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2015-01-24陈秀勤陈云贞蒙秀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冷凝支原体计数

陈秀勤 陈云贞 蒙秀坚

(广西省梧州市红十会医院检验科,广西 梧州 54300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陈秀勤陈云贞蒙秀坚

(广西省梧州市红十会医院检验科,广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效果。方法 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4例患儿,对其临床检验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134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沉、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有程度不同的上升,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4例,低钙16例,低钾18例,46例痰培养结果呈阳性,55例血气分析显示异常,58例患儿的心肌酶增高,87例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阳性,占64.9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时应当采用酶联免疫法、血生化、血尿常规、血细胞分析、细菌培养、痰培养和冷凝集试验等临床检验方法联合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值得推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效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儿科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和病程较长等特点[1]。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多数患儿通过早期应用抗菌类药物,即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达到治愈。因此,必须提高对疾病早期检验和诊断的重视,通过对患儿的临床检验,可以实现对该病的准确、有效诊断,对疾病早期发现、患儿尽快接受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对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儿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现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4例患儿,对其临床检验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34例患儿,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咳嗽、痰液呈黏稠状或偶带血丝、喘憋、呼吸困难和喘鸣音等。平均年龄是(5.65± 2.36)岁,最大11.5岁,最小5.4个月,平均病程是(29.65±4.14)d,最长46 d,最短9 d。134例患儿中,伴有肺外表现9例。全部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134例患儿进行酶联免疫法、血生化、血尿常规、血细胞分析、细菌培养、痰培养、血气分析和冷凝集试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时在患儿前臂动脉采血,并对血液标本进行肝素抗凝,30min内检测,或将血液标本放入冰水中,便于保存待检。冷凝集试验在空腹条件下进行,采取患儿静脉血2mL,不做抗凝处理,立即进行检测。分析临床检验结果。诊断后对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并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止咳、解热和化痰等。阿奇霉素每天1次,每次10 mg/k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滴5 d。后对其应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每天1次,每次10 mg/kg。针对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加用地塞米松。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酶联免疫法:134例患儿中,支气管哮喘14例,占10.45%;急性支气管炎37例,占27.61%;支气管肺炎26例,占19.40%;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57例,占42.5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生化:134例患儿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4例,均为轻度升高,占10.45%;低钙16例,占11.94%;低钾18例,占13.43%。所有患儿肾功能均正常。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血尿常规:134例患儿中,23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为4.0×109/L,占17.16%;71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10.0×109/L,占52.99%;40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为(4.0~10.0)×109/L,占29.85%。36例患儿的血小板计数<100×109/L,占26.87%;98例患儿的血小板计数>100×109,占73.13%。23例患儿的红细胞沉降率>20 mm/1h,占17.16%;50例患儿的C-反应蛋白>10 mg/L,占37.31%。52例患儿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占38.81%;82例患儿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占61.19%,其中9例患儿的尿白细胞为WBC(+),占6.72%;16例患儿尿蛋白(+),占11.94%;7例患儿的尿红细胞为RBC(+),占5.22%;20例患儿尿潜血(++),占14.9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痰培养:134例患儿中,46例痰培养结果呈阳性,占34.33%,其中3例阴沟肠杆菌呈阳性,占2.24%;23例肺炎支原体呈阳性,占17.16%;6例肺炎克雷伯菌呈阳性,占4.48%;14例肺炎链球菌呈阳性,占10.45%。88例痰培养结果呈阴性,占65.6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血气分析:134例患儿中,55例血气分析显示异常,占41.04%;79例正常,占58.96%。58例患儿的心肌酶增高,为轻度增高,占43.2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冷凝集试验:134例患儿中,87例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阳性,占64.93%;47例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阴性,占35.0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直接原因。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微生物,能够独立存活,兼性厌氧,无细胞壁结构,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3]。肺炎支原体不向肺实质侵入,仅在呼吸系统纤毛上皮存活,经过神经氨酸的受体位点直接在上皮细胞表面吸附,对纤毛活动进行抑制,对上皮细胞造成破坏。早期患儿可出现乏力、全身不适和头痛等,继而产生发热、咳嗽、痰液呈黏稠状或偶带血丝、喘憋、呼吸困难和喘鸣音等,较小患儿可出现肺部啰音,部分患儿出现肺外表现,引起脑膜炎、溶血性贫血、呻吟和心肌炎等。临床检验主要应用于疾病诊断[4]。酶联免疫法、血生化、血尿常规、血细胞分析、细菌培养、痰培养和冷凝集试验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手段。国内有研究表明,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与一般肺部感染相似,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不利于维护患儿的身体健康。有学者主张,对该病患儿进行综合性临床检验,通过多种检验方法,实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5]。在本文研究中,对134例患儿进行酶联免疫法、血生化、血尿常规、血细胞分析、细菌培养、痰培养、血气分析和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134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沉、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有程度不同的上升,低钙16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4例,低钾18例,58例患儿的心肌酶增高,痰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4.33%,血气分析结果异常率为41.04%,冷凝集试验结果阳性率为64.93%。表明临床检验应结合多种检查辅助诊断。本结果与相关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时应当通过多种临床检验联合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1] 邵淑玲,赵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检验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4(13):47-48.

[2] 周珍娟,宋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6(20):41-42.

[3] 宋红,赵彩妮.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9(22):55-56.

[4] 李平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5(14):52-53.

[5] 戴颂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临床检验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2,18(18):63-64.

R725

B

1671-8194(2015)10-0158-02

猜你喜欢

冷凝支原体计数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洗脱苯粗苯冷凝冷却器优化改造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这样“计数”不恼人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硫磺回收装置冷凝冷却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