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T值变化与急性脑梗死SAS及远期SF-36的关系
2015-01-24赵宏伟李宝全赵淑霞胡天强
赵宏伟 李宝全 赵淑霞 胡天强 李 晖
(中国人民解放军159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8)
近期CT值变化与急性脑梗死SAS及远期SF-36的关系
赵宏伟 李宝全 赵淑霞 胡天强 李 晖
(中国人民解放军159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8)
目的 探讨近期CT值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远期“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的关系。方法 对比分析梗死灶近期4次CT平均值41例10 Hu以上、29例15 Hu以上、23例20 Hu以上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及5个月后SAS、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 近期内不同CT均值间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大(CT平均值越低),5个月后SAS越低(P<0.05),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越高(P<0.05,P<0.01)。结论 近期内CT变化不但为ACI患者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对其焦虑的发生、发展及远期生活质量的程度进行判断。
卒中后抑郁;CT值;抑郁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与日俱增,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也易引起患者的焦虑、忧郁等情感障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1-2]。近期内怎样才能有效的对ACI患者焦虑的发生、发展及远期生活质量的程度进行判断,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及措施。我们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近期内CT值变化与ACI焦虑自评量表(SAS)[3]及远期“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表1 不同CT值一般情况比较(,n)
CT值(Hu) n 年龄(岁) 入院时间(h) 性 别 文化程度 病情男 女 初中以下 高中以上 本科以上 NDS ADL 10~ 41 51.03±7.82 5.26±1.64 23 18 8 26 7 33.57±6.26 72.80±10.66 15~ 29 50.54±7.65 5.17±1.61 16 13 5 18 6 33.62±6.58 71.54±10.20 20~ 23 50.28±7.59 5.03±1.57 13 10 4 15 4 33.73±6.80 71.23±9.92 χ2/t值 0.09 0.05 1.00 1.00 0.06 0.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组93例,男52例,女41例。年龄40~60岁,平均(50.69±7.62)岁。入选标准:①首次发病,6 h内入院,入院前无经任何治疗,CT首次检查为阳性者,按脑卒中诊断标准[4]确诊;②梗死面积30~40 cm2,平均(35.37±3.60)cm2;CT梗死灶体积60~120 cm3,平均(86.13±14.15)cm3。③即往身体康健并无精神障碍病史,且心、肝、肾功能正常并排除多发性梗死及出血和颅内合并其他疾病,无感染及脑疝形成;④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30~40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60~70分;⑤生存3年以上者。
1.2方法:93例ACI者均在治疗前采用Philips16排CT,常规横断面轴扫,层厚6 mm,病变部位局部1.5~3 mm重建,并记录CT值。2周后再进行1次,以后2个月1次,共4次,CT值取4次平均值。对于梗死灶不能在CT图像上显示者CT值以0计算。发病5个月后采用SAS每2周评定1次,共评定4次,并详细记录每次各项得分,SAS评分取4次评定平均值。于发病2年后采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包括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情(入院时NDS及ADL)等。院内治疗方法均为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及院外康复方法基本相同。
1.3SAS。以50分为分界值:50分以下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1.4SF-36:SF-36由36个单项组成,包括8个维度:①生理功能(PF);②情感职能(RE);③社会功能(SF);④精神健康(MH);⑤生理职能(RP);⑥精力(VT);⑦躯体疼痛(BP);⑧总体健康(GH)。各维度得分为0(最差)~100(最好)分。
1.5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有SPSS19.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显著性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近期内不同CT均值间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SAS:近期梗死灶CT均值降低程度越大(CT平均值越低),5个月后SAS越低(P<0.05),3年后PF、RE、SF、MH、RP、VT、BP、GH等SF-36各维度评分越高(P<0.05,P<0.01)。
3 讨 论
脑组织缺血、缺氧程度与临床以及影像学表现有着紧密的联系[5],一般情况下,梗死早期0~8 h内,由于细胞内水肿,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等密度影,梗死灶不能在CT图像上显示,只有脑水肿达到一定程度时,梗死灶才能在CT图像上显示,因此ACI发病9~24 h,患者会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随之缺血区内脑细胞坏死,血脑屏障破坏,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改变,并有轻度的占位效应。1~7 d,病理表现为血脑屏障破坏,吞噬细胞增多,脱髓鞘,CT表现为低密度,并有占位效应。2~3周,病理表现为中心坏死,血管增生,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水肿消退,CT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效应减弱。几周后甚至几个月病理表现为水肿消退,囊性脑软化。而梗死灶近期CT值,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降低,同等条件下,其CT值降低程度越小,也就是CT平均值越高,脑水肿形成时间越提前,其消退时间越延迟,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病情进展。ACI者早期梗死灶、血肿直接压迫和损伤脑组织,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形成时间越提前,其消退时间越延迟,脑组织缺血、缺氧时间越提前及时间越长,脑细胞呈不可逆性损害概率越大,引起预后不良的程度越大。反之引起预后不良的程度越大。所以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大(CT平均值越低),3年后PF、RE、SF、MH、RP、VT、BP、GH等SF-36各维度评分越高,也就是生活质量相对提高。
脑细胞呈不可逆性损害程度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增加,容易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程度增加,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自我评价降低,情绪低落,兴趣改变;产生孤独、悲观、焦虑等症状。所以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小,也就是CT平均值越高,5个月后SAS越高。SAS越高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反应迟滞等程度越高,严重影响患者认知、语言及家庭、社会功能的康复,可加重躯体疾病症状,引发各种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缺陷;同时,由于患者丧失或减少对未来的信心,对治疗持怀疑态度,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较差,使病情不能有效控制,导致早期因梗死灶、水肿压迫的受损伤周围脑组织,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有的甚至难以恢复,引起预后不良。SAS越高,受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越大,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肢体运动减少,脑及全身血流相对缓慢,不利于梗死灶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导致躯体康复疗效不理想,生活质量越降低。生活质量越降低,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焦虑抑郁情绪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焦虑情绪可降低患者免疫调节能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阻碍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小,5个月后SAS越高,3年后PF、RE、SF、MH、RP、VT、BP、GH等SF-36各维度评分越低。
[1]李研,张春芳.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18-119.
[2]朱珍萍,罗云英.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2,24(12):105-106.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S].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6.
[4]中华神经内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5]Krings T,Noelchen D,Mull M,et al.The hyperdense posteriorcerebral artery sign:a computed tomography marker of acute ischemia in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J].Stroke,2006,37(2):399-403.
Recent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 Values and Long-term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AS and the SF-36
ZHAO Hong-wei, LI Bao-quan, ZHAO Shu-xia, HU Tian-qiang, LI Hui
(PLA 159 Hospital, Zhumandian 463008, China)
Objective Discussion of recent CT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long-term "Health Easy Scale Survey" (SF-36) relationship.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cent infarction CT 4 times more than the average of 41 cases of 10 Hu, 29 cases more than 15 Hu, 23 cases of 20 Hu or more general, such as age, sex, time from onset to hospitalization, education, neurologic deficit score (NDS) daily quality of life score (ADL) and five months after the SAS, 3 years after the SF-36 scores for each dimension. Result In the near future 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y age, sex, time from onset to hospitalization, education, disease, etc. between different CT mean in general. Recent CT value decreased infarct greater extent (CT mean lower), five months after the lower SAS (P<0.05), 3 years after the SF-36 dimensions with higher scores (P<0.05, P<0.01). Conclusion CT changes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not only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I, and to judge its occurrence,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of anxiety.
Post-stroke depression; CT value; Depression index; Neurological deficits; The daily quality of life score
R743.3
B
1671-8194(2015)26-0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