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2015-01-24王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计划性品管圈抗菌

王莉

“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王莉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46例拟行计划性剖宫产孕妇, 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2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路径管理, 实验组执行经“品管圈”活动改良的护理路径, 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质量、服务态度、遵医询问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品管圈”活动制定、改良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 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节省医疗资源, 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护理;品管圈

剖宫产是一种剖开腹壁、子宫, 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外科手术, 是处理高危妊娠、异常分娩、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方法[1]。剖宫产作为一种术式, 不可避免存在使用风险。我国剖宫产率居世界首位, 平均执行率约为50%~60%, 远高于WHO推荐15%的标准。计划性剖宫产是一种择期手术,多有绝对指征, 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为保障护理质量,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本院采用“品管圈”管理原有的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 取得一定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 医院产科拟行计划性剖宫产孕妇24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5.6±3.0)岁。初产194例, 有剖宫产术史34例,双胎10例。纳入标准:①计划性剖宫产, 非急诊手术;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按照入院顺序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23例, 两组产妇年龄、指征分布、产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 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 主要内容与方法包括:①建立品管圈, 将其命名为“五环圈”,小组成员6人, 以护士长为圈长, 品管圈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围术期护理手段, 保障手术安全、改善产妇以及新生儿近期以及长远预后, 主要改进目标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管理、健康教育;②召集小组成员, 进行会议讨论,进行头脑风暴, 明确改进目标, 在原有的护理路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而后讨论意见科学性、可行性, 制定新的护理路径;③执行新的护理路径, 编制路径表。

路径表:①时间纵轴为入院第1天、分娩日、产后首日、产后次日至出院前1 d、出院日;②入院时进行完善检查,做好风险识别, 筛选高危因素, 强化高风险人群护理标准,落实术前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新生儿基础知识、病房自我管理基础知识、症状自我鉴别与处置;分娩日做好专科教育、新生儿护理、产后并发症预防教育;产后第1天讲解母乳喂养、新生儿游泳等相关知识;产后第2天至出院前1 d, 做好新生儿常见疾病相关知识讲解, 黄疸发现、鉴别, 常见先天性疾病, 产后性生活、母乳喂养、产后访视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手术时间, 调查产妇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总住院时间(7.0±1.2)d、住院总费用(6934.5±842.5)元、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4.0±1.0)d低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7.8±3.4)d、住院总费用(8307.9±1053.5)元、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5.0±1.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满意度比较分析, 其中观察组入住时对健康教育知晓者42例, 占34.1%;出院前对健康教育了解者106例, 占86.2%;患者满意度统计显示,护理质量良好110例, 占89.4%, 服务态度到位104例, 占84.6%, 遵医行为者114例, 占92.7%;对照组入住时对健康教育知晓者36例, 占29.3%, 出院前对健康教育了解者81例, 占65.9%, 患者满意度统计显示, 护理质量良好85例, 占69.1%, 服务态度到位80例, 占65.0%, 遵医行为者96例, 占78.0%。

3 讨论

计划性剖宫产是医院执行例数最多的手术类型之一, 具备路径管理条件, 也是路径化最成熟的手术类型。但考虑到产科工作非常繁忙, 护士工作压力大, 加快床位周转、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是路径管理重要目标之一[2]。传统的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管理更注重护理技术层面管理, 注重围手术期护理, 也取得一定成果, 如雷晓芳、陈晓燕等[3,4], 但常规路径中护理内容的落实易受产妇自身因素影响, 路径脱离率相对较高, 健康教育开始受到路径管理研究者重视, 如对健康教育进行专项路径改造, 剖宫产护理质量显著提高[5]。

某院通过品管圈活动, 调整路径管理重点, 在做好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管理基础上, 注重健康教育,改进护理路径。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出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质量、服务态度、遵医询问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以“品管圈”改进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 确实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节省医疗资源, 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1]戴娟.基层医院剖宫产临床分析及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01-102.

[2]邓玉宏, 王忠, 马利, 等.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及其应用现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9):1756-1759.

[3]雷晓芳.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8例阴道试产中的应用. 中国乡村医药,2013(17):75-76.

[4]陈晓燕, 达述春, 张仕琼, 等.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术的效果评价.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98-2230.

[5]项雪燕, 杨蓉, 陈巧巧.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海峡药学,2009,21(11):265-2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205

2015-03-18]

118000 辽宁丹东市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计划性品管圈抗菌
外科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工具应用的研究现状
什么是抗菌药物?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