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评价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髋部骨科下肢

周 超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评价

周 超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应用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8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物理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足底静脉泵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足底静脉泵;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以急袭性方式发病,是目前临床髋关节修复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静脉血栓的形成于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及静脉壁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外科手术后所致创伤、应激与制动更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发生[2]。老年全髋关节修复患者,受年龄、围术期创伤、术后制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为了探讨足底静脉泵用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40例患者足底静脉泵物理治疗,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8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3±10.6)岁,左侧患肢44例,右侧患肢37例;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包括统一健康宣教、术后嘱患者保持抬高患肢,鼓励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如足踝处主动及被动活动、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小腿按摩、深呼吸活动等。两组患者均行统一临床治疗方案,即每天上午8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以及阿司匹林口服,定期检测凝血时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0例患者于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足底静脉泵物理治疗,每次30 min,双足同时进行治疗,每隔8 h进行1次。术后14 d内常规行血管超声检查,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如患者出现明显小腿肿胀或小腿排肠肌疼痛,立即给予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6.0对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χ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差异P<0.05,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10.0%),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32.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外科治疗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通常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大部分会积极采取并配合手术治疗,明显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对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十分重要[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急骤、对患者危害大等特点,如未进行及时治疗,可导致下肢并发栓塞或下肢功能丧失,严重情况下,可致患者死亡。临床研究表明,骨科大手术后,如未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病率高达50%[4]。因此,在骨科手术后,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增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掌握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是骨科临床护理人员当下的工作重点。

老年髋部骨折后全髋关节修复术后,因患者体内凝血机制受到手术影响,导致血液凝聚性增强,且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制动,被动体位的过度牵拉与手术器械对静脉壁内皮的直接及间接损伤都可能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4]。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受年龄、机体退化等因素的影响,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康复期较长,术后全身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自身凝血功能紊乱,手术切口、术后麻醉等因素也使患者长期不能活动,影响了机体肌肉泵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血液瘀滞、静脉扩张等加重了对静脉壁内皮细胞的损伤,这些因素均能导致全髋关节修复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从评估危险因素到不同预防策略的实践,髋部骨折修复术后并发的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均取得了明显进步,尤其在机械性物理预防治疗方面,应用减压弹力袜及周期性重启加压装置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6]。本组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效果明显,避免了大量抗凝药物应用患者的出血风险,更具安全性。两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比较差异明显,说明足底静脉泵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可作为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1]吴阶平,裘法祖,吴孟超,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228-1229.

[2]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会.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J].中华骨科志,2005,25 (10):636-640.

[3]Ollendorf DA,Vera-Llonch M,Oster G.Cost of Venous Thombembolsm Following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2,59(18) :1750-1754.

[4]方一芳,阎成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干预进展[J].护理学报,2009,16(2B) :44-47.

[5]辛海霞,国美娥,孙玉云,等.足底静脉泵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113-114.

[6]张小萍.高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Z2):54-55.

R473.6

B

1671-8194(2015)03-0279-01

猜你喜欢

髋部骨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