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在患者戒毒康复期中应用的研究
2015-01-24江景涛
戴 丽 江景涛*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
行为疗法在患者戒毒康复期中应用的研究
戴 丽 江景涛*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
戒毒康复期是预防复吸的关键阶段,但康复戒毒在我国正处于摸索期,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戒毒方案。本文通过剖析患者复吸的心理原因,分成四个类型,在康复期中引入行为疗法,阐述行为疗法的优势,提出使用套餐式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类戒毒的建议。
行为疗法;戒毒;心理
众所周知,毒品成瘾分为药物依赖(戒断症状)和精神依赖(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及稽延性戒断症状)。药物依赖的戒除率可达到100%。但多数患者戒除药物依赖后就终止了治疗,或长期服用美沙酮,而精神依赖依然存在,导致复吸的概率非常高。调查显示[1]心理因素在复吸的各个因素中占了73.08%。所以生理期脱毒完成后需要再进行康复治疗即戒除心瘾(矫正不良心理使吸毒人员不再幻想毒品,控制吸毒行为)。尽管在2008年我国颁布了新的《禁毒法》提倡以强制戒毒为龙头,康复治疗为补充。但是,全国的康复戒毒依旧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戒毒方案。本文试图通过剖析患者复吸的心理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提出相应的行为疗法治疗方案。
1 复吸的心理因素探析
1.1追求刺激:很多吸毒人员戒毒成功回归社会后,由于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久而久之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开始怀念吸食毒品带来的诸如“飘飘欲仙”的欣快感而复吸。
1.2炫耀心理,以吸毒为荣:此类人群由于在戒毒期间未能真正的认识毒品,依旧把吸食毒品作为自己身价提升的标志,以吸毒为荣。他们深受享乐主义亚文化的影响,爱攀比、追求物质享受。
1.3逃避心理:①患者摆脱戒断症状后,接着就会面临长期痛苦难忍的稽延症状如失眠、乏力,他们为了逃避折磨而复吸。②患者即使戒毒成功,也被贴上了吸毒标签,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产生抑郁、绝望的负性心理。从而选择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宣泄愤怒情绪。
1.4侥幸心理:他们过分高估自己的抵抗力,轻视毒品的危害力。认为再吸食一口无济于事,还能同前次一样逃过毒品的魔抓。
1.5逆反心理:在强制戒毒模式下,他们对受到的强迫感到憎恶,一旦出所,为了平复内心的不平衡而复吸,即越控制越违背。
综上所述,1.1和1.2讨论的人员都很享受毒品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前者享受毒品带来的快感,后者享受毒品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笔者将二者归为享受型。后面依次为逃避型、自负型和逆反型。
2 行为疗法在戒毒心理康复期应用的优势
行为疗法是运用心理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是一种治疗心理疾患和障碍的技术,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2]。从定义看出行为疗法注重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处理问题,不需去探究患者潜意识的想法可能对不良行为产生的影响,治疗产生的偏倚小。其次,行为疗法具有心理疗法的理论和实验证据,以及一套系统性较强、实施程序规范的治疗技术,效果得到大量实验证实。它比一般的心理疗法更具科学性,尤其是行为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易见,可测量。
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强化、消除或被替代。本文引入行为疗法进行戒毒期的心理康复,使患者全面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消除吸毒行为及强化其他替代的健康行为方式。
行为疗法是在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一对一的治疗模式。逆反型患者极度反感条条框框的管理,认识相当偏激。这类人群很难形成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及评价,他们自身的人格特征就呈病态化,不仅是对禁毒的不满,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不适合行为疗法,需要先用精神治疗矫正病态人格。
3 用套餐式治疗方案进行分类戒毒的思考
各类型患者有着大相径庭的复吸原因,可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对症治疗。目前因种种原因,一般戒毒机构在进行患者康复治疗时统一实施一种方法或者单一研究某种方法。如郁辉辉等学者认为厌恶疗法适用于所有吸毒人员。试想再让心如刀割的逃避型患者痛苦,或许将使他们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思考联合使用治疗技术,可否产生协同作用或取长补短,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呢?
