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护理措施探讨

2015-01-24祝在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病症剖宫产胎儿

祝在玉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卫生院,山东 诸城 262222)

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护理措施探讨

祝在玉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卫生院,山东 诸城 262222)

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新出生胎儿出现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内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窒息抢救的新生儿病例59例,对所有的新生儿采用五步法实施复苏抢救,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抢救护理效果以及治疗后相关的后续治疗情况。结果 59例新生儿在经过窒息抢救及其护理措施的救助下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抢救的成功率为100%,无新生儿因窒息死亡,同时59例窒息新生儿中有51例病情较为轻缓,急救后便送回病房,另外8例窒息新生儿抢救后转入专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所有剖宫产产妇术后均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剖宫产术时分娩的新生儿中伴随窒息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高超的护理技术、紧密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宜的护理干预体系,这对新生儿窒息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救;剖宫产;护理措施;危重病症

产科的分娩过程是一种危急症状发生情况较为多的临床科室之一,分娩过程中有很多的临床因素影响胎儿的正常分娩,尤其是涉及第一、第二产程中由于滞产、产程延长所导致的新生儿窒息。广为所知的是人体大脑的耐缺氧能力是非常低的,一段时间的缺氧即可导致脑部组织的不可逆损伤[1]。在新生儿出现窒息时应针对其相应的临床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及时有效地抢救能够明显改善窒息新生儿的疾病预后,改善其日常生活水平。因此,在新生儿的窒息病症护理治疗中,探寻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显著改善该疾病预后,同时,针对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本研究中针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窒息抢救的59例患者,对其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相关临床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胎儿出现窒息病症的患儿5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新生儿出生时有42例是足月儿,早产儿17例,其中有51例新生儿窒息分度为轻度,重度窒息新生儿8例,所有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1.2复苏抢救方法: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新生儿出现窒息病症,同时改善母体和新生儿的治疗,对产妇以及胎儿在剖宫手术分娩前及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做好相应的产前准备,针对产妇手术对环境及室温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备好手术时一些抢救药品和器材,同时针对有不同产前并发症倾向的产妇布置相应的护理人员,确保母体和新生儿的产时安全[4]。

1.2.1剖宫产手术中密切配合:在胎儿的头部开始娩出时,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头部挤压,以使鼻咽部的羊水及黏液更为有效地排出呼吸道,必要时使用术前准备好的纱布。胎儿出生立即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同时对新生儿进行保暖和呼吸道残余物彻底清理,使新生儿尽快建立通畅的呼吸[5]。

1.2.2对产科进行剖宫产前综合护理:首先,涉及产妇剖宫手术前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新生儿出现窒息病症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不良好的心理应激,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新生儿窒息应该给予沉着处理,针对新生儿病情进行相应护理,同时尽量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避免由于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产妇的生理状态。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合适的告知产妇手术进展情况的方式,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其次,在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时应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温热湿毛巾清除血迹和残留羊水,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清洁,同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以及肤色等基础生命体征,同时辅导性决定新生儿的进一步治疗。另外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进行哺乳指导,根据患儿回复后吸吮能力,和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生理状态进行沟通护理,防止患儿复苏后由于进食过早出现呕吐症状。在相关护理过程中,尽量避免由于护理操作不当导致的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6]。

2 结 果

59例新生儿在窒息抢救及其护理措施的救助下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抢救的临床成功率为100%,所有新生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同时59例窒息新生儿中有51例病情较为轻缓,急救后便直接送回病房,另外8例窒息新生儿抢救后转入专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3 讨 论

新生儿窒息的最佳复苏时间是发生窒息4 min内,这对新生儿抢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期[3]。五步复苏法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手段,首先是快速打开气道,通常呼吸道,紧接着对新生儿进行触觉刺激,使其尽快建立呼吸,然后恢复新生儿更像生理循环,然后辅以药物后续治疗以及护理监护、病情评估。在护理方面,针对新生儿复苏后生理状况进行相应的饮食干预,嘱咐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进行适当喂奶,加强新生儿的保暖和周围环境的清洁,最后确保产妇出现相应的产后并发症。

综合所述,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病症应该给予及时临床抢救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产后状况,同时在剖宫产前针对性地预防窒息发生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1]孙小东.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新生儿窒息的麻醉处理1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33-134.

[2]黄彩丹,黄杰明,谢凤娣.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并发症防范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28-129.

[3]郭政,张润香,宗惠.山西省某医院1990年至1999年和2000年至2009年经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因素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2):290-291.

[4]柯茹,夏俊霞,田青平,等.超声检测孕晚期子宫下段全层厚度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5):400-403.

[5]黄小兰,刘纯坚,李水薇.压肠板在头位性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4,2:99-100.

[6]戴黎华.截石位配合助手上推胎头在胎头低位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6):6060-6062.

R473.71

B

1671-8194(2015)28-0269-01

猜你喜欢

病症剖宫产胎儿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青春期病症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