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益气养血二步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一则
2015-01-24静杨世艳
旋 静杨世艳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清热凉血、益气养血二步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一则
旋 静1杨世艳2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130021;2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清热凉血;益气养血;过敏性紫癜;个例报道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除皮肤黏膜改变外常伴有关节疼痛、腹部症状以及肾脏损害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给广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病的治疗,西医疗法常采用激素疗法,但临床应用过程中激素的不良反应大,其可引起股骨头坏死与骨质破坏,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离子紊乱及精神症状等临床表现,故西医疗法的应用应谨慎评估。相关研究表明中药疗法治疗本病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1]。本次研究采用清热凉血与益气养血二步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探索如何进一步规范中医药对此病的临床治疗。
1 病机分析
过敏性紫癜在西医研究范围内又称做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紫癜,发病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相关: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症的产生引起血液和血浆向外渗出,至皮肤黏膜和浆膜下,引起皮肤或黏膜损害。好发部位为下肢,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荨麻疹等过敏表现。其临床特点以紫癜为主,同时也可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肾脏损害及关节炎等临床症状。中医对此病有较深刻的认识[2],临床属“葡萄疫”范畴,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肝肾阴虚、气不摄血等。分而言之:若患者饮食不节致脾胃受损,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致湿热蕴阻,血溢肌肤而成紫癜;因患者禀赋不足正气虚弱,逢风湿热毒邪气袭表而发本病。风为阳邪百病之长,易与他邪相合而发病,合于湿邪客于筋骨则关节痛,合于湿邪阻碍脾胃则患者腹痛,合于热毒则深入营血,燔灼营阴,或患者平素阴虚生内热而复感毒邪,致络损血溢而发为紫癜;肝肾阴虚者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若患者出现肾阴不足日久累计肝阴,肝肾阴虚致阴不制阳,使虚热内扰而发本病。气不摄血者因本病主要是气血虚弱而逢风热之邪外袭,使机体营卫失调,热灼血脉迫血妄行而致血溢脉外发为本病。
2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6岁,因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 d,于2012年6月11日由门诊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该患缘于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散在瘀点瘀斑,伴瘙痒,遂于我院儿科就诊,考虑过敏性紫癜,予中药汤剂治疗,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患者及家属仅同意中药汤剂治疗,拒绝住院,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当日于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现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由门诊收入我疗区。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间断咳嗽、咯痰,无咯血,无反酸、嗳气,无肉眼血尿及黑便,无鼻衄及牙龈出血,体质量无明显下降。现症:双下肢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伴瘙痒,双膝关节疼痛,饮食尚可,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既往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右前额囊肿术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色鲜红,大小不等,按之不褪色。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滑。入院后根据患者症状、舌苔、脉象,明确中医诊断:紫斑,血热妄行;予清热凉血中药汤剂口服,具体处方为:水牛角20 g,生地黄10 g,白芍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紫草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射干10 g,山豆根10 g,茜草10 g,仙鹤草10 g,蝉蜕10 g。水煎取汁200 mL日一剂分二次口服。2012年6月19日患者双下肢瘀点瘀斑,较前明显减轻。此后患者紫斑减轻,但活动后即再次出现瘀点瘀斑。2012年7月10日患者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饮食欠佳,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调整中药汤剂为:上方加:木香10 g,薏米20 g,茯苓10 g以增健脾利湿之效。2012年7月11日患者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无双膝关节疼痛,饮食尚可,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调整中药汤剂以益气养血:党参10 g,白术15 g,黄芪30 g,当归15 g,炙甘草10 g,茯苓15 g,远志10 g,酸枣仁20 g,木香10 g,元肉20 g,大枣20 g,生地20 g,侧柏叶10 g,艾叶10 g,荷叶10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2012年7月23日患者双下肢皮肤无瘀点瘀斑,无双膝关节疼痛,饮食尚可,睡眠尚可,二便正常。病情稳定,医嘱离院。嘱患者出院后调情志,避风寒;定期复查;两年内随诊未在复发。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免疫因素介导的一种以皮肤型为最常见类型的全身血管炎症。临床应用过程中因西医疗法的激素不良反应大,可引起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破坏且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故临床应用中应注重病情的评估谨慎应用。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可充分利用中医辩证思维合理用药治疗[3]。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大体可分为五个证型(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湿热痹阻、气不摄血、肝肾阴虚)[4]。对其治疗也为多样。若患者证属风热伤络则选用消风散、五根散以疏风通络、凉血活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若患者血热妄行则可选用凉血散瘀的犀角地黄汤加减进行临床治疗。若辨证属湿热痹阻者治则以清利湿热,化瘀活血为主,方剂在三仁汤合芍药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本病患者常为肝肾阴虚体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滋补肝肾阴虚,凉血化斑之法的应用,临床代表方剂为知柏地黄汤加减,效果明显。若患者气不摄血而血溢脉外,则应注重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临床上归脾汤加减治疗颇为有效。经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及对相关报道的分析研究,总结发现临床中本病以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为其主要类型,治疗上主要采用清热凉血的清营汤加减及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5]。根据长期的临床工作,总结相关治疗病例,发现部分完全符合以上两种分型的患者同时采用两法治疗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经研究分析,辨证发现:以上两型出现于该病的不同阶段,相继出现。本次研究依据病情采用清热凉血、益气养血二步法相继治疗,其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见二步法在本病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同时本次研究也为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为其治疗有效性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1] 李福玲,孙凤.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6,23(2):18-20.
[2] 黄丽杰,苏军,宋铎.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88.
[3] 李健.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J].吉林中医药,2001,21(5):22.
[4] 达文慧,白玉盛,吴雪琴,等.过敏性紫癜中医证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60-61.
[5] 宋勤,黄筱珍.浅谈过敏性紫癜辨证治疗[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2):28.
R554+.6
B
1671-8194(2015)24-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