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5-01-24杨淑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1期
关键词:孕产孕产妇婴儿

杨淑香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孕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杨淑香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研究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待分娩无既往病史的10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只参与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另一组是不仅参与常规健康教育,还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心理教育课程的观察组。结果 孕妇怀孕期间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减少产后抑郁症效果显著。结论 产后抑郁症可以在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必要的基础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产后抑郁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的疾病,生产前后,雌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急速变化引起身体、情绪、心理不同程度变化,一般发病于产后6周内,可能存在于整个产褥期期间,如遇严重者可持续至孩子上学前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是诱发病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孕产早期应给予适当的健康及心理教育,可减少或抑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1]。现根据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孕妇中,排除患有智力障碍、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的,选出100例孕妇,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进行跟踪调查。

1.2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首先让孕妇进行抑郁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该孕妇的具体孕周,制定具体适合孕妇的健康及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具体语言交流、表情暗示、相关资料以及视频动态画面改变孕产妇情感心理障碍、异常行为和不正确认识,从而达到减少和控制产后抑郁症。将两组产妇产后6周以后情况做以记录,并进行对比。

2 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2.1个人原因及生理因素:产妇孕产期间雌孕激素水平急速下降,由于激素不平衡,产妇心理将异常脆弱,对身边事物以及家人的态度非常敏感,从而产生疑神疑鬼,甚至是强迫心理。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独生女孕妇,由于她们从小被父母宠爱,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此时她们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上,缺少孕产知识,因而更容易情绪上发生急剧变化,更需要特殊关注。

2.2心理因素:女子怀孕分娩虽然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人因为是初次分娩,对过程缺乏正确认识,一般过分紧张、产生恐惧心理,从担心分娩时的剧痛自己能否承受,到能否正常生产,若不能还要继续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而到最后担心婴儿出生后是否健康、有无畸形、性别是否理想。当产妇生下婴儿,接下来面对的就是身份的转换,面对母亲的这一新身份,产生的不适应,而且对照料婴儿知之甚少,从而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从而诱发病症。

2.3外界因素:外界其他因素,对产妇也有着重要影响[2],如在孕产妇在这段时间看到或者在孕期接触到死胎、孕妇因产婴儿而去世等这样的情况,或者自己曾经有过流产经历,都会使其精神高度紧张,出现焦虑失眠状况,从而引发情绪低落,若不被及时发现,亦可以诱发产后抑郁。

2.4家属情绪的影响:产妇生产之后,如果家属只关心新生的婴儿,忽略产妇,冷漠待之,产妇突然感到被忽视感觉;或若此时夫妻关系不和或者丈夫亲人不在身边,亦或此时经济状况不好,居住条件差;还有就是此时家里的老人对婴儿的性别的不满意,这些都会诱发产后抑郁。

3 抑制孕产期抑郁症方法

3.1健康及心理教育:孕产期的基础健康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因而我院为孕产妇开设免费的健康课堂,给孕妇及家属带来正确的健康教育,并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对其选择具体教育方式,让孕妇及家属能够提高认识,能够在早期识别,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正确对待以及处理出现的问题。通过健康课堂,让孕产妇及其家属知晓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时间、具体表现,如何处理以及治疗中所产生的危害,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某些异常情况,需早日向医师反映情况,及时配合治疗,早期治疗也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3.2正能量鼓励:在孕妇临产前进行产前的教育,教他们正确的呼吸减轻阵痛的方法,如何用力,如何与接产者进行配合,进行正能量鼓励,并向他们推荐些书籍,让其放松心情,并对未来宝宝多些期待。产后,家人对其的称赞与关怀,以及不变的疼爱,都会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3产前心理疏导:当孕妇对孕期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有一定了解,就可以在孕产期筛查出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接受家人、医师的专业指导[3]。如果在生产前遭遇一些变故,或者患者本身有一些心理障碍,如幼年丧母、父母在年幼时离异、家中有人患有精神病或者抑郁症患者,则亦可以成为产后抑郁或者其他心理障碍的高危者,这就要求家属和自我的配合,足够的体贴与关心,都可以减少孕产妇此时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其患病的概率。

3.4产后的心理指导:孕妇生产后由于疼痛时间过长(阴道切口或者剖宫产手术后的切口引发的疼痛),以及由于初次照顾婴儿的经验以及睡眠的不足,可引发产妇情绪低落。因而要求产妇身边的医护工作者留心产妇的情绪变化,提供相应的心理及生活护理,及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缓解内心不必要担心的知识,保持心情的舒畅,也可以要鼓励产妇做一些生产前自己喜欢事,也可以在此时看一些育儿杂志、听一些轻音乐,看视频影视剧,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可以尽早进行简单的锻炼,这样更能使产妇身心得以更快恢复[4]。

3.5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于孕妇指导与帮助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其家属的紧密配合,一个良好的产后家庭氛围能够减少或降低抑郁症的发病。如改善原来家庭中略显尴尬的关系,家属增加对自己的关怀与鼓励,可以让产妇从心情上得以舒缓情绪,感到幸福,增加日后独自解决出现问题信心[5]。

4 结 果

通过对这100例孕产妇的跟踪调查记录显示:进行心理与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产后发病率仅出现4例,而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则出现9例,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数据。

5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这都由于女性在妊娠分娩时处于生理和心理较为脆弱的特殊时期,此时易受到社会、心理、生物等外界多方面影响,从而引起产后以情绪不稳定,如爱哭、发脾气等异常变化,或者出现失眠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等病状,或者突然产生厌世情绪,有自残、自杀或伤害婴儿的倾向,这些不仅仅对孕妇的此时的精神有一定影响,还可能影响日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对婴儿本身的健康成长,也有一定影响,因而需要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更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与鼓励,还孕产妇一个良好平和的待产、生产环境,分娩前后孕妇所住医院的服务质量、外界每个环节也都可能影响孕产妇情绪,孕产期保持孕产妇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孕产妇生活质量,以及心情舒畅度,内心的幸福感,这些都能够减低产妇生产后不良情绪的发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母婴情感上的不良变化,提高产后孕妇和婴儿的正常生活质量,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成长氛围。

[1] 佟建华.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1, 8(32):169-170.

[2] 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233-235.

[3] 文进先.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前焦虑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4):72-73

[4] 焦亚萍,温秀兰,董宏薇.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6):825-827.

[5] 陈露露,周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8): 982-983.

R473.71

B

1671-8194(2015)31-0096-02

猜你喜欢

孕产孕产妇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婴儿房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