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儿的护理体会

2015-01-24薛芙珍刘锦梅王晓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脾脏开腹红细胞

郑 琪 薛芙珍 刘锦梅 王晓静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甘肃 兰州 730000)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儿的护理体会

郑 琪 薛芙珍 刘锦梅 王晓静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患儿术前、术后护理的要点。方法 根据我科收治6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并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总结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以期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及提高患儿预后。结果 患儿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病愈出院。结论 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脾切除术;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护理干预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t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临床特点为自幼发生的贫血、间歇性黄疸和脾肿大,不同患者可有较大变化。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北欧患病率高达1/2000;国内也有不少病例报道,是北方地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1]。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脾脏对球形红细胞的破坏,依靠反复输血的保守治疗无法彻底缓解病情,手术切除脾脏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2]。手术包括常规开腹脾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等。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于1991年取得成功[3],由于其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明显优势,现已被认为是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4]。但是,由于小儿的腹腔空间小,手术操作比较困难,对于多数小儿外科医师来说镜下小儿脾切除术仍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并在腹腔镜下完场脾脏切除术,在患儿围手术期,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儿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共收治HS患儿6例,均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6岁,体质量12.5~36.6 kg,平均26.7 kg。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要症状就诊者4例,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2例。术前均经血常规化验和红细胞脆性试验证实HS诊断,经内科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均示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2 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尚未被患儿家长接受,因此在手术前要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向患儿家长说明这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有效性以及手术当中存在的风险,并耐心地与患儿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患儿恐惧心理,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以获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2.1.2术前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CT等相关检查,并且要知道检查结果是否出现腹腔镜的禁忌证。

2.1.3皮肤准备:除按开腹脾切除术经行常规备皮外,还应特别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因腹腔镜手术有一Trocar进路在脐部。先用松节油棉签清洗脐窝,然后用肥皂水、清水反复清洗,再用活力碘消毒两次,最后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以防术后感染。

2.1.4胃肠道准备:术前1 d禁食易产气食物,术前12 h禁食固体食物,术前6~8 h禁食,4 h禁水,避免术中呕吐误吸导致窒息;常规术前留置肠胃肠减压管排空未内容物,术日晨给开塞露1支入肛,排空大便,有利于增加腹腔操作空间并防止术中损伤肠管。

2.1.5膀胱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增加腹腔内操作空间,同时减少术后尿潴留。

2.1.6其他准备:术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以减少患儿感染机会;有发热、咳嗽、腹泻者积极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进行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面罩吸氧,若麻醉未清醒即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吸引器,抢救药物。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及预防肺部感染,防止患儿抓脱引流管及切口敷料。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可在术后48~72 h拔除,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肠减压管。

2.2.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腹腔内出血:术后1~2 d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以及腹腔引流液的性状及量)的变化。若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血性液或切口部位血液渗出量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脉率加快及贫血休克时,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紧急处理。②内脏损伤: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内脏损伤发生率约为0.1%~0.5%,损伤器官大多为空腔脏器[5]。与传统开腹手术不同,腹腔镜术中内脏损伤的严重性在术中大多难以得到确诊,术后需严密观察腹部体征。③皮下气肿:由于腹腔镜下腹腔手术需要使用CO2形成一个人工气腹,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变现为腹部胀痛、肩背部疼痛以及皮肤捻发感,通常无需处理就可以自行缓解。④血栓形成:患儿脾脏切除后血小板数量会增加,有形成血栓的危险,一般术后1~2 d即可显著增加,因此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严密观察血小板变化,必要时加用抗凝药物至血小板正常。患儿出现腹痛、下肢肿痛或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做相应处理。

2.3出院健康指导:嘱家长注意保持患儿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患儿尿液污染切口,2周内禁止切口沐浴。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术后1周内只做轻微的活动,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不适时及时来院就诊。

3 讨 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仅对机体产生较轻的创伤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损害,具有创伤反应小、免疫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6],且腹壁切口美观,被认为是治疗脾相关血液病的标准术式[7]。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住院后环境适应能力差,护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蔼的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充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1]张碧红,陈纯,岑丹阳,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5):1162-1164.

[2]高薇,张静,于兴佳.1例血液病患儿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53-54.

[3]Rdeey VS,Phan HH,O'Neill JA,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plenectomy in the peliatric population: a contemporary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J].Am Surg,2001,67(9):859-864.

[4]Kucuk C,Sozuer E,Ok E,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plen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and malign hematologic diseases: a ten-year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5,(2):135-139.

[5]陈新国.小儿腹腔镜手术并发症[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4):364-365.

[6]徐伟立,李索林,时保军,等.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对小儿机体早期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8,29(9):573-575.

[7]李索林,徐伟立,张晓博,等.内结扎发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及技术要点[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10):842-844.

R473.72;R473.6

B

1671-8194(2015)28-0212-02

猜你喜欢

脾脏开腹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