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创伤性硬膜外血肿65例疗效观察
2015-01-24綦志松周国林
綦志松 周国林
(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 仪征 211400)
手术治疗创伤性硬膜外血肿65例疗效观察
綦志松 周国林
(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 仪征 211400)
目的 探究手术治疗对于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用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为患者进行治疗。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 65例进行研究分析的患者中,有62例患者手术成功,康复后顺利出院,其余3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在为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不强。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及时发现病情并手术清除血肿、是否存在其他部位出现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总体而言,没有发展成为脑疝后期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手术均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效果
急性硬膜外血肿基本都是由暴力创伤所致,病情进展迅速,血肿量变化较快,因此及时复查CT针对有手术指证的病例及时手术对病情的预后非常重要。文中对我院及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患者的临床就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现对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及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42.1±11.4)岁;在进行头颅CT扫描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确诊,其中车祸所致的硬膜外血肿41例、高处跌落致伤患者14例、外界暴力及其他类型的损伤共10例;个人意识障碍相对较轻、GCS13~15分的为44例;意识障碍明显、GCS≤12分的为21例;额颞部血肿21例、颞顶部血肿40例、枕部血肿4例。
1.2治疗方法:在患者入院抢救治疗之后,首先利用头部CT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扫描,对其血肿的程度进行判定[1]。确定为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且具备手术指证之后,因血肿量较大,占位效应明显,导致颅内压升高;且患者外伤时间较短,病情处于发展变化的起始阶段,颅内血肿增多、颅内压进行性增高的风险存在;故术前均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输入25%甘露醇以脱水降低颅内压。
在手术开始之前,为所有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22例病患进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医师根据CT扫描的结果在发生血肿的对应部位切开头皮,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止血工作,骨窗成形后,硬膜外血肿就会显露出来,这时医师就可以开始进行血肿清除工作,完成后复位骨窗,在硬膜外放置引流管,以达到平衡颅内外压力的作用[2]。
为43例患者进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同样按照CT扫描结果在发生血肿的部位开一个马蹄形状的切口,应用神经外科动力系统迅速使骨瓣成形并游离取出,暴露血肿部位;血肿顺理清除完毕悬吊硬脑膜满意后,据病情及CT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打开硬脑膜进行硬膜下及脑内的操作。术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将骨瓣复位,放置引流后关颅。
1.3观察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对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2 结 果
经过手术治疗,65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手术成功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5.38%;有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4.62%;成功出院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进行了2次(3.23%)手术,1例(1.61%)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偏瘫症状;通过对3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干受压明显导致其功能衰竭。
3 讨 论
创伤性颅内血肿约 30%为急性硬膜外血肿,主因骨折或颅骨短暂变形,撕破骨沟内的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或骨折板障引起出血[3],它是一种由于外部暴力因素所发生在患者颅骨内板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而暴力常导致多部位复合性损伤,单纯性硬膜外血肿较少。在伤后72 h之内尤其是4~6 h内,病情进展迅速,变化较大,及时的发现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并及时手术清除尤为重要。大量临床经验表明通过开颅手术及时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对该类型伤病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在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别使用了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两种手术方式均十分有效。当然对于已经形成脑疝的危重患者可以先钻孔,应用吸引器先清除一部分血肿以早期适当降低颅内压。虽然开颅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麻醉及手术等风险也在不断降低;同时神经外科动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骨窗开颅和骨瓣开颅在手术进程中无明显差异。笔者倾向于骨瓣开颅,但需要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部位和大小,精确定位选择合适大小的骨瓣,太小处理硬膜外出血时会形成障碍,太大造成不必要损伤,同时还会造成新鲜的出血点;骨瓣开颅的优点在暴露充分,尤其是在处理颅内突发病变时存在较大优势,并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需要警惕的是伤后保守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头颅CT提示硬膜外混杂密度表现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因为混杂密度提示血肿增多的风险极高,及时复查CT、发现手术指征、手术清除血肿是关键,不能等到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加重或瞳孔散大之后才进行CT。不言而喻,在瞳孔散大之前手术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比瞳孔散大再进行手术有明显优势。
[1] 杨渊.手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及混合血肿(附135例报告)[J].医药与保健,2014,22(7):46.
[2] 廖声潮,黄玮,杨雷霆等.儿童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10例报道[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1):1167-1168.
[3]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36.
R743.3
B
1671-8194(2015)32-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