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015-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蔡县渗出物嗜血

高 倞

(新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蔡 463500)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高 倞

(新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蔡 46350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2周~4月龄的猪都可能发生感染.但以5~8周龄的断奶保育仔猪最为多见,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病率一般在10%~l5%不等,致死率约为50%。本病常年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新蔡县每年11月~次年4月多发。及时准确地诊断出该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成功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关键。

1 病例介绍

2015年2月16日,河南省新蔡县某猪场老板打电话主诉:猪场发病已有10日,邀请了多名兽药公司技术人员诊疗,于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药物,部分病猪采取注射头孢类等药物效果不明显。经现场询问、检查发现,该场共存栏长大二元母猪116头,保育猪320头,60~100 kg育肥猪200头,该场接种过猪瘟、伪狂犬疫苗。保育舍已有78头仔猪陆续发病,保育猪死亡12头,发病率24.4%,死亡率15.4%。育肥猪5头发病,体重60~70 kg,死亡4头,发病率2.5%,死亡率80%。笔者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多年综合经验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2 临床症状

被毛粗乱,消瘦,皮肤苍白或发绀。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饮欲废绝。有的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多处关节肿痛,行走困难(跛行),颤抖、共济失调,不愿站立。体温升高达39.5℃~41℃,短促咳嗽(2~3声/次),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喘气加剧,呼吸促迫,呈腹式呼吸。部分猪只腹部鼓胀,皮肤潮红而后紫蓝,耳尖或边缘发绀(紫红),可视黏膜发绀,侧卧死亡。偶见脑膜炎,出现神经症状,便秘下痢交替出现。

3 病理变化

关节周围组织发炎、水肿,关节囊肿大,滑液增多、浑浊,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内含呈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尤以腹股沟淋巴为甚;肠浆膜出血,腹腔积满淡红色浑浊腹水,豆腐渣样淡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于肠黏膜和肝脾表,脾脏肿大,部分猪见肠粘连;胸腔大量积水,有纤维素性絮状物,心脏包裹一层厚厚的绒毛样被膜,心脏与胸腔壁粘连,心脏见条状出血,心肌增厚,肺化脓性肿胀。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采取包膜渗出物、关节腔渗出物、肺等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菌体形态表现明显的多形性,以纤细杆状者居多,个别呈两极浓染的球杆状或长而弯曲的丝状菌体,无鞭毛,无芽孢,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

4.2 细菌分离培养

取病猪的心包液、肺、关节腔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平皿培养基上37℃培养24~48 h,生长出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挑取菌落,涂片镜检,菌形与直接涂片一致。

5 防控措施

5.1 隔离病猪

立即将猪舍内发病猪迅速隔离,转移到远离猪群的栏舍内关养,并指定专人护理,不得串栏,工具专用,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迅速隔离扑杀,封闭发病猪舍。

5.2 加强消毒

猪圈、场地、用具用消毒药全面带猪消毒,1次~2次/d,病愈后每隔4~5 d消毒一次。

5.3 及早用药

本病出现初期,立即应用氟喹诺酮类、头孢霉素等敏感药物进行大剂量注射治疗,效果明显,如:用倍欣针肌注0.1ml/kg,1次/d,连用3 d。但中后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应该本着以全场预防为主,个别病猪治疗为辅的原则综合给药。如:在仔猪断奶后,于每吨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1 500 g、倍欣1 500 g(氟喹诺酮类)、联美顺乐1 000 g,连续饲喂7~10 d,于饮水中添加营养类添加剂,提高发病猪抵抗力。

5.4 强化免疫

母猪接种,初产猪产前40 d一免,产前20 d二免。经产猪产前30 d免疫一次即可。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龄~21日龄内进行,1 ml/次,最好一免后过2周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 d以上的间隔,建议猪场对母猪及14~21 d仔猪进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的免疫。

5.5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做好保温工作,减少环境应激因素,运输前和混圈饲养后给予维生素C、营养类添加剂等抗应激药物,减少断奶、转群、换料等多种应激反应,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6 体会

一周后笔者对该场进行回访,给药期间又死亡8头,猪群其他基本恢复正常,防治效果很好,需继续加强管理,防止反弹。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病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易死亡。本病的确诊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判定才能确诊,否则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时机并加大损失。选择对副猪嗜血杆菌高敏感的药物氟喹诺酮类、替米考星及保肝护肾排毒药物配合使用,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营养类添加剂以提高猪群免疫力,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有明显疗效。笔者提醒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综合性地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必要时,建议猪场对母猪及14~21d仔猪进行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的免疫。

[1] 瞿晓兰,陈小玲.副猪嗜血杆菌病[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3):99-101.

[2] 钟登科,魏建超,张训海,等.副猪嗜血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11):41.

猜你喜欢

新蔡县渗出物嗜血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新蔡县关工委慰问贫困儿童
新蔡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新蔡县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新蔡县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