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实施
2015-01-24张恒
张 恒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实施
张 恒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针对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周氏的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数、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指数(5.54±2.11)分、疼痛评分(3.21±0.42)分、住院时间(14.25±2.23)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7.78±2.13)分、(5.44±0.87)分、(23.45±4.54)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将护理满意度提升,所以可以将其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心脏介入;择期手术
从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当前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的升高,而心脏病的治疗,最佳的方法为心脏介入治疗,该治疗方法危险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是该种手术治疗费用高等,患者在治疗中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为此需要针对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心理分级护理,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有序、系统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配合治疗。本文针对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实施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周氏的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51.2±2.2)岁。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51.3±2.3)岁。两组患者的心脏介入治疗类型为:冠状动脉造影、观众动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起搏器置入。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且患者如严重的肝肾器官病变,患者无精神、智力等方面的疾病和障碍,所有患者以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对照组:针对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具体操作为:在患者入院当前,对患者进行睡眠指数调查、疼痛评分,使用的是PSQI量表、五指疼痛评分表。根据测评的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①一级护理。根据患者睡眠测评指数和疼痛评分结果,针对PSQI评分低于8分、疼痛评分低于2分的患者,实施共同心理护理,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为患者讲述手术相关的知识和患者的病情的相关信息,增强患者的信心。②二级护理。针对PSQI评分在8~15分、疼痛评分在2~4分的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在一级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手术治疗的认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手术治疗信息,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主动与患者的家属商讨患者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的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③三级护理。针对针对PSQI评分高于15分、疼痛评分高于4分的患者,在一二级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对患者的言行举止进行关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家属共同陪伴患者,避免发生患者独处。指导并鼓励患者要建立积极的面对方式,加强对患者进行言行上的鼓励,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医师水平等进行详细的讲解,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安感。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之后,也需要对患者是心理分级护理,术后心理分级护理为:①一级护理。针对PSQI评分低于8分、疼痛评分低于2分患者的护理,为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手术效果,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减少患者病房内光线、声音等的刺激。②针对PSQI评分8~15分、疼痛评分2~4分患者的护理,及时地将患者想要知道的信息反馈,并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让患者放松,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③针对PSQI评分高于15分、疼痛评分高于4分的患者,先将危及生命的问题解决,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关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及时的向患者的家属反映患者的病情、情绪的变化,按照医嘱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疼痛治疗等。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指数、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为25项,每项0~4分,总分为100分,如果患者在抢救治疗中,出现抢救失败、死亡,则直接记为0分,总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7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针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15.0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指数(5.54±2.11)分、疼痛评分(3.21± 0.42)分、住院时间(14.25±2.23)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7.78± 2.13)分、(5.44±0.87)分、(23.45±4.54)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治疗中,心脏介入治疗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1]。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低。从本次护理结果分析,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以缓解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针对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分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7.50%,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促进各项护理工作和治疗的进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而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通过本次研究证明,对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状态和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术后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所以可以将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1] 冯亚宇.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3,28(22):85-86.
R473.6
B
1671-8194(2015)32-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