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医师指导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的思考

2015-01-24赵小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硕士生硕士医师

赵小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关于医师指导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的思考

赵小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临床医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非常大的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带教经验,提出的解决方法。

临床医师;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熟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在医疗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自从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开始了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护理人才[1]。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理研究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新知识能力,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最好途径,成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2]。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我院要求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实习阶段部分时间需跟从临床医师实习。作为临床主治医师,根据我的带教经验,做出如下思考。

1 临床医师带教护理硕士生的好处

1.1促进医护了解,有利于患者治疗。护理研究生实习期间跟从临床医师,能促进医护沟通及相互了解,使医疗上重要又密不可分的两个群体更融洽相处。在带教过程,大家接触、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更多,面对同一患者,双方思考的角度、需要处理的问题也略有不同。例如,对于一个先兆流产的患者,医师则偏重于根据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护理着重于患者病史、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心理状况,并执行医嘱。护理研究生参与医师的诊疗过程,更能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有助于沟通及健康评估,并明白医嘱的目的。

1.2拓宽护理硕士生临床知识。通过临床带教,医师传授相应的临床知识予护理硕士生,使其对这一疾病有更充分的认识。有助于护理硕士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相对于护理专业人员,更深入及全面;对某一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也相对经验更丰富些。护理硕士生在实习过程中跟从临床医师的思维,能较快地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1.3有利于护理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3]。而目前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范围过窄,教材守旧,教学内容滞后,护理硕士生未能接触该领域的前沿知识,知识面不够宽,导致其科研能力未能很好地提升[4]。而临床医师需处理繁重复杂的临床工作的同时,肩负着科研压力及自身领域的知识更新的要求。

2 临床医师带教护理硕士生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无相关的带教指引及规范。临床医师对护理硕士生需掌握的知识了解不足,带教经验少,只能凭借自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根据自身能力来带教,导致对临床问题的讲解过浅或者过深。

2.2临床医师偏重临床医学知识的培养。对护理专业而言,临床医学知识是必不可缺的,但护理专业也有其自身的特色。临床医师带教过程侧重于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而对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等护理特色相关知识因自身了解甚少的,也难以教导护理硕士生。

2.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临床带教模式单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未能充分调动护理硕士生的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临床医师的带教热情冷却,护理硕士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下降,导致带教效果不好。

2.4临床医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因为对护理专业的不了解,而且认为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医疗能力不高,带教起来会比较困难,少部分临床医师不愿意带教护理硕士生。

3 对 策

3.1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制定相关的指引及规范。护理硕士生的是普通护士向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的转变。护理硕士生教育目前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只有在革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习制定相关的指引,临床医师才能更好地进行带教。

3.2提高临床医师的带教水平。筛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带教,定期对这些带教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这些老师掌握护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临床实践能力的内容。只有这些老师掌握护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临床实践能力的内容,才能结合临床医疗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3鼓励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5]。

3.4进行评估及考核。刘哲军等以高级临床实用型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为要求,从学生的专业思想、护理病历书写、整体护理查房等进行考核[6]。同时也应就管理、教学、科研进行评估。

4 结 语

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临床医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医师能促进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国护理硕士生教育发展仍不足,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单一,教学内容滞后,临床教学经验不足。关于临床医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方面的更是经验匮乏。因此需要临床医师,护理教育工作者,护理硕士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提高临床医师对护理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1]教育部.护理硕士设置方案[EB/OL].http://www.cdgdc.edu.cn/ xwyyjsjyxx /gjjl /szfa /hlss /265010.shtml,2013-10-23.

[2]屠燕.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J].全科护理,2011(8A):2054-2055.

[3]李树贞.培养护理硕士生的方法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9):530-532.

[4]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2A):2080-2083.

[5]戴子刚.论情景模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764.

[6]刘哲军.临床能力考核对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9-130.

R4

A

1671-8194(2015)19-0293-01

猜你喜欢

硕士生硕士医师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中国医师节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韩医师的中医缘
赵燕磊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