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观察
2015-01-24滑雪
滑 雪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观察
滑 雪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观察及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的5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25例,然后将两组早产儿的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构成、干预前后的机体发育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构成、干预后的机体发育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早产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的评估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改善早产儿的各方面状态均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小剂量红霉素;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临床效果
喂养不耐受在早产儿中并不少见,其不仅仅较大程度地影响到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状态,对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也较大,因此对早产儿的早期状态危害较大,故临床对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干预重视程度较高[1]。本文中我们即就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的5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早产儿中,男13例,女12例,胎龄30.0~36.0周,平均胎龄(33.7±2.0)周,日龄0.5~5.5 d,平均日龄(2.0±0.4)d。观察组的25例早产儿中,男14例,女11例,胎龄30.0~36.2周,平均胎龄(33.5±2.2)周,日龄0.5~6.0 d,平均日龄(2.1±0.3)d。两组早产儿的基本情况资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因此两组早产儿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25例早产儿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主要给予早产儿保暖、呼吸干预及感染预防等措施,另外给予胃肠道功能调节干预。观察组25例早产儿则在对照组早产儿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以每天3.0 mg/kg的用量加入5% GS中静滴,1次/天,连续应用7 d。然后将两组早产儿的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构成、干预前后的机体发育指标(体质量及头围)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共包括两大类统计数据,分别为计量与计数资料,其分别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t与χ2检验处理,且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早产儿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构成比较:对照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3.0 d者5例,占20.00%,3.0~5.0 d者10例,占40.00%,>5.0 d者10例,占40.00%;观察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3.0 d者13例,占52.00%,3.0~5.0 d者10例,占40.00%,>5.0 d者2例,占8.00%。对照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3.0 d者5例,占20.00%,3.0~5.0 d者11例,占44.00%,>5.0 d者9例,占36.00%;观察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3.0 d者14例,占56.00%,3.0~5.0 d者10例,占40.00%,>5.0 d者1例,占4.00%。观察组早产儿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3.0 d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早产儿,而>5.0 d者比例则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机体发育指标比较:干预前对照组早产儿体质量及头围分别为(2030.15±211.54)g及(31.50±1.10)cm,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及头围分别为(2030.18±209.69)g及(31.52± 1.07)cm;干预后2周对照组早产儿体质量及头围分别为(2423.04± 221.73)g及(32.50±1.14)cm,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及头围分别为(2685.71±232.63)g及(34.60±1.19)cm。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及头围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及头围均大于对照组早产儿,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喂养不耐受是严重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其他相关机体功能状态的一类情况,临床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不低,故对其重视程度也较高,对其的众多干预性研究中,关于各类用药效果的相关性研究也并不少见,其中小剂量红霉素的应用即是常见的干预方法,且多数研究对其应用的肯定性较高,但是众多研究结果间的研究差异却也不同程度存在[2-6],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细致且全面的探讨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研究,并与进行常规治疗干预而未应用红霉素的早产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全面细致地肯定了小剂量红霉素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为早产儿呕吐及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说明其不耐受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而与小儿喂养相关的机体发育指标,包括体质量及头围也得到有效改善,提升幅度相对更大,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其临床应用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改善早产儿的各方面状态均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1]李巍.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49-50.
[2]刘长靖.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5):3209-3210.
[3]Neu M.An innov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tiology of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J].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4,58(1):4-5.
[4]李昕,姜春明.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价值初评[J].中外医疗,2015,34(16):116-117.
[5]郑海鹏.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15-16.
[6]杨天珠,张美霞,尹伟丽.口服琥乙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15):129.
R722.1
B
1671-8194(2015)27-0134-01