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24张春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天数肠梗阻复发率

张春梅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分析

张春梅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2例。实验组接受腹腔镜治疗,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并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少, 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短, 复发率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可推广。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手术;治疗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属于临床常见外科疾病, 是由腹腔内粘连或肠粘连导致的[1]。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 病情可得到明显缓解, 但易反复发作, 疗效欠佳, 需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性粘连性肠梗阻44例, 总结性分析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性粘连性肠梗阻4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2例。对照组中女9例, 男13例, 年龄最大71岁, 最小30岁, 平均年龄(34.51±8.61)岁。实验组中女8例, 男14例, 年龄最小31岁, 最大72岁, 平均年龄(35.14±8.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接受腹腔镜治疗, 手术体位为仰卧位,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 于脐部周围距离原切口>6 cm处, 作观察孔;根据患者不同粘连程度和范围, 选择2~4个操作孔;对患者建立气腹, 控制气腹压力为12~15 mm Hg (1 mm Hg=0.133 kPa),后将腹腔镜置入。对于肠管、原手术切口粘连的患者, 直接松解;对于网膜、小肠、腹壁粘连和小肠、腹壁粘连成角的患者, 首先使用分离钳进行分离, 后实施松解;对于束带粘连造成小肠粘连的患者, 需在腹腔镜下将束带切除, 常规松解。操作时应预防损伤腹壁及肠管, 彻底止血, 并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彻底冲洗, 常规引流;缝合肠浆膜破损部位, 使用生物蛋白胶, 涂抹于手术创面上。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

记录对照组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 并比较。随访6个月, 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对比复发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对照组出血量(215.32±20.36)ml, 手术时间(115.6±12.2)min, 住院天数(7.9±1.8)d。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25.46±17.65)ml, 手术时间(85.2±10.3)min, 住院天数(4.5±0.7)d。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出血量较少, 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4例复发, 复发率为18.18%;实验组1例复发, 复发率为4.5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发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发病与腹部手术、异物、炎症、出血和创伤等有关, 可分为后天性、先天性两种, 以后天性较为多见, 多为单纯性, 少数绞窄性。研究分析, 开放性腹部手术是导致后天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术中腹腔内有异物进入、肠管在外部环境中暴露过久、因止血不彻底造成腹部血肿等医源性因素均可促成粘连[1]。

传统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 但有诸多弊端, 如探查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炎性反应较重等, 不利于早期康复, 且术后易发生再次粘连, 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分析指出, 由于腹部情况较之其他器官组织复杂, 且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史, 加上肠管充血、水肿、大量内容物等, 增加手术操作难度, 故必须采取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3]。近几年, 微创外科发展迅速, 腹腔镜作为主要代表,因其微创、治愈率高等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 并取得较好效果[4]。腹腔镜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创口距离原粘连处较远, 可有效预防再粘连。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 视野较广阔, 可准确定位粘连带, 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操作损伤。腹腔镜手术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开腹手术创伤大这一问题, 还降低了术后患者发生再粘连的几率, 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在本研究中, 实验组(腹腔镜治疗)术中出血量(125.46±17.65)ml, 手术时间(85.2±10.3)min, 住院天数(4.5±0.7)d, 复发率为4.55%;对照组(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215.32±20.36)ml, 手术时间(115.6±12.2)min, 住院天数(7.9±1.8)d, 复发率为18.18%。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少, 手术时间较短, 住院天数短, 复发率较低, 表明腹腔镜治疗可靠,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较好, 具有较大优越性, 值得推广。

[1] 陈小勋, 李强辉, 周永醇, 等.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122-124.

[2] 曲洪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7-48.

[3] 吴仕和, 张炎, 黄云,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8):5514-5516.

[4] 黄许森, 陈小勋, 黄海舸, 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观察.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5):311-314.

[5] 黄思辉, 黄翠萍, 李荣江, 等.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探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5):743-7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45

2015-03-12]

475300 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天数肠梗阻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抑郁筛查小测试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