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5-01-24王保跃刘大海
王保跃 顾 东 刘大海
(江苏淮安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4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诊疗分析
王保跃 顾 东 刘大海
(江苏淮安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400)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所选均接受早期诊断和针对性处理,于患者出院时总结患者的临床诊治结果。结果 22例脑梗死 24 h内经CT确诊,10例经MRI确诊,早期确诊率为100.00%;治疗有效率为68.7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应遵循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的原则,针对性治疗有助改善患者预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与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诊疗措施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并对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诊疗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初步结果较为理想,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78岁,平均(45.6±11.1)岁;21例交通事故伤,8例跌伤,3例高空坠落伤。纳入标准要求如下:①为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②排除术前原发性脑梗死病史者;③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后同意且配合随访者。
1.2早期诊断[1]。结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应对出现下列征象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注意防范脑梗死风险:①患者术后病情好转后又再度恶化或术后病情无好转者;②清醒患者存在局灶神经功能缺失;③单纯颅硬膜下或颅内血肿,经血肿清除术后无缓解或加重;对于出现上述征象者应行头颅CT或MRI以确诊。
1.3临床治疗:经确诊为术后脑梗死后,立即给予患者相应治疗:①脱水、对症治疗抗感染、神经元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②抗休克治疗,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对于中心静脉压不足5.0 cm H2O者可考虑选用24 h高灌注治疗,经微泵持续泵入混合液体(35 mL生理盐水+50 mg阿拉明+100 mg多巴胺,2~3 mL/h,持续1周),确保基础血压升高10~15 mm Hg;1周后联合应用药液静滴(250 mL的0.9% Nacl注射液+60 mg法舒地尔,持续1周);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可考虑同时应用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栓通等扩血管药物以改善微循环药物;③待患者状态稳定后应行高压氧疗;④经积极内科治疗后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如仍有颅内压严重升高,避免脑疝发生应及早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或加内减压手术。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早期诊断确诊,其中22例于脑梗死24 h内经CT确诊,10例经MRI确诊,早期确诊率为100.00%(32/32)。治疗后,1例并发脑干梗死,2例合并呼吸道疾病死亡;有7例患者颅内组织梗死灶大小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梗死面积较前多有所减小,部分患者梗死灶基本消失。治疗有效率为68.75%(22/32)。
3 讨 论
临床经验证实,早期诊断脑梗死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极其重要,降低脑梗死发生概率,帮助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头颅CT是主要的早期诊断措施,然而CT对在脑梗死7 h内并无阳性发现,因此阴性表现者应进一步检查。值得注意的是,CT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帮助医师掌握脑内缺血状态,同时可配合MRI以确诊脑干内微小梗死[2]。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进行早期确诊,成功地获得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措施中,普遍认为应以确定手术时机、脱水治疗、稳定血流动力学、扩血管和神经营养药等综合治疗。本次研究主张经CT确诊脑梗死灶后应及早行高灌注治疗,以确保充足的有效血量,进而持续稳定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同时,脑灌注治疗可帮助建立侧支循环,改善梗死灶的缺血、缺氧状态,恢复脑梗死灶血供,逆转未坏死的缺血神经元,从而帮助颅内损伤修复。因此,恢复梗死灶血供和帮助建立侧支循环是对抗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内容。此外,多项报道指出,为纠正血氧状态和颅内氧分压,患者的应待患者状态稳定后尽快行高压氧疗,从而有助于纠正颅内局部缺氧状态,缓解颅内水肿,促进患者康复[3]。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如仍有颅内压严重升高则应警惕脑疝发生,考虑到脑疝上时间可引发脑干损伤,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应经快行开颅手术缓解颅高压状况[4-7]。本次研究中,有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脑梗死病情危重未能有效恢复,其余患者均经早期诊断后获得有效治疗,提示了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的有效性,应于合理范围内展开推广。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应遵循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的原则,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与应用。
[1] 陈磊,王玉海,蔡学见,等. 重型特重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4):487-490.
[2] 何俊,罗东.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9(12):231-233.
[3] 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儿童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22例临床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10):54-56.
[4] 金保山,王代旭,黄元奎,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38例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1):682-683.
[5] 刘胜文,王胜,刘星,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成因及机制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8):804-806.
[6] 胡晓敏,刘坤,谭聪.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134-135.
[7] 彭军,余超,王欢,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5,25(9):672-675.
R651.1+5
B
1671-8194(2015)31-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