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5-01-24唐柳丹侯春凤
唐柳丹 姜 爽 侯春凤
(1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61)
肿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唐柳丹1姜爽2侯春凤2
(1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6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肿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管理者和护理人员两方面,而相应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处理好护患关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四个方面。结论 有效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肿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出现住院时间延长、出院时还存在功能失常,甚至死亡的情况,不是因为所患疾病导致的,而是因为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且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所引起的。肿瘤是指多种致瘤因子反复多次刺激机体,使机体的某种平衡被打破,而引起局部组织出现增生的现象,且增生物对机体来讲为外来物,主要呈现块状突起的状态,并且具有占位的特点。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类型。不论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肿瘤,常用治疗肿瘤的手段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三大类,依据患者的病情,也可能选择联合治疗手段作为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对应合适的护理方法,并且肿瘤患者的身体功能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因此需要更为体贴入微的护理。一旦肿瘤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对于患者来讲都是危害很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本文针对肿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肿瘤患者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为46岁。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等级分化,我们采用香港医管局的等级办法分为六级[1],具体如下:0级:护理不良事件在没有执行前就被制止;Ⅰ级:护理不良事件已经执行,但是对患者没有造成任何伤害;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已经执行,对患者造成了轻微伤害,生命体征一切正常,需要进行轻微处理和临床观察;Ⅲ级:护理不良事件已经执行,对患者造成了中度伤害,生命体征部分出现变化,需要进行简单处理和进一步的临床观察;Ⅳ级:护理不良事件已经执行,对患者造成了重度伤害,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且提高护理级别;Ⅴ级:护理不良事件已经执行,对患者造成了永久性功能丧失,甚至死亡。其中40例0级,8例Ⅰ级,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和1例Ⅴ级。
2 原因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从管理者和护理人员两方面分析。针对管理者的因素,主要有实习带教不规范、管理方法不正确、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人员搭配不合理四方面,其中实习带教不规范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临床实习工作是实习生步入护理工作的开始,对实习生乃至患者来讲,好的规范操作事关重要,随着实习生的不断增多,有限的老师资源,无法做到一对一的带教,因此常常出现实习生操作不熟练和查对不严格,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方法不正确,常常会导致执行力变差,安全制度和奖励制度不善,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情绪和工作心态,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缺乏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每天所承担的工作量过大,超出负荷,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引起差错发生;人员搭配不合理主要是指在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护理人员搭配不当,尤其是在值夜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过度疲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救治,最终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护理人员的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匮乏和责任心差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知识匮乏通常泛指青年护理人员,该人群由于缺少临床护理经验,并且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熟悉,因此在应急能力和操作技术方面都差强人意,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不良事件;责任心差的护理人员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态度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常常会出现打错针、发错药和挂错药等事件,同时不能认真履行应尽的责任,尤其对护理人员事关重要的查对制度,也履行不到位,从而增加了出错率,导致不良事件呈现直线上升。
3 应对措施
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必须要完善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处理好护患关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从护理人员的核心制度入手,核心制度包括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病区管理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药品与器材管理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差错报告与处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十二项核心制度,有利于管理,可以总结为护理核心制度是所有护理工作的黄金标准和依据,而查对制度就是护理人员的生命线[2],因此查对制度必须要高度重视;其次严格按照流程给药,在执行给药操作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核对无误之后,再根据患者所需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进行给药;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防止患者出现烫伤、坠床和跌倒等现象,尤其是重病患者,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而且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针对护理人员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岗位培训是前提,若护理人员处于实习期,一定要安排好带教工作,对问题比较多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培训,培训期结束后,要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若护理人员处于上岗期,则需要定期培训和安全教育,培养且增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她们充分地认识到护理存在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来减少医患纠纷,定期针对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高度重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也间接地促进护理人员具备熟练地专业技能,同时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药物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新药和特殊药物一定要做到熟练,且不会出现任何失误。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法宝,而且是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端正的工作态度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好的工作态度不仅可以让患者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有利于得到患者的信赖和配合,而且可以让护理人员感觉到患者的真正需求,做到有需要尽力满足,同时看到患者身体功能日益恢复,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动力;良好的护患关系也会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因为有效地沟通不仅可以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而且可以获得患者的充分信赖,减少护患纠纷,若出现护患纠纷,要及时上报,得到最有效且最及时的解决[3],而不是将纠纷擅自压制或者扩大,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经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时间段从早上10:00到下午14:00,因为此时间段的护理人员通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不仅工作量繁重,而且上班人数过少,导致人手不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可以根据科室特点进行弹性排班,也就是在不良事件发生高峰期安排足够的护理人员,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和护理;同时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还包括人员合理搭配,合理的将护理人员搭配好,如新来的护理人员和资深护理人员搭配,不仅可以促使新来的护理人员快速学习护理技巧,规范护理操作,积累护理经验,缩短成为熟练护理人员的时间,而且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4 小 结
近年来,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发生频繁,而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且越来越多样化,对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带来了极大隐患。对于肿瘤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主要从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入手,针对管理者来讲,主要有实习带教不规范、管理方法不正确、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人员搭配不合理四方面,而针对护理人员来讲,主要有业知识匮乏和责任心差两方面。针对肿瘤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我们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处理好护患关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四个方面,其中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是作为一名优秀护理人员的必要条件,并且培训内容不仅仅限制于培训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拓展为法律知识、安全教育、风险意识和药物知识等;而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采取弹性排班的方法,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和护理,也可以帮助新来的护理人员快速掌握护理技巧、积累护理经验。总之,有效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1] 杨学会,张丽,苏茂玲,等.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107-108.
[2] 韩兴平,陶明珠,周平,等.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547-1548.
[3] 汪丽琎,周敬花.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6):85-86.
R473.73
B
1671-8194(2015)10-0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