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2015-01-24王楠
王 楠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王 楠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诊治的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文所选的32例患者在我院的精心治疗及理护下,均病情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胆囊炎;护理;体会
胆囊炎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指发生在胆囊的细菌性和(或)化学性炎症。好发于女性,尤其以肥胖者多见,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约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未合并胆囊结石者,称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因病程较急,在临床护理上具有着特殊性,如何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在饮食上,术前术后的护理中其护理具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进行详尽的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其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20例。年龄59~78岁。病史最长为16年,最短8 h;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表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6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脑血管疾病。采用胆囊切除术22例,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或者是胆囊造瘘术10例。
1.2临床症状:①腹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疼痛史,右上腹剧烈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饱餐后数小时工作,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及右肩胛下。持续性并发性加重。②恶心、呕吐:约85%~90%合并恶心,但呕吐一般不常见。
1.3方法:本组择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7例。胆囊切除23例,胆囊大部切除7例,胆囊造瘘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
1.4疗效标准:根据王芳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急性胆囊炎临床症状急性体征均消失,实验室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急性胆囊炎临床症状及急性体征有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的急性胆囊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明显缓解,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依然居高不下,甚至有逐渐上升的趋势,B超检查让然处于异常状态。
2 结 果
本文所选的32例患者在我院的精心治疗及理护下,均病情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术后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裂开3例。
3 护 理
3.1一般护理:减轻患者焦虑的程度,确定焦虑的原因,护士主动、热情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师与护士、同室的病友,与其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情况,了解其焦虑的原因,予以同情和安慰。针对引起焦虑的因素,有的放矢地干预,如详细、准确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过程、治疗方案、手术和麻醉的方式、手术的预后情况,以消除患者对这些问题的焦虑和压力。如果是疼痛引起,应告诉并向患者示范减轻疼痛的方法与技巧,必要时使用止痛剂。帮助患者解除或减轻身体不适,如呕吐、瘙痒,给予适当的药物。鼓励患者将焦虑说出来,将疑问提出来,并予及时、恰当的解释。鼓励与同室病友交流,增强自信心。加强与家属、朋友的联系,激发他们对患者身心、护理的责任感,多给予患者关心照顾,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病情较轻且决定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指导其清淡饮食,忌油腻食物;病情严重且拟急诊手术的患者予以禁食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
3.2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了解一下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及饮食习惯来进行术前的一般准备。了解腹痛的性质,是否为突发性腹痛,腹痛为绞痛还是隐痛,是阵发性或持续疼痛,有无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下等。有梗阻型黄疸者每日肌内注射维生素K,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给予高蛋白、高糖、低脂肪的饮食,其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必要时进行输血。术前完善各项实验室辅助检查,协助患者做好备皮工作,对手术区的皮肤运用肥皂水清洗,将腹部毛发小心刮除,以免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现象。术前2 d禁止食用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术前1 d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在手术前1 d晚上给予口服5 mg地西泮的方法来辅助睡眠。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腹痛剧增时,出现腹膜炎体征,伴寒战、高热、黄疸或急性腹痛伴休克时,要迅速的完成抢救及紧急手术的准备,以便尽早接触梗阻引流胆管抢救生命[1]。
3.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加强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痛程度、性质和腹部体征变化。若腹痛进行性加重,且范围扩大,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同时伴有寒战、高热的症状,提示胆囊穿孔或病情加重。②减轻胆囊内压力:遵医嘱应用敏感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炎性渗出,达到减少胆囊内压力、预防胆囊穿孔的目的。③及时处理胆囊穿孔:一旦发生胆囊穿孔,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3.4术后康复指导:术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使其能理解并积极配合,并督促术后第2日一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向患者示范和讲解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并指导其有意识地咳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向患者解释并示范减轻疼痛的方法与技巧。指导术后合理饮食:术后应少量多餐、进食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胆固醇结石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卵、家禽类及动物内脏。不吃油炸食品,避免食用花生、核仁类食物,以减少食油用量。如胆汁引流过多,应增加含钾食物。指导患者针对异常现象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常有大便次数增多现象,数周或数月后逐渐减少。若持续存在或有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白陶土样大便或出现茶色尿液,发生伤口红、肿、热、痛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留置T形管出院者,按本章第九节胆结石T形管的护理给予指导。
4 体 会
胆囊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表现多不典型,因痛觉感应和应激反应迟钝,就诊一般会较迟,病程进展迅速,穿孔率较高,病发症较多,而且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肝、肺、肾功能的衰竭,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心理的防护措施,加强术后监护和护理,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胆囊炎的手术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化,及早发现有胆漏的临床症状:腹胀、腹痛、腹膜炎刺激症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半卧位,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管。让患者可以主动的说出焦虑的原因、感受,精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患者有效睡眠时间是否延长,精力是否充沛。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患者伤口附近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没有肿胀、发热、疼痛等现象,伤口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和引流物,伤口是否如期愈合。嘱咐患者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应让患者可以自我进行护理。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8.
[2]李先军.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8例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5,5(13):328.
R473.5
B
1671-8194(2015)28-0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