用默兹比[3]学者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五条标准分析复吸的心理因素,四个类型均归为非理性一类。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即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思维就能治疗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变不良行为。文中以REBT为基础,其他疗法为辅。辅助疗法的约束的条件不能太多,避免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强化复吸行为;痛苦性不可太强,吸毒者的身体素质差、意志薄弱,以免引发患者如心血管等病变。
3.1享受型治疗方案:方案是REBT和厌恶疗法。艾利斯的“ABCDE”理论认为B(对事件的观念或信念)是C(事件之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的直接原因,通过D(治疗)来改变B形成E(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效果)。核心是辩证推理。苏朝霞等[4]学者提出用松散自由“漫谈”的方式(如寓言、录像等),让患者“自己开悟”,更加符合国人直观、简单的思维方式。在戒毒中需借鉴该学者的观点。首先,戒毒人员“多为无业、低文化层次者居多[5]。”他们对辩论的方式难以理解。第二,戒毒人员抵触心理较强,所以针锋相对的辩论可能会让他们厌恶。具体方案:①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讲清楚该方法的治疗原理。②使用大量视频案例、图片,让患者认识到吸毒不是前卫、富有、身价的象征,而是最终会让自己一无所有,成为社会唾弃的对象。讲解毒品形成依赖的原理、症状以及严重后果,让患者认识到对毒品认识的误区。再实施厌恶疗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使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6])加深对毒品的憎恶。厌恶的方式一般有电击、催吐、语言谴责等。治疗者通过一些措施如模拟以前的吸毒场景引出他对毒品的渴求,实施厌恶疗法,使吸毒想法与治疗引出的厌恶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吸毒后的愉快体验消失,自觉放弃吸毒。总之,只要患者有心理渴求就实施该方法。③重建合理信念。帮助患者认识到通过劳动和智慧才能真正享受快乐,构建正确的理性认识和健康的价值观。④后期巩固。使理性思维深深植入患者的脑海中,树立牢固的吸毒有害、远离毒品的信念。教会患者应对毒瘾发作的技能,如放松训练。
3.2逃避型治疗方案:患者心理是讨厌毒品的,但缺乏正确应对挫折的能力。治疗的重点是让他们学会如何理性地解决问题。分为两套治疗方案:一是生理型逃避,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和模仿法。二是现实逃避型,运用REBT和模仿法。
3.2.1生理型逃避治疗方案:在稽延症状发作时使用催眠疗法,在患者进入半睡眠状态后,治疗者用温和的语言讲述吸毒的严重危害。再用语言指导患者进入幸福的生活中,让他们体验到无毒带来的快感。使两个情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患者潜意识里憎恶毒品。在患者进入平稳期后实施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法是一种借助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及其他躯体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7]。”目前,在国外及我国部分学者已将毒瘾归为慢性脑病一类,许多文献记载和实验证明肌电反馈仪在脑神经等病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肌电反馈仪更适合戒毒。治疗方案:①教会患者肌肉放松技术和认识该方法。②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面对患者的计算机播放能引出患者心瘾的视频或图片,治疗者的电脑显示数据变化,一旦数值达到上限值就停止播放。③患者自我放松,并观看数值的变化,达到正常值就结束。嘱咐患者在无仪器的情况下自我训练,提高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治疗,患者机体就能够自动调节。同时,开展毒品讲座,邀请戒毒成功的人士做演讲,或者观看励志电影、书籍。体现榜样的力量、强化他们戒毒的信心。
3.2.2现实逃避型治疗方案:让他们意识到摆脱毒品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而非无理性的逃避。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歧视等难题。在重建合理信念阶段,引进模仿法。让戒毒成功人士(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现身说法,传授应对舆论的方法,如何生存的方式。每次治疗结束总结心得体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或兴趣,参加对应的职业培训,进行职业规划。让他们能够信心地面对生活。
3.3自负型治疗方案:方案是REBT和厌恶疗法。治疗过程和享受型的基本雷同,只是在使用REBT时重点强调毒品的危害力(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推荐新的挑战方式,如马拉松长跑、蹦极,以取代他们在毒品方面的冒险兴趣。
毒品是世界性的大难题,戒毒工作的成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禁毒的成效。戒毒康复期又关系到戒毒的成效。笔者在文中的一点建议希望给戒毒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相信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戒除毒品将指日可待。
[1] 马君,申艳琴,周玉林.130例海洛因依赖复吸原因分析[J].临床荟萃,2006,20(21):165.
[2] 梁彦红.行为疗法的起源、观点及应用[J].科技信息,2009(11):9.
[3] 陈力,韦波.行为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3.
[4] 苏朝霞,刘猛,袁立壮.理性—情绪疗法本土化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6,27(5):60.
[5] 黄平,金云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自愿戒毒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7,13(1):27.
[6] 王祺.论厌恶疗法[J].法制与社会,2009(8):382.
[7] 王凤玲,葛树杰.生物反馈疗法在心血管神经症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31(28):4917.
R471
A
1671-8194(2015)24-0280-02
遵义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F-650)
E-mail:majun590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