其是要防止行政垄断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为此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公正的司法体系,使各类资本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有效竞争。

防止非正常的资本输出,不仅是保证新增储蓄转化为资本积累,而且是保证资本积累能够转化为劳动者收入的重要条件。要使新增储蓄转化为有效的国内资本积累,除了为资本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外,对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行适当的管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可能出现像南美洲一些资本外流严重的国家那样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

抑制各类食利阶层的出现与坐大,也是保证资本作用能够有效实现的重要条件。为此,抑制土地价格的过快上升,控制土地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阻止其对资本积累的吞噬,就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我国,因各种资产价格上升和非正常途径致富而形成的食利阶层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所以,抑制非劳动要素价格的过快上升,防止食利阶层的坐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通过制度等限制资本副作用的条件下,善待资本,善待企业家,加强资本积累,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正如辩证法揭示的那样,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因此要找出某种制度的不足或缺陷都是十分容易的,但要设计出一种新的事物来取代它则不容易,而且往往是适得其反,在这方面人类尚无成功的先例。所以,在对待资本性质及其作用上也应该遵循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即在对资本性质及其作用的认识上,虽然对它的各种不足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对它的社会进步的主导性趋势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否则就会受到干扰而阻碍其主导性力量的发展,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澳大利亚]J·K·吉布森—格雷汉姆著,北京大学经济资料室译.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丰子义.全球化与资本的双重逻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黄锡富.论资本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改革与战略,2012,(5).

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吴宏洛.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当代经济研究,2011,(2).

【责任编辑:许玉兰;责任校对:许玉兰,杨海文】

中图分类号:F032.1/F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5)05-0172-13

作者简介:杨文进,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04—13

猜你喜欢

资本积累资本逻辑市场经济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论资本逻辑
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妇女与工作*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