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46例临床分析
2015-01-24胡学琼张学军王红霞宝国秀
胡学琼 张学军 王红霞 宝国秀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云南 大理 67100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46例临床分析
胡学琼 张学军 王红霞 宝国秀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云南 大理 671000)
妊娠;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时育龄妇女的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免疫方面的变化[1]。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常伴有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往往使疾病临床过程趋于复杂,母亲可能出现感染、贫血、出血,重者可能致死,且胎儿生命也受到威胁[2]。我们通过对我们院血液科近四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年来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一般临床特点,就诊原因,治疗及妊娠结局。
1 病例与方法
1.1病例: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46例,两次血常规检查血小板<100×109/L,且经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血小板减少症ITP。
1.2实验室及相关检查:患者孕期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依次完成下列各项检查:血常规、网织细胞计数,异型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脊髓细胞涂片,血小板相关免疫科告白,自身抗体19项(抗核抗体阴性,抗核抗体滴度<1∶320,抗nRNP抗体阴性,抗SM抗体阴性,抗SSA抗体阴性,抗Ro-52抗体阴性,抗SSB抗体阴性,抗Scl-70抗体阴性,抗PM-Scl抗体阴性,抗Jo-1抗体阴性,抗着丝点抗体阴性,抗PCNA抗体阴性,抗ds-DNA抗体阴性,抗核小体抗体阴性,抗组蛋白抗体阴性,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阴性,抗线粒体M2抗体阴性,抗ds-DNA抗体阴性,抗ds-DNA抗体滴度)骨髓活检、凝血功能、肝肾功、心肌酶谱。
1.3诊断依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症诊断依据照文献[3-4]。
2 结 果
2.1患者一般特征: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中位年龄26(20~36)岁,中位妊娠时间为32(8~38)周,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12例(26.08%),因乏力就诊23例(50.00%),因出血就诊11例(23.91%)。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
2.2妊娠不同时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早期妊娠5例(10.86%),中期妊娠13例(28.26%),晚期妊娠28例(56.52%)。
2.3治疗及妊娠结局:10例ITP患者血小板<20×109/L,有活动性出血,给予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24例无出血情况者给予免疫调节剂治疗,可阻止血小板继续下降导致出血,2例早期妊娠及2例中期妊娠患者行引产术,8例晚期妊娠者行剖宫产术,术后给糖皮质激素治疗。
3 讨 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常见,可能的原因有血浆稀释,免疫介导机制或更严重的先兆子痫等妊娠相关的疾病[5],多种方法被用于妊娠期ITP患者的治疗,但却未被证实对胎儿无害,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通常血小板轻度减少(>70×109/L)并不引起出血,不需要治疗,但血小板<70×109/L,建议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它可使血小板上升,防止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导致出血,危及母亲及胎儿,本组病例中,24例患者使用免疫调节剂后未发现对胎儿的有害反应,胎儿出生后未出现异常。
妊娠期发生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尚不清楚,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最多见,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期免疫系统及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妊娠将患者潜在的血液疾病暴露出来[6],尽管其发生率较低,但严重患者结局不良,由于不同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应争取在孕期早期尽早明确诊断,有的检查,如骨髓穿刺及活检尽管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对于孕妇及胎儿仍是安全的,因害怕检查而延误诊断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会更大[7-10]。我们建议妊娠孕妇监测血常规+网织细胞计数+异性细胞形态,如有异常,则行骨髓穿刺细胞涂片及骨髓活检,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中期引产和孕妇晚期终止妊娠,对母亲危害相当大,因此这样的患者应尽最大可能到维持妊娠到足月。在治疗过程中,能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免疫调节剂有效者。对于早期、中期妊娠患者尽可能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可能保存胎儿,避免胎儿畸形。
[1] 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楹,等.临床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92-1593.
[2] 高素君,白欧,刘晓玲.妊娠合并血液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25-2226.
[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组.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33,(11):975-977.
[4] 中华医学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2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83-984.
[5] Kadir RA,Mclintock C.Thrombocytopenia and disorders of platelet function in prenancy[J].Semin Thromb Hemost,2011,37(6): 640-652.
[6] Oosterkamp HM,Brand A,Kluin-Nelemans JC,et al.Pregancy an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causal relation or coincidence ?[J].Br J Haematol,1998,103(2):315-316.
[7] 张超,梁梅英,王山来.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学杂志,2009,44(7):488-491.
[8] 肖西峰,姜锋,赵宏喜,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83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4):435-436.
[9] 李浩,张晓辉.妊娠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选择[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73-76.
[10] 侯明.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概要[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1):85-86.
R714.25
B
1671-8194(2015)31-0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